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餐館,或大或小,或多或少,都有自己專屬的“招牌菜”,對于廚師來說,那一道招牌菜不僅是他賴以生存的關鍵,更是他精神的寄托。在那一道招牌菜的背后,是匠心,是傳承,甚至是信仰。
你準備好酒了嗎?招牌菜的故事,來了!
點擊觀看
了解餐廳招牌菜背后的故事
這是聯合利華飲食策劃最新拍攝的一段視頻,這段視頻不僅為我們揭露了后廚的緊張,也讓我們看見一位廚師的成長,更重要的是,讓我們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見菜如面”。
食物,從來不僅僅是果腹的存在,它更是一個人記憶與情感的寄托。廚師在做菜的時候,不僅是技藝的重復,更會將自己的心融入進去,用菜肴來表達自我。就像視頻中的奶奶說的那樣,做菜不是變戲法,有沒有用心,客人總是吃的出來。
一個真正的好廚師,他的菜中總會融合著自己的情感與見解。
無論是淮揚刀客侯新慶,還是亞洲名廚梁子庚,他們的菜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除了本身出眾的技藝,更是因為他們的料理,有著專屬于自己的溫度與特點。
但不知從何時起,當米其林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精致的擺盤,準確的走位,甚至時間的計算,都被越來越多的餐館作為考量的標準。廚房變得像是一個競技場,像是一個不斷運作的精密儀器,標準卻冷酷。甚至受到這陣風潮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廚師,將自己的關注點放在了標準化與形式化,卻忘了做菜的初衷,正是自己心底的那一點人情味。
尋過不少大師,也問過不少老饕,甚至有幸,吃過一些名廚親自做的菜品。也許不甚華麗,沒有三套鴨那樣費事的功夫,也沒有大煮干絲那樣精致的刀工,但卻能夠讓你在平常的外表之下,嘗到這道菜背后的用心。
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以心入道”,真正的用心去為食客呈現出一道美食,將應季的菜品,本地的調味,以及內心的那一些“人、情、味”在一道菜中匯聚,這樣的菜品,帶著回憶和心的溫度,讓人記憶深刻,難以磨滅。
假如在你的記憶中,你也有這樣一道特別的,充滿人情味的菜品想要和我們一起分享,在10月20日廚師節這天,歡迎你來聯合利華飲食策劃為中國廚師打造的交流園地——“百味樓“,一同歡慶屬于你的節日,并分享你心里的那一道菜及菜品背后飽含人情味的故事。
除了在“百味樓”和全國兄弟分享交流,還有機會和頂尖名廚面對面交流,現場提問,并有專屬的節日禮物,快點擊“閱讀原文”預約吧!
請戳閱讀原文說出你的心聲!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3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