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新美大正式公布了新一輪33億美金(人民幣可是200多億)融資。這筆融資遲到半年,經歷波折無數,勉強維護住了老股東和關系戶的利益,也把新美大逼到了最后的絕境。
輿論面對巨額融資,評論普遍保守,王興(美團創始人)對內對外也格外低調。“這可能是我聽過的王興最嚴肅的一次演講,一是強調憂患意識,二是更加強調行業價值、商戶價值和用戶價值。”一位新美大的員工在聽了王興的內部講話后對媒體說。
燒錢換時間,也許只剩這一次機會
王興強調的恰是新美大目前最大的痛處。這是一家還沒有創造價值的公司。公司業務模式膚淺、根基極度不穩,市場份額隨時面臨被蠶食的危險。因此這家O2O歷史上融資額最大的公司,同時也成為最能燒錢的公司。燒錢換的是時間,這筆融資之后,美團不盡快上市讓資本退出,也許就只有死路一條。
在此之前,新美大已靠燒錢爭取了多年時間。美團從2010年至今完成5輪超過43億美元融資,大眾點評12年來8輪融資超過13億美元,兩者累計融資金額超過57億美金。燒得錢足夠多,換的時間也足夠多,但并沒見到成效。
新美大的融資文件預測,33億美金夠燒兩年,平臺將在2018年實現盈利。但這一預測在多大程度上能實現,很難說。要知道僅2015年美團點評就虧損105.37億元人民幣,合計超過15億美金。
2016年,各平臺間的火并將更加激烈。口碑、餓了么、支付寶為核心的阿里系,百度糯米、百度外賣、攜程、去哪兒、百度錢包為陣營的百度系,都屯足了火藥預備開戰。僅外賣領域,餓了么一家一年內就三輪融資超過22億美金。更不用提美團在融資文件里提到的某競對“三年內將投入200億人民幣"了。
業務不成體系,份額被蠶食只在片刻
因此,新美大目前的領先地位并沒有必要被放大。新美大宣稱其在餐飲服務領域占據85%的市場份額、外賣40%、電影45%、KTV85%,婚慶服務81%、酒店服務30%。且不說數據的真假,誰都知道,這些市場份額的跌落只是瞬間的事情。
一旦不能將上門服務、支付、服務反饋等打造出成體系的競爭方式,美團點評隨時將會被其他對手超越。但生態體系,又是美團最薄弱之處。
做為滴滴出行30億美金私募融資后,華興作為財務顧問完成的又一個30億美金規模的私募融資,美團對行業的改造和滲透,顯然無法和滴滴相比。滴滴出行更名之后,已成為移動出行的綜合入口。圍繞出行這一業務,不斷往上下游滲透,對行業的痛點解決得更透徹,行業對滴滴的依賴性也更強。
新美大也意識到自身的問題,新推出企業消費市場產品“商企通”拓展企業用戶市場,鞏固婚嫁等低頻、高客單價的優勢業務尋求突破。據稱,新美大也試圖在2016年上半年停止包括上門家政、干洗等大量上門業務服務。但攤子鋪得太大,單個領域的小修小補,短時期內難以看出對整個業務生態的構建有任何貢獻。
資本急于尋找一條退出之路
業務不能持續地深入行業,行業對平臺沒有依賴,平臺的價值也就大大地貶值了。王興在內部演講中一再強調公司的價值,肯定也是源于這種危機感。
在此之前,美團追求的是高GMV,圍繞GMV給資本市場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但美團這輪融資,從2015年7月底放風,經歷多次融資受挫,到無奈和大眾點評合并,也給王興留下一個教訓,靠補貼燒出來的高GMV對市場并沒有太大說服力。亡羊補牢可以,但時間確實已不多了。
從目前披露的投資方來看,這輪融資保住了老股東和關系戶的利益,小投資方入場救局,無非是繼續給公司爭取時間而已。但這也很可能是美團最后的機會了。融資已經到了這個份上,資本肯定也要考慮退出的方式。新美大也在融資材料提出“選擇較為有利的時機退出”,畫出一張大餅。
目前看,IPO是僅有的可行退路,但如果不行呢?團購鼻祖Groupon上市后市值已大幅縮水,美團此前去美國融資也空手而歸。去美國資本市場尋找接盤俠已不可能,但在國內就一定有人買單了嗎?王興一定也在嚴肅地想這個問題。如果IPO不成,是否又要面臨合并?
新美大又融到錢了,但無論是資本還是王興,誰也真正高興不起來。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不代表紅餐網贊同此觀點
編輯:紅餐網_孟北
紅餐網,超過60萬餐飲人共同關注!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