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30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把產品價格降到最低時,商家該怎么玩?
最近咖啡市場的新動向,或許可以給我們啟發。
在繁華商圈,一陣“白菜價咖啡”風潮正在興起:“10元現磨好咖啡”、“8元精品一杯”……
這些平價咖啡不但出現在跨界的KFC、Coco等菜單中,也出現在一些獨立咖啡館的小黑板上,成為它們的主打產品。
01
繁華商圈,“白菜價”咖啡走俏
▽
鄭州一家“元老”級別的獨立咖啡館阿布阿布,在關掉寫字樓的“樓咖”店面三個多月后,把新店開在了一家購物中心,以“10元現磨好咖啡”作為其主推產品。
“我想讓更多人喝到一杯好咖啡,10元咖啡是最容易實現的途徑。”老板小武表示,不是每個人都愿意花三四十元喝一杯咖啡,價格低,對消費者來說試錯成本就低。
△
“即使不喜歡喝咖啡,也能嘗試一次嘛。”
魔都的老陳,也正在醞釀一個低價咖啡品牌。
從意大利到上海,老陳混跡飲品行業十余年。不久前他從一家知名企業離職,開始籌備自己的咖啡館。
“80分的咖啡豆子,做出80分的咖啡,只賣8塊錢。”老陳說。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不但是肯德基、7-11便利店、烘焙坊等跨界者,一些像阿布阿布一樣的獨立咖啡館,也開始售賣平價咖啡,甚至成為菜單上品類頗多的“主打產品”。
想到這種方式賣咖啡,跟咖啡市場近些年消費頻次的低迷有關。相對大眾消費水平,咖啡較高的價格,讓咖啡一直浮于產品本身之上。
從市場來說,更廣闊的大眾咖啡市場,顯然是一個對價格敏感的市場。
百花齊放又普遍火爆的奶茶店就是現成的案例。10元顯然更接近普通消費者對一杯飲品的心理價位。白菜價咖啡客觀上降低了其嘗試的門檻。
△
價格親民的奶茶,很快贏得了大眾市場。
北京咖啡行業協會首任會長季明對此表示,定價較低的咖啡有益于培育國內市場。
02
利潤從哪兒來?
▽
與街邊小巷的獨立咖啡館不同,8元、10元的“白菜價”咖啡,頻頻出現在城市的繁華商圈中。
“因為賣的便宜,所以能不能盈利關鍵就在于走量了。”阿布阿布小武告訴《咖門》,10元咖啡與30元的成本結構差不多,也因此需要更大的出杯量來均攤運營成本。
為了更大的流量,寸土寸金的繁華商圈,是“白菜咖啡”最重要的選址方案。客流量問題解決了,但是利潤呢?
一位業內人士幫內參君算了一筆賬。
按從工廠拿咖啡豆50元/磅(454g)計算——這個價格已經可以拿到不錯的咖啡豆,180g咖啡粉出2000ml產品,360ml(12盎司)一杯。
如果單算原材料成本,一杯的成本為3.6元,賣10塊錢毛利64%。
賣15元一杯賺11.4元,是原材料成本的3倍。
聽來是很美好,然而如果按照傳統獨立咖啡館的運營方式,一旦加上人力、營銷、運營、房租,利潤就幾乎被侵蝕殆盡。
△
做低價產品,你有房租壓力嗎?
別的不說,光房租這一項,就已經夠咖啡館主們長吁短嘆了。
高租金才能帶來高流量,再用高流量去填補高租金,這不得不說是平價咖啡一個尷尬境況。
降低空間體驗,似乎成為低價咖啡的唯一出路。
從“樓咖”搬到了商場,顧客消費的空間從100多㎡縮小到30㎡。7月份,新開業的阿布阿布一共賣出了688杯咖啡。“周末好的時候,一天能賣60杯”。
盡管出售的杯量翻了幾倍,但小武表示由于價格低,“每天要賣到50杯以后,才開始盈利。”
老陳的想法,則是像COCO一樣做檔口店,降低租金成本。甚至是更厲害的——“1平米的店,1臺咖啡機,1個人,1分鐘1杯咖啡。”
選址客流量大的繁華商圈,最大限度的降低租金等營運成本,依靠物美價廉的咖啡產品,降低消費門檻提高消費量,是老陳和小武考慮的核心問題。
03
低價之前,計算成本是關鍵!
▽
對內參君來說,你相信“一分價錢一分貨”,還是相信“物既美、價又廉”?
其實對很多行業來說,物美、價廉的問題并不難解決。我們把目光投向正在走向品牌、規模化的餐企,價格親民又叫好叫座的例子并不鮮見。
比如紅遍大江南北的外婆家,價格不高、口味上乘,加之時尚的用餐環境,對消費者來說具有極高的性價比,排隊排得理直氣壯,對老板而言則是賺的盆滿缽滿。
物美價廉背后,其核心競爭力在于優化過的成本結構——集中采購帶來的低供應鏈成本,以及中央配送中心帶來的后廚標準化成本優勢。
△
想玩低價,手法要變。
用快餐的手法經營正餐,后端“高速公路”已經打通,價格優勢方能顯現,就如同服裝行業的ZARA和優衣庫。
在咖啡領域,盡管有原材料運輸距離、相關標準不完善等因素,產業鏈顯得有些魚龍混雜。但幸運的是,至少從上游供應需要整合的類目來看,相對餐廳并不過于復雜。
比之傳統的咖啡館生意,平價咖啡更需要思考與掌握的,首先是運營成本上的秘訣
——如何優化上游的供應成本?開幾家店成本最低而利潤最高?怎么實現產品的標準化?如何優化庫存?店面配幾個員工利潤最優?……
如果不計算好成本結構,只是懵頭跟風一味降價,有流量、卻沒利潤,最終不過是飲鴆止渴罷啦!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最沒節操抄襲|點子大王已過時|干餐飲VS炒房
祖傳手藝只賣500|瘋狂烤魚|小龍蝦店0元轉讓
外賣“野蠻人”入侵|南北派餐飲PK|自己斗自己
神奇復盤術|高翻臺率的秘密|711的營銷真經
統籌:張琳絹|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