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750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如果你是一個熱愛美食的人,在臺灣,有一個地方是不可錯過的,那就是食養山房。 它建在山里,沒有菜單,只有主人隨季節自由組合的10道菜。人均1200元一位,卻需要提前數月預定。可謂藏于深山卻名揚紅塵。
《一》
去年6月,跟隨鄧姐的餐飲老板考察團去了臺灣。當時接待我們的是在臺灣餐飲業有“連鎖教父之稱”的林威雄老師。他說食養山房在臺灣的餐飲中,算得上最有個性的一個。它把四季請進廚房,把山水邀上餐桌,是一處把中國美食和禪意融合得渾然天成的空間。因為生意太好,竟然三次搬家。
于是一天午后,我們的大巴就出發了。車出臺北,一路向北,在云霧繚繞的山路上開了好一會兒,終于在一個近乎直上直下的陡坡上停了下來。沿著陡坡走到谷底,右轉,終于到了臺灣人趨之若鶩的食養山房。
不過是平常的午后,山房門口的停車坪上也停滿了幾十輛小車。抬頭看,山谷四面疊翠,深色木制的山房,就沿著山形和澗流依勢而建。
走進草頂的院落,沿碎石鋪就的石階,是一個幽深靜謐的所在。兩手邊是一個個的房間,房門口徽州細致的竹簾垂落,探頭進去,整面墻的窗子外面,茂林修竹像畫一樣撲面而來。
食養山房的房間,都很舒朗。厚實的長形矮桌,素色的榻榻米,老紫砂壺,墻角的陶缸里,新鮮熱烈的黃花和遒勁如鐵的枯樹枝相映成趣。衛生間門口的臺子上,一把鈴蘭隨意地擱在那兒,鏡頭中好看的如同靜物畫一樣。
每個房間說起來其實沒有特別的裝飾,但不論是墻上的水墨山水,還是桌上的各類經典書籍,抑或是布滿了每個角落隨意綻放的花兒,都像是從這個地方長出來的,沒有絲毫的刻意造作。而大格局的開窗設計,則更像是為了方便邀請山林進來做客。
因為吃飯尚早,我們從房間里走出來,漫無目的地轉。山房的四周,環繞著潺潺流水和茂林修竹。叫不上來名字的野花,鋪滿了河邊上的草地。草地上竟然還有碩大的蝴蝶翩翩起舞呢,而你一抬頭,身邊結滿密密麻麻果子的柚子樹伸手可及。這哪里是一家餐館,分明是一處世外桃源。
《二》
林威雄老師說,食養山房是一個叫林炳輝的人創立的。50多歲的單身男人,十幾歲起就流浪在臺北的大都市,后來做建筑生意起家。九十年代臺灣房地產不景氣,林炳輝也負了債。他跑到臺北烏來店的山里,租下了一處人家做土雞城的山。
本來只是想讓自己安靜下來喘口氣,沒想到當地的熟人校長讓他做菜給教職員工吃,機緣巧合之下,食養山房的名號不脛而走。因為客人越來越多,2005年12月,食養山房搬到了陽明山的松園,后來又因同樣的原因,搬到了新北市的汐止,也就是現在的這個安靜的山谷。
大家喜歡食養山房的原因,一方面是它天人合一的環境。呆在這舒朗、通透、澄明得幾近于無的空間里,山水風光就在窗外。那裊裊燃起的爐香,風吹起的竹簾以及暗夜搖曳的燭火,把滾滾紅塵化解在萬里之外。
坐在榻榻米上望著窗外,你的眼睛舒服得近乎嘆息。那顆在都市里打拼的不安的皺巴巴的心,也像面前那杯泡開了的茶,緩緩舒展開來。你會時不時地有種錯覺,以為外面是在下雨。因為空氣那么潤濕,水的氣息就在鼻尖。
當然作為一處餐館,它更吸引人的是它的美食。這里要預約,因為食材都是當日準備,沒有多余的備份。沒有菜單,則是林炳輝自認“不會做菜”,不敢給人點菜。
1200元一位的菜式,都是主人根據四時節令的不同自由搭配發揮的。比如夏天,湯里會有菱角、雞頭米,冬天會有芋艿、白薯,春天會有早晨剛從竹林里掰回來的鮮筍……這樣的菜,像山房閑散的主人一樣,不會對你的胃造成逼迫感。也或者因為你和你的胃先天撤下了戒備,一道道上來的菜,你很自然就接納了。
林威雄說,山房的主人,沒有生意人見人三分熟的熱絡。他常穿一身白衣白褲,聲音不高,溫和淺笑,仿佛隨時可以隱去。他也不會在客人吃飯閑談的時候,突然進來問你們:飯菜是否適口?是不是對胃是你家的事,他只做他的菜。
甚至坊間有一個傳說,有一次臺灣政壇幾個赫赫有名的人物來吃飯,林炳輝也不過坐了10多分鐘,且惜字如金,沉默的很。可見他真的是山水散淡,而非攀權附貴之人。
《三》
天漸漸地黑了,我們那個屋子里的燈亮了。
長長的矮桌上,鋪著本白色和胭脂色綿紙的桌布。那個好看的顏色,我記得在周迅演的一部電影里,叫素茜紅。
菜也一道道地端了上來。臺灣傳統的宜蘭渣糕,芋艿糯米羹,日本新鮮的海膽、鮭魚卵,手工豆腐和竹筍、墨魚燉的湯,紅心芭樂與百香果做成的果盤……每一道菜的擺盤都像一幅畫,完美得讓你不舍得去破壞。
鳀魚蓮藕包,小小的一包里暗藏乾坤。魚肉的鮮美與酸豆和甜豆皮相容,暗藏其中的脆口藕片化解了米飯的黏牙。
芋艿糯米羹,輕輕挖一勺,芋艿的糯和糯米本真的甜交織在一起,連帶最上面花生碎的香,整個口腔瞬間就歡呼了起來。我以后再未吃過那般極致的甜品。
印象最深的是一道蓮花墩。黑色圓形陶缽里,是一鍋熱騰騰金黃的土雞湯。服務生當著我們的面丟進去一個黯淡不起眼的東西,熱氣盈盈之中,這物件顫顫巍巍綻開,原來竟是一朵皎潔的白蓮花。
將蓮花與雞湯攪勻,才發現里面還有春筍、雞油樅等雜菌。喝一口熱湯,蓮花的筍的菇的香氣在喉口回轉,滿心滿肺都滋潤了起來。
菜一道一道地接著上。每食用三道菜之后,會有一杯自釀的果酒或果醋清一下味蕾。最好喝的是薰衣草醋和桑葚酒。紫色的小小的一杯酒,清甜圓潤,于我這樣的愛酒之人而言,顯然意猶未盡。
這頓飯吃了5個小時。然而我并未覺得這時間的漫長。或者我就是被這菜不經意的樣子給騙住了,只知道接納,一道一道地接納。你看著它們那么美好的樣子,會忍不住想:每一種食物在它的一年中,總有一段時間是最肥美甘腴的。食得其時,時得其鮮。在它最好的年華里端上餐桌,又何嘗不是對食物的一種最高的敬意?
禪宗語錄曾有云:逢茶茶,遇飯飯。感謝林炳輝。他把四季請到廚房,把山水邀上餐桌,給了我們一場生命的華宴。那一夜,我們以風景佐酒,以酒敬風月,以風月滌蕩心胸,不亦快哉。
好食記近期文章一覽
中國好匠|卞兒哥與“一桌席”的傳說
老字號|道口燒雞義興張,一鍋老湯三百年
失傳菜|麻腐:人當能大能小,菜當能主能輔
匠心好食|因為你曾出現,其他烤串都成將就
土產搜鮮|我有一杯酒,可以慰風塵
專欄|熬湯記
老字號|世界面目前非,而你還在這里
失傳菜|一個“逗比”與一條名魚
老字號|一灶柴火,四代傳承,吾等品味在沙家
老字號|發哥、星爺,下了片場,來這里吃云吞面
作者:焦素芳
來源:微信公眾號“好食記”
統籌:劉曉紅
編輯:閆太然
視覺:陳曉月
內參新書《餐飲O2O你也學得會》+餐友匯VIP
價格:49元
了解目錄:請點擊此處或下方圖片
企業團購咨詢:陳先生 15600710005
下單后兩個工作日內發貨!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