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跑馬圈地,搶占市場,燒錢還在繼續,于是,青島的外賣小哥月薪都能超過萬元。
始料未及的繁榮,讓身在其中的人們“忘乎所以”,然而,一些隱藏的風險正在不斷集聚。
送餐員:月薪過萬
大量的外賣訂單,對物流的需求激增,專業的送餐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上線于2014年6月的達達,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達達類似滴滴打車,它在兼職配送員和有配送需求的商戶之間搭建平臺,商戶可以通過達達APP或API接口發訂單,附近的兼職配送員則可搶單完成配送任務。
“過去我們門店的外賣業務主要是通過電話訂餐。由于人手緊張,遠的就沒法送,特別是到了用餐高峰,店里都忙不過來,外賣就沒法兼顧。”天津路一家快餐店老板對記者說,現在有了達達、蜂鳥這樣的專業送餐公司,所有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送餐業務的膨脹帶火了送餐員這一職業。小胡原本是中山路某商場的保安,月薪2800元。得知了送餐員豐厚的收入后,他辭去保安工作,加入了送餐員的隊伍。“剛開始的時候不太熟悉路,一天能干20多單。干了一周后,熟悉了,現在能干到40多單,最多的時候能干到60單,一個月能掙上萬元。”
高收入吸引了大量人群涌入送餐大軍。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的上班族兼職嘗到甜頭后,干脆辭掉原來的工作,一心一意送餐。
外賣之戰:風險正在路上
互聯網對餐飲業的青睞晚于零售業,甚至晚于交通行業,然而,就在不經意間,餐飲業已變成了互聯網巨頭們角力的戰場。
除了早期的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連做物流起家的一些公司,也加入了外賣行列,包括上文提及的達達。
三個多月前,達達一手打造的餐飲O2O平臺——派樂趣上線,正式加入爭奪戰。2015年的最后一天,達達向媒體證實,已在幾月前獲得3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正式躋身互聯網“大佬”行列。
根據對外公布的數據,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達達四家外賣巨頭已累計融資達到數十億美元。海量資本的涌入,讓餐飲O2O平臺之爭白熱化,最為直接和有效的競爭方式無疑是“補貼戰”。
先是餓了么推出“首單立減15元,滿金額減現”的優惠活動,接著美團外賣推出“首單立減15元、滿30減10元”等活動,百度外賣也推出“首單立減13元,滿金額減現”活動,后起的派樂趣則一舉推出“半價優惠”的巨大優惠活動……從不惜血本補貼商家,再到補貼送餐員,各家緊盯對手,寸步不讓。
未來:“好景”能否常在
新年伊始,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個問題:一旦喧囂塵上的資本寒冬來襲,O2O巨頭們何以為繼?瘋狂補貼后的餐飲O2O又將走向何方?
“天上不會掉餡餅,訂餐平臺也不會無休止地燒錢。”眼下,如此力度的補貼和燒錢速度是任何公司都無法承受的,餐飲業也無法僅僅憑借補貼度日。就用戶而言,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根本無法保證用戶的留存問題。早期的原始擴張讓資金流向用戶和商戶的拓展,平臺間同質化競爭激烈,無差異的服務讓補貼的多少成為用戶判斷標準,至于哪家平臺對他們來說無足輕重。
此前承諾將“半價”活動延續到2015年年底的派樂趣,在12月19日、離承諾還差11天時,單方面終止了活動,將半價優惠調整為“20減8、30減12”。這讓“備足貨源、沖刺年終”的商家措手不及。“優惠一調,訂單量刷刷往下掉,下降了將近一半,原材料大量剩余,浪費嚴重。”中山路一家快餐店老板向記者抱怨。
為維持之前的銷量,商家不得不自掏腰包,將優惠幅度恢復到此前的水平。此外,平臺優惠朝令夕改,加上飽受詬病的讓人難以忍受的送達時間,已讓消費者心生厭惡。“我感覺這是訂餐平臺和商家合謀,絞盡腦汁來算計消費者。”一外賣消費者抱怨說。
外賣無法滿足食客對美食的全部需求
餐飲業是服務行業,質量是餐飲業安身立命的根本,互聯網外賣解決了消費者用餐的便利,但如果服務質量跟不上,遲早會被消費者拋棄。
“飯菜最佳食用時間是剛剛烹飪出來的時候,而外賣動輒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的配送時間,再加上配送過程中的擠壓、污染、撒漏,還會讓飯菜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色、香、味,良好的用餐體驗無從談起。”業內人士如此表示。
這或許也是一些中高檔餐飲店,特別是品牌餐飲不愿貿然嘗試互聯網外賣的原因。“春和樓香酥雞烹飪技藝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對飯店營業額貢獻極大。但包裝會影響香酥雞的酥脆口感,因此不太適合外賣。”青島春和樓飯店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沈健基說。
除了菜品本身的屬性限制外,品牌餐飲的顧慮還有“短平快”的互聯網外賣會否對品牌造成損害。“作為擁有125年歷史、全國知名的青島老字號,春和樓的品牌價值不僅體現在菜品上,還體現在建筑文化、餐飲文化。一定程度上講,消費者選擇春和樓也正是看重于此。不親自到飯店,是很難感受到這種文化的。”沈健基說。
來源:青島日報
編輯:紅餐網_孟北
紅餐網,超過60萬餐飲人共同關注!
長按指紋識別二維碼關注!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