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餐飲時報》給大家報道的這家餐企,有“定位專家”曾預測: 如果正常發展,這家企業極可能成為“定位界的優秀商業案例”。 為何如此說? 不僅因為改名后營業額上升了20%,更是因為背后所有動作、變化都實踐了“聚焦”的力量。 ——《餐飲時報》報道
——《餐飲時報》報道 先看看“前后”變化—— 這是石家莊谷連天之前的面孔,叫做“谷連天 粥鋪”。 這是改名之后,叫“谷連天 八寶粥”。 改名之后,經營發生了奇妙的變化:營業額上升了20%! 《餐飲時報》記者和其他餐飲同行一樣很好奇:為什么要改名?改名為何能發生如此大變化? 于是,《餐飲時報》記者親赴石家莊實地采訪當事企業——谷連天。
(一)聚焦思維——
“粥鋪”改為“八寶粥”
2013年6月份,谷連天創始人喬文學開設了第一家谷連天粥鋪,主營“粥類簡餐”。
喬文學說,那時候和大多數餐飲一樣,覺得產品越多越好,戰線越長越好,恨不能把天下所有粥都能讓顧客點到,認為這樣才能聚集更多顧客。所以,完全沒想到、也不敢在品牌名里加入產品名,生怕名字叫“小”了,會失去顧客。
那時,谷連天上了十多款粥品,甚至連水果粥都上了。
可是,粥鋪運營一段時間后,喬文學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不管創新多少新粥品,顧客點的永遠是那幾款;
銷量排行榜上,幾款暢銷粥幾乎沒變過;
八寶粥永居第一。
“于是,我開始意識到,產品并不是越多越好,把顧客認知度最強的產品做得更強,可能是我們的出路。當時,巴奴毛肚火鍋因為保留自己最特色的產品毛肚后,在鄭州市場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個活生生的案例讓我意識到,如果想要讓谷連天做成一個真正的品牌,就必須學會聚焦,去占領消費者的心智認知。”
于是,喬文學當機立斷,把谷連天粥鋪正式更名為谷連天八寶粥,將八寶粥定位成自己的主產品!
同時,研究了兩年的經營數據,不再什么粥都推,精選出最暢銷的幾款粥,只保留了另外三款點擊量最高的粥品——小米粥、豆沫粥和皮蛋瘦肉粥。
于是,菜單變成了這樣:
以前菜單上很多粥品,顧客點單時經常“無從下手”,而現在,為了保證現熬,只保留了4款粥,引導性非常強。
“改名,這是我們的第一步。沒想到,很短的時間,改名就發揮了明顯的效應。”喬文學說,
一.營業額不降反升,八寶粥的銷量直線上升。
二.點菜效率明顯提升,顧客點菜速度每桌至少提高3分鐘。
三.產品結構精簡,后廚生產效率明顯提高,產品更穩定。
(二)爆款思維——
“八寶粥”做成爆款
“改名的明顯效益讓我意識到了聚焦的力量,但我們知道,真正占領顧客心智絕不僅僅靠改名就能做到,一定要從產品本身下功夫。做餐飲這么多年,我一直堅信:好吃是根本!所有的營銷都是‘術’,做餐飲的“大道”一定是好食材、好味道!”喬文學說。
所以,喬文學接下來“動作”全是圍繞“好吃”打出組合拳——
升級食材
這是谷連天改名后在門店打出的第一張招牌:
“為了讓我們的產品更好吃,我們首先從食材上挖掘:面粉使用“一加一0添加天然面粉”,油是“福臨門非轉基因油”,大米是五常大米,大棗采用新疆灰棗,并聯系新疆本地第三方,對大棗進行了無核處理。這從根本上保證了我們產品的品質,也漸漸為成為品牌的護城河。”喬文學說。
谷連天在內部還形成一個“不成文規定”:只選擇與品牌供應商合作。
“僅面粉一項,每年就要多花出一百多萬”,喬文學認為這樣去堅持品質“很值得”,“選用好食材,產品才可能好,顧客才會喜歡,品牌才會實現溢價。”
谷連天門店里,幾臺電視機在循環播放宣傳片。餐廳負責人告訴《餐飲時報》記者:“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我們就是要把谷連天對食材的選擇態度傳達給每一位顧客。”
尤其是對明星產品八寶粥,更是一圖道盡對食材把控的堅持:
五常大米—距您1532公里
威海花生—距您770公里
若羌大棗—距您2880公里
吐魯番葡萄干—距您2711公里
五常糯米—距您1532公里
揚州豇豆—距您894公里
東北高粱米—距您1513公里
蘇北大麥仁—距您585公里
一碗八寶粥,8種精選食材,每一種都標注著距離,“要讓產品有溫度。”
粥品全部專鍋、現熬
喬文學考察全國粥品市場時發現,市面上很多主營粥品類的餐廳,多半供應的冷凍粥和拼配粥,而冷凍粥因為需要二次回爐,已經耽擱了食物的最佳口味期,從而影響了口感,所以顧客們很難從外面吃到家里面現熬的感覺。
為區隔其它粥品類和凸顯谷連天的特色,喬文學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而這一決定打破了整個行業“粥規則”——
將谷連天定位為現熬粥,
而且,一日三餐全部現場熬制。
隨之問題也來了——
粥品現熬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熬粥需要的時間非常長,這也是其他市場上粥都是選擇配送的原因。
按照谷連天的銷量,如何滿足每個店鋪每天700—800斤的用量?
喬文學多次南下,終于在廣東與第三方達成了合作,專門定制了適合谷連天的熬粥大鍋:
一家門店四口鍋,
一款粥一個專鍋,確保不串味,
鍋的溫度必須統一調控,確保粥品品質穩定。
換餐具,為爆款打造專屬視覺
谷連天只賣4款粥:八寶粥、小米粥、皮蛋瘦肉粥和五香豆沫粥,作為明星產品的八寶粥,每日售出總量能達21700斤左右,約25530碗。
為了突出“八寶粥”這個爆款,谷連天把盛器從小白碗改為小紅碗,與其他三款粥一下子就區別開來。
(三)極簡思維——
精簡菜單,縮短產品線
除主產品八寶粥以外,谷連天還有主食、炒菜、涼菜、砂鍋。
嘗到了聚焦的好處,谷連天接著進行了“大菜單”的改革:
主食只賣包子
——做極致
刪掉了其他面、餅等其他主食,定為主食只賣包子。
值得一提的是,該品牌使用的面粉與西貝、喜家德等做面食的餐飲名企同款,即“一加一”定制生產的天然零添加面粉。
喬文學覺得,主食只定一款產品的好處是:
一.做極致,用最好原料、最好工藝做“最好吃”;
二.集中生產,成本更好控制,品質更穩定;
三.不給顧客太多選擇,只給“最好”。
喬文學觀察到,大多餐飲所售面食多為速凍產品。為了全面達到與眾不同的效果,他們杜絕速凍面食,包子餡料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但面皮均為明檔現制。
在谷連天門店400平米的面積內,專門設立了40平左右的明檔是包子生產間,7、8個操作人員每天在明檔間手工包包子。由于是明廚亮灶完全對外開放,路人也能看到,竟真有不少消費者被此情此景吸引而進店消費。
這種用料精、現場做的思路,讓出品的包子供不應求,推出的外賣攤位每日飯點時都會排起長龍,單店外賣檔口包子日銷約5000個,更加讓谷連天八寶粥成為當地人民“自家的食堂”。
精簡菜單
——只賣30道炒菜
谷連天對菜品采用的是訂單式生產,會根據以往的銷量預估每天要出的份數。現在的谷連天,炒菜只有30道。這30道菜經典的家常菜,留下的都是顧客平時點擊量高的菜品。比如在門店里一個叫老燒魚的熱菜,一天就能賣出100多條。
喬文學說:“我們選擇的這30道菜,一定要達到兩個標準:一個就是5分鐘內必須能出餐,另一個就是點擊量高。”
現在谷連天的菜品都已經實現標準化,為了以后開店復制做打算,每款菜品都有自己的料包。
(四)改革后,發生驚人變化!
一系列的改革后,谷連天的經營數據發生了驚人的變化:
一.營業額較改名前,上升了20%;
二.八寶粥的點單率從50%上升到70%;
三.每天只賣四款粥,日銷量卻能高達2萬斤;
四.主食只賣包子,單店日銷5000個。
這樣的變化,喬文學最初也沒預料到,他說:“親身體會到聚焦的力量!”
谷連天八寶粥現在有9家直營店,23家加盟店,總共32家店面。
《餐飲時報》記者前去石家莊實地采訪時發現,在當地,谷連天有很多模仿者,從家具到裝飾都近似谷連天,其中谷X天、谷連X、谷XX、谷面X更是仿品多多。
對此,喬文學笑笑說:
我們的做法看似是“術”,其實是“道”!
摸不到“道”的本質,模仿再像也無法成為核心競爭力。
谷連天創始人喬文學
最后——
采訪完谷連天,《餐飲時報》記者也深有感觸,
谷連天的“改名”之路告訴我們,做品牌:
1.一定要聚焦。
2.從行業中找痛點、找機會。
3.有耐心做產品。
4.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喬文學說的:要做“道”!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14年職業經理人創業1年感慨:看別人開店就賺錢,那都是假象!
2.掀起“水貨”旋風的57度湘,又出新品牌:吃飯皇帝大
3.西貝教我們新思路:小吃引入菜單,經營人氣翻番!
3.吸引兒童顧客的好招數:“二孩”時代,吸住兒童顧客,就能帶來穩定客源!
5.很多餐飲人被忽悠了!做餐飲,千萬別信這些“至理名言”!
6.什么神器讓餐廳一個月回本?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