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hòu)亦稱馬蹄蟹。又名三刺鱟、兩公婆、海怪、鱟魚、中國鱟、王蟹、六月鱟,爬上灶、夫妻魚、鴛鴦魚,東方鱟等。屬于肢口綱(Merostomata)劍尾目(Xiphosura)的海生節肢動物,共4種,見于亞洲和北美東海岸。鱟這個字,沒吃過的人多半不會念,吃過的人多半不會寫。
鱟的身體由頭胸部、腹部和劍尾三部分組成,幼鱟沒有尾劍。鱟從拇指大小到成年要15年,雌鱟要蛻殼18次,雄性19次。鱟很特別,它有四只眼睛,兩只單眼,兩只復眼,鱟的血是藍色的。
《紅食材》系列 (04期)
鱟雖又稱馬蹄蟹,但不是蟹,而與蝎、蜘蛛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有親緣關系。鱟的祖先出現在地質歷史時期古生代的泥盆紀,當時恐龍尚未崛起,原始魚類剛剛問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它同時代的動物或者進化、或者滅絕,而惟獨只有鱟從4 億多年前問世至今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鱟有“活化石”之稱。
鱟食性廣,以動物為主,經常以底棲和埋木本的小型甲殼動物、小型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星蟲、海豆芽等為食,有時也吃一些有機碎屑。如果是幼體鱟,食物以單胞藻、輪蟲、豐年蟲幼體、橈足類為主;如果是成體可以食蝦和小魚。
世界上現存的鱟為兩亞科三屬四種,北美洲東岸海域產的美洲鱟,屬美洲鱟亞科(Subfamily Limulinae),東南亞海域產的東方鱟、圓尾鱟、巨鱟均屬鱟亞科(Subfamily Tachypleinae)。
美洲鱟
美洲鱟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和北美洲東岸,主要的活動區域是特拉華灣,漂流的個體偶爾在歐洲發現。很多漁場也會養殖鱟作為海鮮對外銷售。它們可以生長至51厘米長。
三刺鱟(中國鱟)
三刺鱟(中國鱟)在國內主要分布于廣東、廣西、福建沿海海域,其主要來源有湛江、北海、長樂、平潭等地。國外分布于日本、菲律賓等地。
圓尾鱟(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圓尾鱟(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也常稱作馬蹄蟹及鱟,其形態已維持不變五億年,是在香港發現的三種鱟中,僅存的兩種之一(另一種為中國鱟),并成為世界自然基金會“海洋十寶”的其中一員。圓尾鱟是鱟的現存種類中個體最小的一種。圓尾鱟含有劇毒,切勿食用。
南方鱟
南方鱟,分布于印度、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
近日,湛江遂溪縣黃略鎮的一名謝姓男子就因為出海捕魚,捕獲了幾只圓尾鱟,拿回家煮給家人吃。結果,他與女兒兩人都中毒了,幸好搶救及時沒有生命危險。所以,別以為鱟可以食用就是絕對安全的。鱟也是有毒的。
圓尾鱟含有河豚毒素,其純品為無色針狀晶體,在堿和強酸性環境中易分解,但水煮、腌制及暴曬等傳統食品處理方法不能將其去除,只有在100℃下加熱7小時或200℃下加熱10分鐘、長期堿處理才能去除。
河豚毒素發病情況因食入量而定,潛伏期短,一般在10-45分鐘內出現癥狀,有的在數小時后發病,病程迅速,初期有臉紅、頭痛等癥狀,之后發生劇烈的腸道反應,之后出現感覺神經麻痹,嚴重者呼吸、心跳、血壓都會受到影響。致命性劑量會使患者在4-6小時內因呼吸衰竭死亡,致死最快可發生在出現癥狀后10分鐘內。
中華鱟與圓尾鱟的區別
因為圓尾鱟有毒,所以大家在吃鱟的時候還是要認真分辨中華鱟和圓尾鱟的,上圖就是中華鱟和圓尾鱟的區別圖,從圖中可以看出最大的區別是:中華鱟的尾巴與鱟甲長度相當,而圓尾鱟的尾巴明顯比鱟甲長,而且中華鱟要比圓尾鱟的個頭大許多。
把鱟刷洗干凈,把它翻過來用小刀把腳和嘴一并全部切出來,注意不要切到腸子,腸子的腥味很重,而且還有糞便。把腸子取出來,最好是扔掉。腸子容易找,腸子是黑色和肉,容易分辨,必須把腸子清理干凈。把尾巴切出來,也扔了,因為沒有肉,煮著也礙路。把第二節肢上面海綿軟體也切扔了,就是連著尾巴的那一塊肢體,不是不能吃,是口感不好,用大刀直接砍成一塊塊的,雌性有蛋就砍大塊一些, 防止煮的時候蛋會散掉。
殺的時候血要倒進容器里,血的營養很高,血是藍色的,含有很高的蛋白,煮出來的血是白色狀塊。
鱟的吃法很講究
在世界部分國家包括國內某些地區有食用鱟的習慣,鱟的方法也各不同,有烤的、煲湯的,將鱟肉取出配其它菜色的,有很多人把鱟當做美味佳肴。
被稱為“海怪”的鱟,對自己的伴侶卻十分忠貞不二,每當春夏季鱟的繁殖季節,雌雄一旦結為夫妻,便朝夕形影不離,肥大的雌鱟常馱著瘦小的丈夫蹣跚而行。此時捉到一只鱟,提起來便是一對,“海底鴛鴦”的稱謂,名至實歸。有一個故事,講的是太太經常紅杏出墻,伉儷矛盾日深,先生深為苦惱,后來朋友點撥他說:“經常帶你太太吃鱟,可治不忠不貞之疾”。吃了幾回,他的太太也漸漸明白他的用意,夫婦重歸于好,可見鱟的教育作用。
主料:
鱟200克、粉絲適量
輔料:
節瓜50克、肉片100克、蔥花少許、鹽適量
工具:
鱟殼一個
制作:
將鱟的肉取出洗凈,留下殼用來蒸粉絲。取出的鱟肉與節瓜、肉片一同煲湯,利用節瓜清熱、解毒的特性,與鱟的濕熱相中和,達到健康美味的最佳效果。同時,節瓜的清爽也能將鱟的澀味去除,令肉質的鮮感更為明顯。鱟肉的質感與蟹肉有些類似,但嚼勁更強,在齒間留下的滿滿都是鮮味。
主料:
鱟200克、雞蛋3個
配料:
古山老酒一湯匙、蝦油一湯匙、糖一湯匙、味極鮮一湯匙、蔥花15克
制作:
1、鱟宰殺清洗干凈后找碗裝里面加古山老酒、蝦油,糖腌一會。雞蛋打散倒進去;
2、油鍋燒熱,碗里面的全部倒進去,加蔥花;
3、底面差不多了以后翻一面,古山老酒再噴一點,最后把鱟的湯汁倒進鍋中,蓋鍋蓋燜一下下,裝盤就好。
主料:
鱟籽適量、蛋2個
輔料:
蔥花少許、鹽適量、醬油少許、香油少許
制作:
1、雞蛋和溫水以1:1的比例攪拌均勻,加入鹽,過;
2、入蒸鍋蒸至剛定型(要蓋蓋子或包上保鮮膜),放入鱟籽蒸5分鐘左右;
3、趁熱,加入美極醬油,撒上蔥花,澆上燒熱的香油即可。
編輯:紅餐網_沈冰
雪蓮花魚子醬三文魚藕帶東濤雞荷仙菇
蝲蛄鐵皮石斛小龍蝦海底椰杜阮涼瓜鮮淮山
黑蒜西施舌牛肝菌松鼠肉紫淮山龍利魚鮑魚
肉豆蔻牛鞭荔枝菌牛排牛蒡紫薯薄殼河豚
鮮花食材黑金鮑黑松露杜龍魚蒲菜牡丹蝦
鮮人參甲魚指橙神戶牛肉鰣魚南非冰草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