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網紅”這個標簽被政府部門約談,這在全國還是首次。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上海市食藥監局梳理出“網紅”餐飲品牌100余家,近2000家門店,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網紅”重點監管名單。
沒錯,那個經常排隊的喜茶和1點點這次也被“重點關照”了。
4家品牌被約談
但都否認自己是“網紅”
快報獲悉,上海市食藥監局對“網紅”的界定比較中性。一般看兩個指標:一個是擴張速度快,一個是排隊時間特別長。“
排隊時間長,意味著這家店很可能超負荷經營;開店快,就可能因超負荷擴張帶來監管不嚴,存在食品風險。
該局餐飲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監管部門希望企業越做越好,落實上海的食品安全要求;另一方面,企業成為“網紅”,更應該高度規劃,避免超負荷運營和擴張,避免失控。
上海藥監局的這一舉動讓不少品牌商有所警覺。在12月26日的約談中,“1點點”、“喜茶”、“哥老官”、“樓上”四家餐飲品牌企業的負責人都不愿承認自己的餐飲品牌是“網紅”。
比如,“喜茶”品牌屬于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政府事務部華東地區經理顧軼佳表示,“喜茶”一直想擺脫“網紅”的標簽,“‘網紅’只是一陣風。我們想做的是行業標桿。”
2
網紅有“兩面派”
有一派確實見不得人
“網紅”最初是形容因網絡原因成名的個人,后來過渡到實體店品牌。最早的網紅品牌已經不好下定義是哪一家,但是黃太吉絕對算是超火的一個。
黃太吉創始人曾在百度和谷歌公司上班,熟悉網絡運作規律,短時間內炒火了黃太吉品牌,并順利實現了融資,后來故事越講越大。塵囂過后,如今的黃太吉已經很少被提及了。
黃太吉是屬于典型地方網紅品牌,店面數量不大,卻因財富效應和網絡蔓延,全國知名。后來這種因為排長隊而知名的品牌往往被叫做“網紅”品牌。
網紅品牌分為兩面派,一種是依靠實力發展起來后,引起消費者主動關注和消費的品牌,且消費者因對品牌和產品的認可而主動傳播。
這種網紅叫做實力派,主要在產品、服務、空間體驗和顏值上獲取了極大成功。
另一種是厚著臉皮到處告訴別人自己是“網紅”的品牌,仿著知名品牌的VI、產品邯鄲學步,做出來后員工個個發朋友圈宣稱“網紅”了。
這種網紅品牌的核心是圈錢,快速招商拓展數量,對后期服務漠視,產生了一系列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
此次上海市藥監局的行動目標顯然是針對第二種“整容臉”網紅,不過第一槍先打在了具備一定實力的品牌上,副作用是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
下一步那種厚臉皮的所謂“網紅”品牌自然收斂很多,順便騙錢的話術也少了一個偉大的稱呼,那就是“網紅”稱謂。
“爆紅”不是網紅的本質,用戶體驗才是。一個品牌的塑造前期依靠的可能是人氣,但長久的品牌靠的是好口碑。
而好口碑是來自于優質產品和細致服務,包括運營管理的高效,這些構成的內在才是品牌持續發展的關鍵。
—————END—————
中國飲品快報
編輯|小W 版式|小N
我們致力于為奶茶、咖啡行業
提供全面而獨到的資訊
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