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外賣頭條
消費升級時代來臨,便宜、便捷、簡單等基本需求已經不能滿足消費者要求,安全、價值、服務、體驗成為新外賣背景下消費者的追求。與此同時,高舉外賣品質化的旗幟已經成為多數商家共識;合理的商業競爭也成為商業共識。
然而近日,一則“便宜的外賣正成為大理的一個新現象”的消息占據各大媒體頭條。不少言論直至行業變革:“在大理推出高額補貼,1元能當25元花”……由此帶來的是“大理外賣行業或迎來一場突變”……
高額補貼,一個在外賣運營初期并不陌生的詞匯,在近1年幾乎被遺忘的運營活動,為什么突然在大理上演?
1
補貼活動被約談!
2周前,云南大理推出“外賣全程滿25減24,滿35減32,滿50減48活動”。有媒體報道,當地用戶只用1元就能買到炸雞或米線,“免費”午餐外賣,引來了不少高客單量,甚至爆單店。價格戰發酵的背后,補貼活動一度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約談。
以維護市場秩序為由,大理相關部門約談內容以書面形式公布,包括禁止以低于成本價格銷售產品和服務,切實切實做好騎手交通安全教育,嚴格審核憑他經營戶資質審查,杜絕無照無證經營者等9項承諾。
事后,有媒體調查發現,不少商家的補貼行為仍在繼續,其中,滿25減24,滿35減30的優惠活動仍然存在。
低價競爭的危害在于,一方面迫使競爭對手加入其中,形成惡性競爭循環,最終以資本優勢取勝,獲得相對的壟斷地位;
另一方面,形成壟斷后,市場勢必缺乏競爭,產品質量和服務難以保證,直接損害商家和消費者利益。
2
為什么會再次上演補貼大戰?
2013年下半年,餓了么、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許多互聯網外賣平臺掀起混戰,資本亂入撒錢。其中餓了么、美團的融資和擴張速度最快。
2014年“到家美食會”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融資;同年,“零號線”公布融資3000萬美元;雷軍領投了“我有外賣”,據說總體金額上億元;“生活半徑”融資5000萬元后,也秘密啟動第二輪融資。
瘋狂補貼在2016年春節過后開始落幕,春節過后,德國“外賣超人”發出的一封公函,表示“中國外賣市場已經陷入了非常巨大的泡沫之中”,說明“當前的中國外賣市場存在非常大的不理性”。
這一事件標志著外賣已經結束蠻荒時代,開始進入運營時代。
時隔3年,云南大理再次上演補貼大戰,又該如何看待?
云南大理,定位為3線城市,地處云南省中部偏西,四季溫差不大,干濕分明,以獨特的人文地理美食著稱。匯聚26個民族聚居,被譽為國內旅游勝地。當地美食也非常受人追捧。
一線城市的壓力,讓不少人看到了三四線城市的潛力。返鄉熱潮,使得小鎮青年這個名詞成為鄉鎮中產階級的代表之一。
天風證券研究所數據表明,三四線城市中產階級增長速度最為明顯。分別可達31%和8%;預計2022年達到40%,同時收入也在提高。
《2018年中國餐飲報告》中也顯示,三線城市2017年知名品牌商家外賣訂單量占比達15%,較上年提高4%。
因此,大理本次的補貼事件既可以認為是轉移競爭的延續,也可認為是在三四線市場戰略的新探索。
3
外賣最終還是回歸品質
在平臺瘋狂補貼前兩年,先知先覺的商家們狂歡撈金,整個行業陷入混亂師殺和歇斯底里的階段。補貼的代價便是許多外賣平臺不堪重負,倒在了半路上。
以前的外賣商家都享受過這樣的紅利,比如滿30減15的活動,平臺補貼10塊,商家補貼5塊,但春節之后就變成平臺補貼3塊,商家自己補貼12元。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單純依靠補貼帶來的低價優勢,并不利于外賣的健康發展。對商家而言,激增的外賣勢必帶來原有生產能力跟不上,食品衛生、安全問題都將面臨考驗。
大理此次補貼的背后,騎手短缺的弱點也在暴露,短期內勢必招攬大量的騎手,亦會帶來配送技能、交通安全問題,“量少質差”的問題也隱藏其中。
因此,商家要謀求自身及行業的長遠發展,必須練好內功,做好全方位服務,提高外賣質量,才是關鍵。
—— END ——
編輯 | 四喜 內容 | 外賣頭條
圖片|來源 網絡
來稿 | 微信:17516466881
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相關閱讀推薦 ——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頭條,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6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