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921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4月29日晚間,走高品質路線的外賣O2O平臺“大師之味”因融資失敗宣布倒閉。
大師之味創始人兼CEO范新紅在告別信中表示,中央廚房的倒下、資金的枯竭是最大的原因,“最終時間和資金沒有站在我們這邊”。
曾幾何時,范新紅說過:不斷高漲的商鋪租金和人員工資是餐飲業的死穴,餐飲創業不管你是做煎餅、肉夾饃還是鴨子,也不管你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如果不能解開這個死穴,都只有死路一條。
“大師之味”的死穴又是什么?
以下是范新紅的告別信全文:
到底該如何說再見
我們已經找到了最經濟的配送模式,只要我們的產品組合再優化一下,再導入更多的流量,再拓展更多的眾包配送站,我們就可以盈虧平衡、就可以盈利、就可以生存下去,我們就可以把這個名師精品外賣模式真正建立起來,但最終時間和資金沒有站在我們這邊,我們已經沒有能力去優化產品、導入流量、拓展配送站,當嘗試拯救項目的所有努力都被證明失敗之后,我們不得不選擇放手。
回顧這一年來走過的歷程,我和我的伙伴們從idea到demo,到落地運行,從融資到快速發展、得到用戶認可;我們曾經為了項目名字爭論不休,曾經為了餐盒造型無數次往返包裝廠,曾經為了產品標準化專人盯每一份餐的出品,曾經為暴增的訂單發愁,加工方廚師集體罷工要求我們嚴格限量,曾經為了用戶體驗在每一個配送箱內放置暖水袋,曾經……
我們一群餐飲的門外漢,像升級打怪一樣一關一關的往前打,冬天沒有暖氣的辦公室,伙伴們穿著厚厚的棉衣辦公,人手不足,就一個人兼市場、運營、客服、產品、配送員;我們曾經如此辛苦而快樂的一起戰斗!
我們渴望有一個自己的中央廚房,那將是我們的加工中心、研發中心、用戶體驗館和第一個大師主題餐廳,當800平干凈整潔的中央廚房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卻成為了噩夢的開始。動不動停水,不是因為管道壞了,而是因為給物業小哥少送了一包煙,動不動停電,不是因為線路燒了,而是因為沒有請工程部吃飯,餐品加工間被檢查,不是因為食品衛生而是因為過節少備了兩張卡……
我發現我們在踏入一個陌生又熟悉的環境,并且這種不合邏輯卻又符合邏輯的事情開始越來越多、層出不窮。直到有一天,房東通知我們房子要賣了,這距離我們接手還不到兩個月,裝修還未最后完成,賣房意味著我們購置的設備、裝修、數十萬的轉讓費總計一百萬多萬的投入都將化為烏有,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將前功盡棄。
我和我的合伙人,拿著不到原來二十分之一的工資,單位需要而家里有的東西就拿來用,節省著每一分錢的開銷,卻遭遇到自項目運行以來最大的損失,也成為對我們最致命的打擊。
這時候擺在我面前的是要盡快完成三項任務:資金上要盡快完成新一輪融資、業務上要盡快找到新的加工方、模式上要盡快調整到位。
上天眷顧,有資本主動找到我們,這是一家創業有成的金融公司成立的初創基金,同為創業者,第一次與其老板見面就有知己之感,雖然估值不高,但無任何附加條件,甚至不需DD,然而最終卻因為我們內部原因擦肩而過。
業務上,我們也很快找到了更有實力的加工方,一切看似都很順利,新的產品規劃、更合理的產品組合,然而這一切都是設想,實際執行起來步履維艱;
模式上,我們很快在全北京市建立了24個眾包配送站,覆蓋范圍、配送效率和配送成本都按照我們的預期在實現,如果我們建立30個、50個、100個配送站,我們的交付將不再是瓶頸,如果我們再啟動美食網紅計劃,導入更多的流量……然而這一切都只能是計劃了,我們還沒有實現盈利,我們的資金已經枯竭。
我裁掉大部分人員,希望能夠做最后的掙扎。
站在樓道里,我和我們的技術總監溝通離職的事情,他說范總,你不要有太多壓力,誰也不是神仙,再找工作就是了;在咖啡館里,我和我們的市場總監溝通離職的事情,他說范總,其實這一年,做市場、干物流、做產品,什么都干,我還是學到了很多;半夜和投資人通完電話,正式確認了項目停止的共識。在微信上我和我的美女合伙人說發條停止運營的公告吧,她說最后你寫兩句吧,虧了多少錢你算一下一起攤,我說說好的我來擔;早上,我們已經離職的新媒體運營專員在微信上問我,范總我們是要發一條停止運營的公告嗎,后面附帶的哭泣頭像,讓我終于再也無法控制的淚流滿面……
一年以來,辜負了多少人的信任與付出,辜負了多少用戶的鐘愛與支持;一年以來,多少次夜不能寐,多少次半夜驚醒;一年以來的歡笑、艱辛、卑劣、狗血,并肩戰友、忠誠下屬、無良員工、商業陷阱,各色人性浮現眼前。
一年以前,一位獵頭朋友給我打電話推薦職位,我說我可能會創業,時隔一年,她又給我打了一個電話,我說我的項目要結束了,她說給你推薦職位吧,我說我先想想。
我有點累了,
我想陪陪孩子,
我女兒得了抽動癥。
希望大家記得陽光萬里,內心有愛,取悅自己,走到哪里都是鮮花開放。
——大師之味CEO范新紅
在O2O風潮過后,洗牌站隊現象正在加劇,誰也說不準,下一個倒下的創業公司是哪一個。(相關閱讀:【盤點】“陣亡”餐飲O2O項目警示錄:投資人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
創業艱難,倒下令人扼腕嘆息。但無論說多少,創業失敗了就是失敗了,肯定有商業模式、時機、運營、管理、團隊、資本運作等或多或少各方面的原因,大膽承認就好了。唯“成功論”的言辭在中國太過浮夸,放下前路的失敗,繼續向前就好,或許更輕松。(相關閱讀:致旁觀者:你沒資格嘲笑那些列上陣亡名單的創客!)
統籌:張琳娟|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