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尚癮,一家經營“烤魚+香鍋”的時尚餐廳,自2009年成立以來,直營門店達到了11家,加盟店31家,直營年營收超過1個億。辣尚癮的創始人王勇說,“無麻不成味,無辣則不歡”是辣尚癮的定位。
在烤魚、香鍋品類遍地開花的餐飲市場,辣尚癮從開業初期的三個人的核心團隊到如今的800多名員工,它是如何做到的?請看《餐飲時報》的報道——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有賣點、有特點的餐飲商業模式,趕緊關注吧!更多好商業模式請查看“歷史消息”。
辣尚癮:“香鍋+烤魚”年營1個億的經營模式
—《餐飲時報》報道
在趕集網公開征集店名
其實,“辣尚癮”這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是在趕集網公開征集的。當時,很多人各抒己見,紛紛為餐廳“命名”。經過一系列的篩選,最終,整個團隊在“辣上癮”與“辣尚癮”兩個名字間徘徊,談到這里王勇開玩笑似的說,“起個名字得好記,瑯瑯上口,我們決定用尚,突出時尚性,咱們這辣就是時尚。我們最后還給予被選中名字的參與者豐厚的物質獎勵。”
市場定位:賺錢+做品牌兩不誤
不得不說,辣尚癮的市場定位很準,無論選址還是選材。王勇回憶,幾年前他在三里河逛家居,發現一燈飾產品的廣告語印象深刻——不為所有人,只為欣賞他的人存在。這意味著,選擇此燈飾用品不僅僅是照明,而是體現一種品質生活。
他漸漸意識到“做餐廳更是如此,市場定位必須準。像辣尚癮這樣類型的企業,12家店,如果只為賺錢不做品牌,每年至少少花200萬。但是,塑造品牌是我們堅定不移的事,這關系到企業的靈魂和未來。”
王勇謙虛地說:“辣尚癮問世的時候已經2009年初了,那個時候已經涌現了一系列的知名烤魚連鎖,我們需要直面競爭。猛然一想,香鍋當時正當流行,我是否將香鍋加入菜單?于是經過嚴密調研,香鍋和烤魚都奉上餐桌,并存。說心里話,產品一定不要太多樣化,不靠復制。企業想生存只要將一個品類做深做精就會被顧客記住。”
產品:烤魚+香鍋
餐飲企業欲求發展,出品是基礎,辣尚癮也不例外。他們的研發團隊深知顧客的需求,單烤魚口味就設置了十六種之多,并不斷推出新品。
傳統的“香辣烤魚”、“麻辣烤魚”點擊率占60%以上,但結合老人和兒童的口味要求,他們特意研制了“養生玉米烤魚”、“生態番茄烤魚”,將玉米汁,番茄汁滲透到魚肉中,營養豐富,鮮美可口。當品種比較單一時,必須從口味突破。他們認為,麥當勞雖只做漢堡,但是卻有雞肉,牛肉,魚肉,多種口味,同樣造就了食品王國,推向世界。而另一個品類“香鍋”,王勇表示,絕不加任何人工香精。一般街邊的小店可能會有回收花椒,辣椒反復利用,但辣尚癮不會,欲做連鎖,品質一定要有保證。
營銷組合拳:引流、增收、維系兼顧
跟普通中餐相比,麻辣香鍋和烤魚是非常適合做團購和推廣的。因為這個品類毛利相對較高,可以做出力度較大的折扣。但難題是,如何通過變換折扣組合方式,既能吸引用戶,又能使商戶保持盈利的狀態。
說到優惠就會談到團購,當團購剛剛開始火爆的時候,辣尚癮開始上線團購套餐了。其實團購有兩個作用,一種是營銷,用極端的折扣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另外一種是營收,就是希望通過價格和銷售量的相乘來取得營收的增長。
初期,辣尚癮使用的是前一種方式,就是用非常低的價格來吸引用戶的眼球,在獲得關注度后,辣尚癮改變營銷策略,通過售賣優惠券的方式,既能吸引用戶,又能保證營收。
除了團購之外,辣尚癮各家門店會做其他補充的活動,如果近期團購上銷售的是優惠券,那么店內會補充一些2人、4人套餐,滿足不那么熱愛點菜的用戶,而且套餐的價格也是相對優惠的。
王勇認為,銷售套餐不僅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更可以在采購的時候有所預期,套餐內的選項銷量會明顯多過其他品類。而不做套餐是無法預判的。
除了團購之外,辣尚癮還通過會員管理來進行營銷,通過團購吸引的客戶,然后再通過會員卡進行深度維系。據了解,辣尚癮很早之前花費十幾萬元上線了會員系統,現在全國已經積累了20萬會員。很多會員是到店消費的團購用戶,王勇觀察到的一個有趣的現象,來自大眾點評的用戶會提前看商戶的介紹、特色菜品、用戶的點評信息等內容,會對辣尚癮有相對深入的了解,而來自美團的用戶更多被菜品和價格吸引。
這樣,針對不同平臺吸引到店的消費者,推廣會員卡的說辭也可以不同,在乎菜品的就推薦菜品、積分,在乎價格的就重點說折扣。
員工管理:讓跟隨公司的人看到希望
辣尚癮有一個人性化的“規定”,只要未婚雙方在辣尚癮工作年限之和滿五年,公司會將其雙方父母接送到北京并免費給他們辦理隆重的婚禮。
在辣尚癮直營店打工的店長以及中層,只要工作夠一定年限,就可以持有該公司的股票,每年可以分紅。除了分紅之外,辣尚癮還采用了保底政策,即自營店面的新開門店,如果賺錢了,大家一起分紅,如果短期賠錢了,公司也會給予保護性分紅。因此,很多自營店面的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基本選擇留在辣尚癮。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8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