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15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最近,成都有一家蝦店火了,火的原因是它上了7月中旬湖南衛視的《天天向上》。節目組邀請了中國東西南北四個區域最具代表性的小龍蝦品牌,它就是其中之一的——成都豪蝦傳。
且不說節目組對其味道的肯定,讓全國觀眾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創始人蔣毅從2009年至今,堅持記錄了300多萬字的開店日記。
包括如何做小龍蝦,管理上掉過的坑,消費者疑問的解析答復,以及他對行業的思考……簡直就是一本小龍蝦開店必備教材。
今天,內參君僅扒出蔣毅用眼淚和汗水換來的十個“坑”經驗,與大家共勉。
?餐飲老板內參 王瑛 發自成都
在餐廳運營中,“最好吃”一定就最好嗎?極致是否也存在問題?
作為消費者,當然是希望餐飲商家在味道上追求極致,這無可厚非,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想法,但是作為餐飲商家,在很多時候,都不敢追求味道上的極致,倒不一定是因為技術不達標,更多時候是因為原材料,尤其是調料方面的季節變化,導致完全一樣的烹飪技法,也會出現味道偏差,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最好”不是最好》
評價 |標準化的趨勢下,極致味道與出品效率是相悖的。餐飲人選擇出品效率,標準化味道,是生存下去的關鍵,要追求極致的味道,私房菜和功夫菜才是首選。
餐廳火了,合作者和加盟商抱著錢來找你,要不要順勢多開店?
參加完湖南衛視的節目拍攝后,找我咨詢合作和加盟的比以前更多了,好幾個朋友都奇怪,我怎么不借勢再多開一些分店?我直言相告,這不是我該賺的錢,也不是我能賺的錢,別說再開新店,就是現有的這些門店,我都弄得一團糟,再開分店,只會出更多的錯,因此,我選擇做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
——《取之有道》
評價 |借勢擴張加盟,你的管理、品控、品牌、供應鏈、物流管控都到位了嗎?只要一方沒到位,店越多,問題越大,最終只會砸了品牌、賠了長遠生意。
在傳播中,很多餐廳與其背后的老板進行了深度綁定,在大眾看來,這簡直是一個名利雙收的好事情呀,可事實真的如此?
一個真正的餐飲品牌,在前期或許可以與背后的創始人或老板深度綁定,讓這個品牌因為老板而變得立體,生動與鮮活,帶來擬人化的效果。但是它一旦有更長久的品牌使命,就必須要做“去個人化”的嘗試和努力:凡是無法實現去個人化的餐飲品牌,都無法在連鎖品牌這條道路上走得太遠。
——《去個人化》
評價 |其實真正牛逼哄哄的品牌,是那些你只看到生意好,卻壓根不知道老板是誰的品牌。像跨國連鎖餐飲肯德基、麥當勞,你能一張嘴就說出它的當家人是誰嗎?
開店定位很多人都知道要找差異化,去大眾點評搜一下當地產品,再去挨個試吃,就能做到在市場中異軍突起?Too Na?ve(太天真)!
了解市場、產品不是這樣走馬觀花的方式,而是要下苦功夫,到處吃一遍,解決的僅僅是產品,而且僅僅是產品里面的味道這一個最基礎的方面,產品還涉及到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味道的來源,菜品的呈現形式,貨源渠道,價格趨勢,抗競爭能力等各個方面,需要都有充分的了解。
——《差異化》
評價 |現在餐飲競爭如果還在看得見的產品、環境、服務上下手,早就Out了。真正的差異化都藏在產業鏈、人員管理、連鎖運營體系中。前面只是現象,后面才是根本。
遇到一個很難拿到的鋪面,要是不下手就 “虧大了”嗎?
好的口岸,只是做好一家餐廳的基本條件,只能說是有了它們,起步階段相對輕松一點,后續發展可能順暢一點,但它遠遠不是決定一家餐廳成本的核心條件,更不是全部要件,如果你還不具備踏入餐飲的各方面實際上的準備,再好的口岸可能也發揮不出口岸優勢,同樣會虧得一塌糊涂。
——《不拿可惜了》
評價 |如果餐廳老板沒準備好,就不存在“可惜了”。只有事先考慮充分,做好利弊分析、運營規劃,哪怕口岸稍差,都要比口岸好但亂搞的老板經營好很多。
生意一不好就換菜品,一看到流行就換菜品,是菜品出了問題,還是有其他原因?
很多餐飲品牌的沒落,并非菜品失去競爭力,而是因為老客人流失情況下,又沒有合適的渠道去獲得新客人,這類餐飲品牌需要做的,不是盲目更換菜品,而是尋找新客戶獲取渠道,拿出自家的菜品優勢和歷史優勢,在喚醒和挽救老客戶的同時,不停增加新客戶的加入。
——《菜坑》
評價 |菜品只是基礎,隨著市場定期更新是可以的,但是大舉更換菜品是自損內功,會模糊自己的產品定位。生意不好的原因很多,不要只在菜品上找原因。
只要有合作,就有分歧。餐飲合作中如何約定好彼此的責權利,避免好友變成仇人?
① 合伙做生意,大家一定要記得一句話,聰明和能力永遠排在善良和誠信之后。
② 在計算餐廳項目總投入時,并不只是開業前的投入,還涉及到開業后的備用流動金,得出投入總金額。
③ 關于股份占比,要防范一個問題——虛高一家店的股份,最終你一個人變成冤大頭。
④ 一定要公開籌備期的賬務清單。一方面是為了與前期的預算相比較,看看投入是否與預算相符合,如果有差距,差在什么地方;另一方面,則是給花錢的合作伙伴提前打預防針——必須接受監督和審核。
⑤ 餐廳的采購要么自己親自采購,要么就交給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采購,采取抓大放小的政策:只要大的數據對了就行,別去管小的了,否則會出問題。
——《錢坑》
評價 |餐飲行業合作伙伴之間出問題,都出現在前期這些問題上,處理不好,后期的安全隱患大得超乎想象。
前廳搞不定后廚,后廚不管前廳死活。怎么破?
如果我是酒店的老板,不管再困難,都不會與一個完全不考慮自己酒店利益和關系的團隊合作,如果酒店前廳和后廚的相關人員,都叫不回一個廚師來給預約好的客戶提供基礎的幫助和服務,那必須讓這樣的廚師團隊滾蛋。
——《不留遺憾》
評價 |同在一個餐廳,大家就是利益共同體。協同解決餐廳問題,是團隊該有的責任。如果前后相互不搭理,一定要盡早更換相關責任人。否則吃虧的是餐廳,買單的是客人。
自媒體號滿天飛,To C市場同質化嚴重,軟文宣傳效果不好,小編真的就罪無可恕?
軟文的品質,小編的文字功底頂多占據30%的分量,真正起作用的,其實是你到底能為小編提供什么樣的基礎內容,而且這些內容一定要與其他餐廳有明顯差異化,否則也同樣沒意義。比如你說自己好吃,請問,哪一個老板在宣傳時,會說自家東西不好吃呢?你說自己環境好,人家宣傳的環境可能比你更好……你有什么是別的餐廳就是想比,都比不上的優勢呢?
——《關于軟文》
評價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餐廳自身本沒有特色,如何讓旁人無中生有給宣傳出特色?
作為餐飲老板,看見業內環境勢頭猛,自己也開始狂奔,可曾想過停下腳步,看一看來時路,審視一下自己?
你進入餐飲到底是為什么?你理解的餐飲是什么?知道餐飲現在發展到什么階段了么?餐飲分為哪些類型?餐飲有哪些經營模式?為什么有些味道非常糟糕的餐廳天天排隊?為什么有些味道非常好的餐廳門可羅雀?為什么有些口岸每隔一段時間就換一個老板?這個項目是處于哪個階段?上升期?爆發期?平穩期?還是沒落期?
……
——《找自身原因》
評價 |餐飲做不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板少有深度自省的習慣。換成蔣毅的話來講,就是“吾日N省吾身”。要是能做到,你的生意應該更上層樓。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700億咖啡市場怎么了|深夜發生在711的故事
肯德基沒人要背后|營業提高20%|海底撈被洗腦
餐廳“接盤坑”|500強為啥有麥沒肯|星巴克賣飯
巴奴海陸空戰|一招打敗90%對手|排隊神店死了
統籌:劉曉紅|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