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招男女老少通吃,營銷必殺:儀式感

    |王 明

    設計|小 芹

    為了尋找選題,

    王明將老婆視作觀察對象。

    她的幾個“小動作”,引起了我的注意:

    她每買一本書,都會在扉頁工工整整地寫下一行字:

    x年x月x日,購于xx地方。

    每看完一本書,她都會在書后面寫下

    x年x月x日x時讀完,第x遍。

    睡覺前看完書,她將書簽放書里,合上,小心翼翼。

    我問她:你讀書還為啥搞得那么隆重啊?

    她說:這些帶給我儀式感,讓我對生活充滿熱情。

    提到儀式感,我立即想到

    升旗儀式、開學典禮、結婚典禮等場景。

    萬萬沒想到,這些“小動作”也代表這一種儀式感。

    儀式感真的如此重要嗎?

    “小動作”看起來不起眼,但它所蘊藏的

    態度、情感、價值……值得每個人認真審視。

    同樣吃早餐,

    有的人坐公交上匆匆吃兩個菜包子完事,

    有的人則在充滿陽光的清晨,

    鋪上最鐘愛的紅色桌布,

    打開音樂,

    親手為自己做一份煎蛋……

    同樣是喝咖啡,

    有的人隨意撕開一包速溶咖啡泡上,

    有的人則花十幾分鐘偉自己做一杯現磨卡布……

    由此可見,人們對產品的需求,

    絕不僅僅止于它們的使用價值,

    很多時候,產品帶給顧客的無形體驗更為重要。

    而儀式感,正是增加產品附加值,

    強化品牌體驗的一劑良藥。

    儀式感,是人們對日常的、隨意的、

    不講究的狀態的一種反抗。

    充滿儀式感的場景,

    讓人們嚴肅起來,鄭重起來,

    擺脫庸常的狀態。

    某種程度上,

    塑造儀式感就等于塑造價值感。

    那么,餐飲人該如何為顧客塑造儀式感呢?

    看看下面的案例吧。

    案例1:一方紅格子桌布的價值

    西貝外賣,附帶給消費者一方紅格子桌布。

    一方小小的桌布,引來無數贊。

    更有媒體評論:

    外賣,在西貝的帶動下,升級了!

    一張桌布,有這么重大的意義嗎?

    有。

    桌布,正是西貝賦予外賣的儀式感。

    以前,外賣總感像給宅男宅女的打造的生活,

    粗糙,潦草,匆匆忙忙,

    縱使產品口味再好,

    也沒多少質感可言。

    西貝增添一張紅桌布,告訴消費者,

    吃外賣,也需要一種儀式感。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吃什么,

    吃飯都是一件不能含糊的事情,

    更不能糊弄自己。

    一種儀式,哪怕再小,只要堅持下去,

    也完全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狀態。

    西貝的案例告訴我們,

    找準儀式感的切入點,一個細節的增添,

    即可極大地提升顧客的體驗感。

    案例2:餐前多個細節的精致組合

    顧客走進餐廳入座,點菜前后,

    一定不會坐那里干等,干聊天,

    男士想必要喝喝茶,女士想必吃些小零食。

    絕大部分餐廳,都意識到了顧客的這一需求,

    但他們的行動,僅僅止于滿足需求而已。

    服務員跑過來,手把一沏好的茶壺,

    拿逐一往玻璃杯里倒茶。不一會兒,

    他們又端上一小碟瓜子或是糖果,

    供顧客短暫消遣。

    即使服務員再熱情,

    顧客也感受不到一丁點兒的儀式感。

    如果餐桌上的茶壺、水杯、零食盒……

    都換成上面圖片上的那種樣式呢?

    茶壺,鐵質的、精品的,拎起來沉甸甸的;

    水杯,瓷實實的,觸摸一下就能感受到質感;

    零食小盒,木質的、日式的,分格放置四款小零食。

    是不是已營造出一種悠閑雅致的感覺?

    是不是讓顧客真正重視這段閑散時光?

    這不就是在塑造一種儀式感嗎?

    案例3:就餐之后來一份下午茶

    顧客就餐之后,就要匆匆忙忙地離去嗎?

    來一杯下午茶,可好?

    那你給他們準備了怎樣的茶水呢?

    濟南一家邢氏海參館,給大家準備的下午茶是這樣的:

    紅棗、普洱……歷經18小時精心熬制,

    味道濃香,溫暖可人,

    采用精致的茶杯盛放,

    喝一口,就忘不了。

    難怪,來這里就餐的顧客紛紛說:

    在這兒吃飯,很舒服。

    在這個生活節奏飛快的時代,

    慢下腳步,

    品一次正宗的下午茶,

    也許你會發現生活可以很精致

    不是矯情,是熱愛,是追求,

    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這正是邢氏海參給顧客塑造的儀式感。

    案例4:別具匠心的上菜儀式

    上菜過程中,通過給顧客增加一些服務動作,

    也能營造出儀式感。傳統餐飲人一直在使用這招。

    天津一家餐廳在上招牌菜叫花雞時,

    服務員端著紅紙、黃泥、竹筐包裝好的菜品,

    托盤一旁放置一小木槌,

    高喊:“上叫花雞嘍!”

    其他服務員齊聲應和:“小調請您敲雞嘍!”

    然后請主賓敲擊,敲一下送你一句吉祥話。

    敲一下,祝您吉祥如意!

    敲兩下,祝您財源廣進!

    敲三下,祝您闔家歡樂!

    顯然,這一上菜儀式不是簡單的娛樂,

    它增加給顧客的是菜品的情趣,

    更是對品牌價值的有趣表達。

    最后——

    看了那么多案例,大家一定明白了,

    塑造儀式感,本質就是轉變顧客的狀態,

    讓他們這一刻變得不同尋常。

    轉變,無非就兩個方向:

    一,顧客做出特定的行為,轉變他們的狀態;

    二,打造一個特定的場景,轉換顧客的狀態。

    無論選擇哪一方向,選定哪一方法,

    最重要的,要確保產品本身經得起考驗,

    畢竟,儀式感真正的力量,還是建立在產品上。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人人都“喜歡”的餐飲裝修

    1.打折顧客不領情,這點做錯了!

    2.一張卡,年純收入2000萬!

    3.0費用+高流量+顧客接受度高!

    5.餐廳吸客原來這樣做!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498.html

    (0)
    上一篇 2018年3月29日 11:27
    下一篇 2018年3月29日 13: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