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開業前的“摸底”大考,通不過別想賺錢!

      80%的人選擇創業都會先選餐飲。一方面餐飲門檻低,另一方面看到別人開的餐廳都很賺錢。無論內行還是外行,開餐廳都想賺錢,那么怎樣才能降低風險?無論你開小店還是大型餐飲店,你都得事先做好調研。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路邊站一站,就知能不能開店”。對餐飲業的行家來說,這樣的調研很簡單,但是,他們不叫“調研”,叫“摸底”。

    摸底先摸自己的“底”

      開店做生意,最讓人頭疼的就是投資。尤其是小店,“一夜暴富”不可能,“一年暴富”的可能也不是很大,而且得有賠本的準備。所以,投資餐飲,一定不能“背水一戰”,要考慮好擁有資金與所投資金的比例,一般為2:1到1:1為最佳,這樣就有了后援資金或保障資金,因為如果店開起來了,那隨時可能需要追加投資,一旦開店失敗了,也能保障自己的生活,不至于為衣食擔憂。

    △開餐廳要清楚自己的承受力

      教訓:某餐飲創業者經過近半年多的考察,瞅準了湘菜必火的趨勢,決定投資8萬元開一家100平米的夫妻店。但由于太急于發財,禁不住誘惑,預計投資額一再增加,四處借錢,最終投資30多萬開了一家小酒樓。開張后生意火爆得嚇人,每天營業額能達到6000多元,但一個月后,非典爆發,生意一落千丈,只得關門大吉。

    店面租金早算計

      確定了所投資金的數額后,餐館的選址、規模、類型也就差不多有眉目了。根據慣例,大眾餐飲的店面租金不能高于所投金額的1/10。在餐館籌備過程中,有四個方面花費最大:店面租金、設備購買、裝修、啟動資金。

    △知道租金才好做成本預算

    由于地段和城市規模等因素的不同,租金差別比較大,同時根據餐館定位的不同,裝修費用波動變化也非常厲害,你可以只用幾百塊粉刷一下墻壁,也可以用幾十萬裝修得富麗堂皇。啟動資金最少得是店面租金的5倍,設備購買所用金額至少是店面租金的3倍以上。經過如此大體計算,也就能確定店面租金了。

    摸底范圍有多大?

      怎樣搜尋可能的店面地點呢?或者是到餐飲業比較發達的地域去尋找,或者關注當地報紙的店鋪轉讓消息。餐飲業比較發達的地區屬于“戰火滾滾”的地方,每月都有新開張的店,也有關門的店,機會比較多一點。現在的報紙或者微信朋友圈都有信息服務欄目,上面幾乎每天都刊登一些店鋪轉讓的消息,可以“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要懂得收集信息

      解決了上面幾個問題之后,那就可以把幾個候選地址列出來,方便對比。下一步就開始進行實地“摸底”。怎么摸底呢?先確定摸底范圍。如果準備開的店鋪為中小規模的,面積在100平米左右,那摸底范圍大概在以候選地點為圓心、方圓1~2公里之內的區域。如果店鋪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那摸底范圍須在方圓3公里之內的區域,如果店鋪面積在300平米以上,那摸底范圍必須在方圓5公里之內的區域。

      這么大的區域怎么調查?實際上并不難,在進行考察調研的時候,只需要對摸底區域內的主要街道進行查詢記錄,統計在該區域內各種類型的餐館有多少?經營面積有多大?經營時間有多長?主要經營種類是什么?營業額有多少?客流量有多大?服務怎么樣?

    看菜單算菜價

      有些數據很容易得到,而有些由于涉及到商業秘密,只能間接得到,數據也可能有出入,但這都沒什么問題,畢竟我們只是粗略地進行考察而不是系統研究。問問附近的老居民,或者問問服務員,就能得到一大半的數據。至于營業額,可以根據餐館菜單上的菜價、高中低檔菜肴的比例、客流量進行簡單計算得出。

    △看菜單定價格,算可能的利潤

    假如一家餐館高、中、低檔菜肴比例分別為20%、60%、20%,如果這家店經營還比較旺的話,那我們可以斷定這家餐館的顧客群定位在中檔客人,客人大多是朋友、同事、同學聚會,其每餐消費額并不很高但比較平均,那我們在計算平均菜價的時候,就選取高、中、低檔菜中價格偏高的某一例菜為各自代表,然后分別乘以其所占比例,最終得出平均菜價,然后用這個平均價格乘以客流量,即可算出營業額。

    蹲點“算計”客流量

      關于客流量的問題,最好不要詢問服務員。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服務員并沒有較準確的概念,另一方面這樣的問題普通顧客不會提及,因此,很容易讓服務員敏感起來,并影響以后所問問題的答案準確性。我們可以采取蹲點的方式得到較準確的數據。比如上午,最遲要在11:30在餐館門口開始統計,一直要到13:30;晚飯時間要根據季節進行調整,但時間不應少于3個小時。要得到準確數據,一周進行四次就可以了,周一到周五進行兩次,中、晚各一次;周六進行兩次,堅持時間也適當延長半小時。蹲點統計應避開節日。

    △算好客流量考察是否值得開

      得到餐館客流量的數據之后,乘以平均菜價就得到營業額了。進行這樣調查的餐館也不需要太多,一般來說選一家最旺的,再選一家中等的就可以了。其他餐館可根據對其的大體印象進行旺或中等的歸類即可,一些經營差勁的餐館直接不用考慮。

      進行這樣的數據統計,是為了判斷某地餐飲經營狀況,也是為了同其他可選地域進行比較。以保定為例,如果在該地一家面積100平米的普通餐館其日營業額達到兩千元以上,那就說明該地餐飲形勢優良,為重點考慮區域;如果日營業額在1千元左右,那說明該地域餐飲形勢較差。

      還有其他一些可供判斷的“慣例”:如果可租店面在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附近,那適合經營的只能是面積在40到50平米的店鋪;如果統計顯示某地域餃子館多,那說明該地域快餐需求量大,所開店鋪最好是中檔快餐。

    怕少不怕多,開店要扎堆

      餐館選址還有一個反常指導思想,就是“怕少不怕多”。即某地域內餐館數量多,說明該地更適合開餐館;餐館數量少,說明餐飲市場很不成熟。“到麥當勞旁邊去開店”恰恰說明了這個問題,一般麥當勞選址都要經過嚴格地市場調研,它選擇的地域必然擁有成熟的餐飲市場。當然,這種說法也并不是絕對的,比如在一些新開發的居民區,一般來說餐飲市場不成熟,但很適合新餐館的開設。

    △飲食一條街就是扎堆但是很旺的地段

      某摸底區域之內還需要統計的數據包括居民數量、居民收入、大型廠礦單位、學校、醫院。這些數據更不需要準確,大體估算一下就可以,目的是為了對候選地點進行取舍。

      理論都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樹常青。我的“真經”未必適合于你。事實上,無論進行多少開業前的調研思考,餐館在正式運營之后,總會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調研時候一個很小很小的想當然,都極有可能成為經營過程中的致命傷。

    編輯:紅餐網_李曉(圖片來自網絡)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928.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22日 21:43
    下一篇 2016年4月22日 22:5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