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國平首談外婆家“18年之癢”:如何跨過中國餐飲的分水線?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1149

    身著宋仲基同款 “四道杠”開衫,外婆家創始人吳國平以一貫的潮味十足,站上中歐餐+創新營第五模塊課程的講臺。

    知道大家的關心點在哪兒,他開頭就“自曝”:“我們定位準不是規劃出來的,是瞎撞撞出來的。”

    臺下一陣笑聲和掌聲。

    這位中餐品牌第一陣營里的快時尚領軍人物、業內著名的性格大叔,毫不避諱談外婆家所面臨的“成長的煩惱”:“跟人一樣,18歲是個分界點”——過去18年,外婆家是“草根式”生長期;下一個18年,要進入系統化的“建設期”。

    “2016年是中國餐飲的分水線。”Uncle吳說。站在分界點上,來聽聽他對自己、對未來的思考。

    餐飲老板內參 |張無忌 發于上海

    1

    18年“癢”什么?

    “前18年就是草根系,什么都不是”

    從1998年開店至今,外婆家已走過18個年頭。從一間街頭小吃店,變成全中國最具品牌影響力的快時尚中餐連鎖。

    Uncle吳在中歐餐+創新營課堂上

    為什么外婆家似乎總能得風氣之先,每一步都踩在點上?Uncle吳說,他們內部在總結這18年的“好東西”時,只有三點:第一,定位比較準確,當時整個市場還沒有反應過來。第二,組織還行,團隊很勤奮。第三,大的環境發展抓住了機會。

    “但仔細去想,我們定位準確不是我們歸納出來的,是瞎撞出來的。” Uncle吳笑言,無論當年停薪留職開出第一家店,還是外拓第一站開到嘉興,以及后來進京,都是因緣際會的結果。

    “我們解決了什么問題?當時我們外婆家有一句話,‘不用回家忙燒飯,外婆幫你做飯菜’。把在家里面燒飯的人解放出來了,我們前面18年解決了這個問題。”

    “1998年-2016年,我覺得外婆家就是草根系,什么都不是。”

    “其實我早就擔憂了。為什么擔憂?我們做的行當,像外貿企業一樣就是勞動密集型,靠勞動、靠人工。”

    2

    為什么嘗試這么多?

    “我在找一條路”

    餐飲行業,外婆家算得上最積極的創新者、實驗家、弄潮兒。

    杭兒風

    蟹小寶

    就在前不久,Uncle吳在杭州嘉里中心一口氣又開出了3個新品牌:杭兒風,蟹小寶,以及 “豬爸”(拍下了丁磊那頭著名的“網易豬”)。算上此前的爐魚、蒸年青等副牌,外婆家旗下餐飲品牌目前有14個之多。

    Uncle吳說,他在嘗試兩條線。一條線是工具類,比如去年做蒸年青,想通過蒸菜類,工具類有一條發展。另一條線,包裝類,他也思考好了,一定會嘗試。

    “嘗試那么多東西干嘛?其實我在找一條路。”

    為什么要找路呢?Uncle吳說,人的問題阻礙了中餐的發展。“我覺得像星巴克和味千這種都是真正的企業,它是靠模式賺錢,不是靠人工賺錢。”靠模式的才是真正的企業,才能走得遠。

    當然,不管做哪一種模式,一定離不開人。

    “牽扯到人的問題,一定牽扯到組織問題。組織問題是每個企業最重要的問題,這里面牽扯到你的使命。”

    Uncle吳說,他們現在就碰到這樣的問題。一個人,打仗的時候沒問題,但時間久了,可能會有組織架構上的問題。以錢為驅動的人,在企業里面走不長。

    一定是為了理想、為了使命,這個組織才能走得長。”Uncle吳提了八個字:以家為榮、血脈相傳。

    3

    為什么要做伙伴店?

    “人大了總要娶老婆,按捺不住了”

    第一個18歲,1998~2016,是草根期。

    第二個18歲,從2017年開始到2035年,Uncle稱之為“建設期”。

    再往后叫發展期。“可能這個階段我人已經不在了,就是要告訴員工,這個企業不是我的。”

    Uncle吳圖解“18歲”,以及他理想中的企業“中心制”

    為什么定了18歲?Uncle吳說,第一,他覺得2016年是中國餐飲的分水線。第二,跟人一樣,18歲是一個階段,18歲以前是課堂學習,18歲以后是社會學習。

    跨度,最難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資歷的老人,和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都需要幫他們尋找一條職業出路。

    怎么解決?Uncle吳的計劃是,成立管理公司,建立相應的產品、人力資源、財務、供應等中心。雖然現在這些部門也都有,但很多沒有專職,如果建立中心,可以既為原先自己投資的店服務,也為伙伴店服務,“這個可能是我未來的核心”。

    關于伙伴店,Uncle有個形象的比喻:“人大了總要娶老婆,按捺不住了,這是我們的現實問題。原先是我付錢請他給我干,現在是他自己開店自己管,我們所有的資源都給他,他會更開心。但這是個長線計劃,不是一兩天能夠解決的問題。”

    4

    為什么開店憑喜好?

    “我是個感性的人,這決定了我的命運”

    課堂上,有學員提了個挺尖銳的問題:您的很多品牌都是憑喜好開店,這樣會不會有點“任性”?

    Uncle吳領取中歐餐+創新營導師證書

    “這就決定了我的命運。”Uncle吳直言不諱地回答。整堂課上,他兩度提到,“我不是個理性的人,我是個感性的人。”

    但他同時也認為,就像路是走出來的一樣,最牛的商業模式,也一定不是規劃出來的,如果可以規劃,就沒有創新了

    “我做下來明白一個道理,我們創的模式已經很多,全中國模式變化已經很多了。最終還是要回到一碗飯的問題,人的習慣最穩健。”Uncle覺得,做餐飲一定要扎下去,真正成為品牌至少需要五年時間。

    Uncle吳說,這個時代讓人很累,一切都以目的為導向,但他更愿意享受過程。

    “做人也是一樣,活的是過程。目的要有,過程更精彩。”

    ·END·

    統籌丨劉曉紅

    編輯|李新洲視覺|陳曉月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奇葩考核|街頭智慧|多品牌

    減菜單|餐飲小白|百年老店

    運營玄機圖|管理誤區|潮汕牛肉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876.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2月23日 07:23
    下一篇 2016年12月23日 08:0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