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商超餐飲,賺錢越來越難! 客流被大品牌把持,小品牌難以立錐。 如何從商超餐飲中“突圍”? 今天《餐飲時報》采訪到了一位商超餐飲運營高手——韓餐辛明堂洞創始人鐘海寧。他的業績是:150平的商超店,18張餐桌,餐桌利用率每天最少8次,日平均營業額1萬,節假日期間最高1.7萬。 《餐飲時報》今天讓他講講:如何突圍商超餐飲?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辛明堂洞是一家韓餐料理,主賣年糕火鍋,是所在商場最火爆餐廳之一。
除了迎合當下年輕人的“哈韓”潮流、趕上了韓餐流行的節拍,最重要的是,它的創始人鐘海寧和韓國合作方樸泰宇社長,對商超餐飲的運營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一個小小的初創餐飲品牌,在沒有大資金、大投入的情況下,在競爭險惡的商超餐飲中毅然活下來,而且做出了大牌餐飲難有的成績:成為商場人氣最旺、翻臺率最高品牌之一,不到一年時間發展了40家分店(直營店和加盟店)。
當商場地盤都被大品牌占據,小品牌如何突圍?
以下是《餐飲時報》記者的專訪——
辛明堂洞創始人鐘海寧和韓國合作方樸泰宇社長
冷清商場在再優惠也不進
首先,我認為:做商場餐飲,選擇商場,比選擇餐飲項目更重要!
因為商場是一個封閉的人流內循環,商場的客流量直接決定了餐廳的客流量。一個人氣旺的商場,里面的餐飲不會太差;相反,如果商場沒人,僅僅靠餐飲自己引流,這幾乎不可能生意好。
火爆商場的客流會給我們解決兩個問題:
1.直接把客戶送到面前。餐飲與商場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火爆的商場相當于把巨大的客流濃縮到有限的商家來消費,直接把客戶送上來。
2.減少前期積攢客戶的廣告投入。不需要像路邊店那樣投入太多宣傳,即可依靠商場來實現品牌傳播。
但是,冷清的商場則會讓餐飲“雪上加霜”。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家人流量少的商場,他們的餐飲是好的。
我們辛明堂洞從最初的一個新興品牌到生意火爆、顧客認可,不僅是我們的項目好,也和選擇了一個好的商場有關系。
商超餐飲想避開競爭,
一定差異化定價!
商場餐飲最大的競爭在于:環境雷同、價格同質化。
現在商場80%的餐飲,客單價都集中人均五六十元,這個價格區間競爭最為激烈。我們分析后,在商場餐飲中想突圍,就要避開這個區間:
要么貴,跳到人均80元以上,這一定位,要把產品做好、把品質做好;
要么便宜,在40元以內,靠流量、翻臺賺錢。
我們在定價時選擇了后者。
辛明堂洞客單價在25-30元,每天翻臺七八次,節假日高峰12—15次,幾乎是客流不斷,日平均營業額1萬,節假日期間最高達到1.7萬。這個價格幾乎是商場最有競爭力的價格,甚至比快餐還便宜!生意好,除了產品不錯,跟價格定位十分相關。
正因為我們有效避開了競爭,不正面作戰,以低價格、高流量取勝,讓我們在如此難做的商超餐飲中活下來,積累了巨大客流,而且越做越輕松。
辛明堂洞排隊情景
產品設計是關鍵
盡可能不依賴廚房!
我們在選擇產品時,首先考慮的是要適合商場客群的消費心理,最終選定了芝士年糕火鍋:
1.產品屬于當前正流行的韓餐單品,年輕化,年輕人都愛吃。
2.現在全國韓風盛行,產品本身有很深的韓國主題背景,能迎合年輕人的體驗和娛樂心理。
相對于商場內一些傳統的中餐品牌,像我們這樣的特色單品小店更容易在購物中心成功。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產品對廚房依賴性很小:
一.單品,后廚的操作過程中相對簡單,廚房面積縮到最小,餐廳150平,廚房一般都在20-25平;
二.不需要大廚。韓餐的標準化程度很高,可以用標準調味料包把控口味。
這種產品選擇,減少了用工成本,經營面積最大化,是商超餐飲能否賺錢的關鍵因素。
試想,如果我們也學外婆家做炒菜,沒有他們的品牌優勢、租金優勢、采購優勢,硬碰硬地去拼,怎么可能有勝算?
可打破1米常規社交距離
我們的年糕火鍋餐廳,在最初設計餐位時定的是14張桌,但我們的韓國合作方——樸泰宇社長,卻堅持做18張桌。
他說,一般的餐廳可以做14張桌,但是對于寸土寸金的商場來說,餐位太少大大降低了坪效。人和人之間正常的社交距離是1米,增加了這4張桌子之后,顧客與顧客之間的距離會變小,甚至會挨在一起,這個距離就變成了親密距離。把顧客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會更容易引起他們對就餐環境和產品的共鳴,也給他們提供了更好的交流機會。
在韓國,很多年輕時尚的餐廳、餐吧都是最大程度利用了這一點。
最重要的是,我們餐廳的坪效會大大提高。按每天10次利用率算,每桌消費60元(小桌),多出來的四張桌就會給我們帶來每天2000多元的營業額。
辛明堂洞相對緊湊的餐位設計
可提高翻臺率!
商場餐飲要謹記兩點:
1.上菜快!
2.翻臺快!
否則很難賺錢。為達到這兩“快”,我們運營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套餐。
最成功、點擊率最高的是我們的兩人套餐系列:
一.點菜時,顧客不用再拿菜單翻來覆去點菜,縮短點菜時間;
二.我們合理搭配,既推廣招牌菜,還多賣了高毛利菜;
三.對后廚來說,備料更有針對性,出品更加快捷。
不僅賺錢還賺口碑
很多人說,團購是一個燙手山芋,我們則把團購當成一個產品來經營。
首先,團購如果搭配好,既給了消費者心理上的極大優惠,餐廳也可賺到錢;
其次,我們更看重它的宣傳效果。團購消費對顧客來說有利可圖,所以在團購依然存在很大市場。對我們來說,商場的特殊環境也限制我們的一些對外宣傳,所以對于商場內的餐廳來說,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借助團購平臺或微信客戶端依然是最有效的傳播渠道。
我們的團購口碑非常好,與濟南同時開業的濟寧店,4個月更是賣出了2萬多份的成績,并且連續幾個月在美團人氣排名第一——關鍵是,團購的產品我們是賺錢的。
另外,我們極其重視團購顧客的消費體驗感,并通過團購客戶做種子顧客,達到宣傳的目的。為此,店長負責收集顧客投訴和差評,目的是通過反饋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解決。我本人也受理各類投訴和差評,并綜合績效給予員工獎勵。
通過團購經營口碑,采用線上口碑+線下體驗的營銷理念,我們嘗到了好處。
辛明堂洞連續幾個月在美團人氣排名第一
不起決定作用!
辛明堂洞在最初入場的時候是在世貿廣場五樓,可以說是最偏的位置,但是現在我們的盈利卻是整個商場排名很往前的;同時,我們的承租能力相對較高,四樓最好的位置,要比我們的房租要比我們多出一倍,但是它的整體盈利卻沒有我們好。所以,在商場內,位置的差異和經營實際的效果無直接關系。
1、逛商場本身就是一種體驗,顧客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選擇自己喜歡的餐廳,加上商場內餐廳較為集中,這就緩和了位置帶來的優勢和劣勢的差距。
2、就我們本身而言團購帶來直接目的的消費顧客,所以在商場里的位置好壞并不會對我們的盈利帶來多大影響。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
開始時,我們也喜歡選擇一些實力雄厚有背景的商場作為首選,但是在后來的運營中,我們發現有些商場在后期的管理中,除了對一些知名品牌餐飲有一些照顧外,很少關心小品牌的商戶,對于我們的后期發展很不利。
辛明堂洞在后來選擇了濟南世茂廣場主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1.我們所在的世茂廣場,雖然不像當地一些盤踞多年、品牌影響力更大的商場那樣有優勢,但世茂在濟南這個區域來說,是一個黃金位置,配套設施相對完善,商圈成熟、穩定。
2.對商戶的一些政策相對合理,對一些品牌有一定的保護,比如同類產品只能允許一家店入駐。
3.經常會有些吸引客流的互動,比如各類會展等等。
所以,在后來選擇商場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去看商場運營管理、大發展、對商戶的一些保護性措施以及硬件的配套等等,選擇對的,而不選貴的。
最后——
都說商超餐飲難做
但總有品牌勝出!
大品牌占據大市場,
小品牌不是沒機會!
就看你如何避開競爭、找到自己的空間。
——我們是《餐飲時報》,時刻關注餐飲動態,和全國餐飲人在一起!
《餐飲時報》更多往期精彩內容,
直接點擊下面題目即可閱讀!
1.“碰瓷黨”頻現各地餐廳,5大方法識別真相免吃“啞巴虧”,趕緊轉給你的同行、同事!
2.越“落后”,可能越有機會!三四線城市餐飲微營銷落地方案7招,用了,營業額絕對飆升!
3.沒有不好的市場,只有不好的經營!8個高招,切中經營要害,讓家常菜館起死回生!
4.市場供大于求,多位餐飲大佬齊喊踩剎車!2016餐飲“兩會”,5位大佬說了些什么?
5.疑惑!海底撈服務員有權送菜、免單、給顧客送禮,權利這么大,利潤不降反升!海底撈創始人今天來解答!
6.夏季燒烤旺季到來,這款燒烤神器能提升營業額!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2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