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火鍋品類為整個餐飲業貢獻了22%的營業額,是目前中國餐飲所有品類中發展最為成熟的品類。但盡管火鍋已經成為餐飲市場的“寵兒”,依然存在“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情況:有的店煞費苦心卻還是生意慘淡,有的品牌則另辟蹊徑越做越大。
從單店到加盟
2014年入市的蝦吃蝦涮就是這樣推陳出新的一家店:第一家店在北京果園正式營業后,三年時間里蝦吃蝦涮將800多家加盟店開到了河北、河南、山東、湖北、浙江、新疆、西藏等地。
有人說,蝦吃蝦涮是火鍋餐飲市場創新明星;也有人說,蝦吃蝦涮是餐飲行業的一匹黑馬。能做到在火鍋行業里屹立不倒,蝦吃蝦涮有哪些核心競爭力?將單店做到連鎖加盟,蝦吃蝦涮憑借的又是什么?這篇文章或許可以給出答案。
“空白”商機
傳統的火鍋市場,主流還是牛羊肉或者蔬菜火鍋。蝦類大家常吃,但將其發展為火鍋種類的一種卻是少之又少。蝦吃蝦涮的創始人牛艷看到了這片市場空白,并且關注到飲食健康的發展趨勢,推出了以蝦為主的養生火鍋新概念。
“低調”入市
在推出市場前,蝦吃蝦涮對待產品非常謹慎:他們曾用兩年時間去研制底料與配方,以及每樣食材的比例,對產品口味做不同調試。14年進入市場后,蝦吃蝦涮沒有第一時間推廣宣傳,而是將產品交給市場和食客,讓顧客用行動來檢驗蝦火鍋的市場前景。
“標準”口味
蝦吃蝦涮的發展方向清晰明確:奔著全國連鎖模式去。而要做好全國連鎖,重點之一是將產品的快速復制做到標準化,最終讓全國每家蝦吃蝦涮門店都能吃到相同的口味。
在總得把控環節上,蝦吃蝦涮依靠統一底料和減化產品步驟的“一統一減”實現產品標準的快速復制。但是當產品下放到800家店,尤其是新加盟店時,每天的庫存消耗量并沒有準確數據,就會導致采購成本的增加。因此部分加盟店會通過美團收銀管家后臺的進銷存系統,統計前廳訂單數據,全面掌控門店原料、庫存、成本等環節,提高庫存使用率,節省產品采購成本。
“翻臺”盈利
盡管將蝦作為主打彩色,但是蝦吃蝦涮一貫走的大眾路線,價格親民,因此蝦只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點而并非盈利的主要來源。
留住顧客靠食材口感,實現盈利則主要靠翻臺率。在蝦吃蝦涮楊寨門店,翻臺的主要工具是服務員App:從點餐到傳菜到結賬實現了餐廳的互聯網一體化。前臺收銀機點餐,服務員App移動點餐和顧客自助掃碼點餐,多種點餐方式分流高峰期壓力,提升餐廳下單效率,據統計一天能翻5到6次左右。
“蝦粉”福利
光臨蝦吃蝦涮的消費者80%都是老顧客,而剩下的20%的新顧客幾乎都是老顧客帶過來的,新顧客在成為老顧客后也會繼續帶來一定的客源。因此蝦吃蝦涮部分門店也會通過管家App按需配置資源,推出組合折扣菜品,一是吸引和沉淀顧客,二是將菜品的差價利潤擴大化。
與任何商品一樣,在模式競爭之外,餐飲特色體驗很關鍵。在市場同質化嚴重的環境下,即使是火鍋模式,有如海底撈一樣將服務做出特色,也有如蝦吃蝦涮這樣時尚與創新并重。傳統餐飲要想出頭,未來除了做好口味,還需要在技術、服務和環境上打造優勢,借鑒更科學智能的精細管理和信息化的工具和渠道,迎接互聯網餐飲時代的到來。
主要數據來源:《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紅餐網
餐飲開店更輕松
美團收銀訂閱號
長按二維碼關注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