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料年營業額超過80%品類,中餐就這樣被逆襲啦?

    日本料理(簡稱日料)在2016年年營業額超過了80%的品類,門店數也從2016年初的27745家增至35047家(截至2016年12月31日)。在很多品類或者老牌餐飲慢慢在市場弱化的時候,日料為什么能成為一匹“黑馬”?

    本文由紅餐網專欄作者胡茵煐(微信號:yuelaoban)授權發布;

    10月底,一則“香港老牌快餐店大家樂撤出華東市場”的新聞引發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之所以撤離,無非是營收下滑所致,盡管品牌力仍然存在,但是內地市場不容樂觀。

    反觀市場來看,港式餐廳撤離了,但是日料卻勢頭正盛,這似乎會讓人想起港餐曾經的風靡,那么,如今內地如火如荼的日料,是否有一天也會像今天的港餐一樣,因營收下滑不得已退出內陸市場?

    01

    國內日料發展現狀

    2017年餐飲報告白皮書顯示,在各品類店鋪數量中,日本料理店鋪位居第11,僅次于湘菜和咖啡廳,遠超杭幫菜和茶餐廳;從營業額來看,日料已超越粵菜、杭幫菜等傳統菜系,躍居第8位。

    我們習慣拿日韓料理作對比,總會覺得韓餐較為大眾化,日料更高端一些,近幾年來的開店勢頭也要猛很多。

    日料最初進入中國時,大家都吃不慣生魚片,但是它沒有作何改變,現如今,70%的消費者都接受了,而且接受度越來越高。最初只是日本人想開給來中國工作或旅游的日本人吃,但是隨著市場的逐漸拓展,日料店的中國人越來越多。

    高端商場為了維持人氣,會引入一些高端餐飲品牌,日料往往成為首選,能吃得起日料的人,必然也會舍得買更貴的東西。有很多明星開餐廳時,也會選擇日料,以上海為例,胡歌的Fount、劉嘉玲的魚藏、徐崢的奈良本壽司和龍海壽司等餐廳都是日本料理。

    △胡歌的Fount餐廳

    △劉嘉玲的魚藏

    △徐崢的奈良本壽司

    ▲圖片來源:大眾點評

    日料從布局上來看,也以一線城市居多,這與城市的發展水平和人們的消費觀念息息相關。

    2006年北京的日本料理門店還屈指可數,但是2016年已經超過1500家,并且仍以每年150家左右的速度增長;

    而上海的日本料理門店速度增長則更快,從2006年到2016年,十年時間增長了3倍左右,日料在上海成為僅次于中餐的第二大業態。

    02

    日料的發展是否會越來越好?

    1、健康膳食是未來市場的機會點

    消費者的口味日益多元,重油、重鹽、重辣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下降,越來越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

    雖說火鍋仍然是受歡迎榜單第一大品類,但是通過數據發現,店鋪陣亡數量也出現猛增,北上廣深,甚至重慶、成都等以火鍋為首的城市都呈現負增長。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消費者甜鮮的口感偏好增加。

    《全球健康飲食報告》顯示,

    44%的中國消費者認為自己體重超標;

    49%的人目前正在努力控制體重;

    75%的受訪者通過改變飲食控制體重,這一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4%);

    82%的受訪者愿意花更多的錢購買不含有不良成分的食物,這一比例同樣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8%)。

    也就是說,我國消費者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在不斷提升。

    日料追求健康與原汁原味的吃法,正與人們追求健康的飲食訴求相吻合,而且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更加愿意消費日料,吃日料已逐步成為提升生活品質的象征。

    2、文化影響

    年輕一代的消費者,從小就在日漫的熏陶中長大,對日漫的喜好會轉而引流到日料中。而且,國內的二次元文化發展日益興盛,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并喜愛。這些人群會在潛移默化中轉化為日料的消費人群。

    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去日本旅游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對日本的文化了解逐漸加深,對日料的接受度與興趣也會更高;

    電視劇取景(GIF來源:百度

    電視劇等視頻娛樂節目也會引發粉絲經濟,比如前段時間火爆的《我的前半生》中對醬子日料店的特寫以及電視劇劇情的推動,加上店鋪本身鬧中取靜的清幽環境,使得線下店日日爆滿。

    這些文化因素,都對日料在國內的發展有一定推動作用。

    03

    面對日料的圍追堵截

    中餐廳該如何反擊?

    1、重品質,打入中高端市場

    中餐也有明顯的定位區分,高中低檔分別有各自的消費人群。以湘菜為例,大眾餐廳數不勝數,但是也會有孔雀這樣定位中端,依然人群不減的餐廳。

    日料本身就占據著中高端的市場,一分價錢一分貨,不花足夠的錢也難以吃到更高品質的食物。消費者對品質的追求日益顯現,中高端市場消費潛力巨大。

    高德福創立的喜家德水餃,人均消費在38-58元之間,針對大眾消費市場。而后又創立了一個新品牌喜鼎,也是水餃,不同的是,喜鼎不但人均消費100+,還位于北京標志性的高端消費區三里屯。

    △中高端定位的喜鼎(圖片來源:百度

    同樣 12 個一份的水餃,同樣現包現煮,喜鼎配合自己的高客單價定位,采用高端食材海膽、黑松露包水餃,一份黑松露水餃據說 108 元/盤,還做了西式的芝士牛肉水餃。

    搭配的熱菜是白切雞(98元)、紅燒乳鴿(68元)、鮑汁鳳爪(68元)、酒釀大黃魚(188元),價格都不便宜。

    這就與之前的喜家德定位明顯區別開來,而且客群經過篩選,留存自己的優質顧客。

    2、強化場景

    日料消費的本身就有著獨特的場景,很多日料店都是日式裝修風格,甚至服務員、廚師即便不是日本人,也會做相應的培訓,講日語并給予顧客日式服務。

    △日式就餐場景(圖片來源:百度

    之所以這樣做,是用場景來突出自身的日料特征,吃日料品嘗的不僅是食物,還有日式文化的熏陶,這樣不至于出現違和或與定價不符,這大概就是日料的吸引點所在。

    呷哺呷哺原本是一個主做單人火鍋的品牌,且人均消費50元左右,而2016年推出的湊湊火鍋,人均140元,定位中高端。

    湊湊面市時,面臨的問題是:呷哺呷哺已經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了 50 元客單價的品牌形象,同一個企業的另一個火鍋品牌,憑什么讓消費者接受它增長了近三倍的客單價?但操盤者張振瑋給出的答案是:場景。

    △不同的場景,吸引不同的人群(圖片來源:百度

    把茶飲與火鍋結合在一起,打造一種休閑吃火鍋的聚會場所,這就是場景帶來的消費推動力,有了消費場景就會有消費需求。

    3、輕加工,以健康為訴求點

    中餐講究炒、爆、炸、烹、煎、燜等手法,每種手法特征不同,甚至有些菜是多種手法相結合,繁雜的工序也會使食材本身的營養成分有所流失,而日料講究的則是原汁原味,似乎越簡單,越考驗廚師的烹飪技藝。

    △工夫花在烹飪前(圖片來源:百度

    現在的消費者,也更青睞于此,這對中餐廚師來說更具挑戰性。但其實,中餐中也有很多微烹調食品,那么便可以以此為切入點,以健康為訴求打入市場。

    健康并不是日料的專利,中式文化對食物的依戀程度要比其他地區高很多,飲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與西式快餐相比,中餐更能凸顯健康追求。

    小結

    日料的發展勢頭仍在持續,這是否會成為中餐的威脅尚無定論,但無疑會加重中餐的競爭格局,使中餐廳發展更為艱難。那么,餐飲人必然把抓住自身的品類優勢,并挖掘出新的賣點來把握市場機遇。

    編輯 | 紅餐網_李曉

    作者往期內容回顧

    如何擊敗一家獲得投資的餐廳?

    好店長難找,學麥當勞、王品一樣培養吧

    注意!新開的商場很可能會葬送你的餐廳

    為了不讓餐飲人受騙,今天我們要得罪很多人

    商場餐飲洗牌加速!5年后比現在要難一百倍

    “酸菜魚現象”越演越烈,未來中餐趨勢怎么走

    決勝商場餐飲,去廚師化、招牌菜標準化是未來趨勢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605.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2月12日 21:00
    下一篇 2017年12月12日 21: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