說起來“實驗室”這三個字總能讓人腦補中學時,化學實驗室里叮叮當當的場景。但在飲品界“實驗室”一般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品牌的研發部門,一個是產品可行性以及高標配的實驗店。
耗費心思建一個實驗室,
目的就是為了不務正業?
這些“實驗室”雖然表面看起來什么都有,眼睛鼻子一把抓,實際上卻是暗藏心機。
比如,星巴克。此前,它在國內首家咖啡實驗室開業了。這幢位于上海思南路與復興中路的老洋房,就是星巴克思南公館店,也是星巴克最新的臻選咖啡門店。
進門后可見主吧臺采用高端專業的黑鷹咖啡機制作星巴克的經典飲品,以往,你們在各家門店看到的可是不是這家伙。
一樓獨立房間座席區內陳列著一系列以咖啡麻袋為材料的藝術畫,以手繪方式將咖啡從種子生長發芽到采摘的過程細細記錄,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呈現濃郁的咖啡文化。
沿1樓扶梯向上,一幅巨大的世界咖啡產區地圖讓人為之眼前一亮。設計師首次使用中國市場上市銷售的15款臻選咖啡都推廣卡紙,以正反面交錯拼接,呈現以產區為中心分界線的全球咖啡地圖。
二樓首推“咖啡實驗室”的體驗概念,通過在二樓開放吧臺的空間中匯聚各式專業咖啡器具,營造的實驗室氛圍。
顧客可以近距離感受包括:黑鷹、虹吸、手沖、法壓、冷萃等各種咖啡煮制方式所帶來的美妙咖啡體驗。
有“心機”的還有桂源鋪。此前,這家品牌茶飲就在上海某核心商圈打出了自己的實驗室早餐。
單從菜單就可以看出,實驗室早餐品類豐富,打破了單品概念。除了飲品,還包括叉燒包、牛角包等等。
除了星巴克和桂源鋪,喜茶的新店型中也發現“實驗室”,在朋友圈都刷出了一道高逼格的風景線。
以喜茶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雙水吧 “實驗店”為例,出單速度比黑金店快2倍以上。店內工作人員介紹稱,雙水吧店45分鐘取走飲品的人數在100人左右。
2
給自己點空間,
也給消費者心里安裝一定的試錯空間
嘿,“實驗”這件事,最近還真有點兒流行。
此前,喜茶創始人對于做實驗的態度也是開放和激進:“只要不把公司搞砸了,我都會試。”
在他們來,實驗店說起來就是產品可行性和高標配店,來實現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這些實驗店有著跟普通門店不一樣的產品、不一樣的場景體驗,還有不同的空間設計、不同的互動方式、不同的服務體驗,以及不定期的時間。
總之,是在你在普通門店里見不到的一切,資源也全部超高配,包括:地理位置、設備、人才、創作環境等等。就連老板對它也是無限寬容。
有業內人士稱,一個點子的迸發很容易,但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給這個點子投入很多資源風險卻很大。
不僅如此,一個產品從最初的調研、設計、開發再到推向市場,流程復雜、過程也十分漫長。而實驗室在這里可以作為一個簡易版的模型,用于更快的獲得用戶反饋,然后投向市場。
這相當于提前做一項功課,將很多個點子裝到一個大盤子里,不斷的刪除和修正,它看上去還是“那個點子”,但危險系數卻可以降到最低。
實驗室里往往充斥著很多不穩定性,如果用戶樂意接受,則產品驗證成功;反之,失敗。像喜茶從 Lab 店走出來的“雙水吧”一樣,同一家門店,安裝雙水吧和不安裝的營業額能差兩倍,還能起到緩解排隊陣痛的效果。
如此來看,“實驗室”就不是一個店、一家餐廳或是一個純粹的物理空間了,它是 “最小化可行產品”,是一種概念,幫助企業在無數次嘗試中找到那條路,然后跑起來。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找原料,請點擊下方LOGO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2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