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4 期
商圈決定客群,
樓層決定客流,
位置決定氣場,
鄰居決定氣質。
問題來了,選址時你該選誰做鄰居?
”
■餐飲老板內參虎萌
在品牌成長期,消費者第一時間判斷你的品牌段位,往往是通過你的鄰居。如果你的左邊是沙縣小吃,右邊是黃燜雞,我很容易判斷你的消費層次是蘭州拉面級別的……
也許,選址時對鄰居的篩選考慮,就已經決定了一家餐廳的未來。
01
從客群角度來看:
如何導流鄰居的客戶
又防止被鄰居截留?
▼
【案例】 去年,小七的壽司小店開到了商場的4樓服裝區。 商場為了盤存客流,在每層百貨區域增加了部分輕食餐飲區域,以延長單層顧客的停留時間。小七家壽司店隔壁是一家飲品店和一家小吃店。“商場有餐飲集中樓層,房租是非餐飲區的三倍多。”小七說。 如今,壽司店開了近一年時間,小七計劃合約到期后撤店。小七說,同層的涼皮店做了不久就撤走了,如今隔壁是兩家飲品店,生意都還行,但她家顧客就很少了。 “百貨區做餐飲的話,還是飲品、甜品店更適合。”小七得出了結論。
劃重點
(1)目標區域的“自帶客流”是否適合你的品牌、品類?
拿小七這個案例來說,如今百貨區的主要客群是中年人,年輕化的餐飲品牌在百貨區開店,就幾乎很少有客流上門。
(2)品牌本身是否有強大號召力,能吸引目標客群主動上門?
避開餐飲區的戰場,入駐費、房租相對較低,但同時也失去了餐飲區所具備的“自帶目標客群”的客流量。如果品牌沒有強大到“自帶流量”,就要當心了。
(3)你的品牌,適不適合目標位置的消費場景?
小七這個案例里,飲品相對比較適合在百貨區,逛街隨時會口渴要喝東西,但如果要吃東西一般會去餐飲區,比較有選擇空間。
而且,非餐飲區的位置做餐飲,商場一般會要求所經營的產品不能有明顯氣味、制作中不能產生油煙或水霧等,有些位置的上下水情況也會有一些限制。選擇非餐飲區,這些問題也要考慮在內。
02
從品類角度來看:
該錯位避開同品類
還是應該自信地扎堆?
▼
【案例】 大眾認知中,麥當勞與肯德基開店總是相隔不遠,具體情況如何呢? 專注于地理大數據服務的公司GeoHey曾做過統計:近55%的麥當勞店鋪在500米內都有肯德基店鋪的存在。 如何解釋這種扎堆兒現象? 先說一個著名的概念“納什均衡”,是博弈理論中的一個重要術語。它是一種策略組合,使同一時間內博弈中的任意一方做出應對其他方的最優反應。 以麥當勞與肯德基為例。假設麥肯要在一條筆直的路上選址,這條路上客流均勻分布,通常情況下,人們愿意就近消費。因此,從資源最佳分配的角度來看,麥當勞和肯德基應該分別開在這條路的1/4、3/4處,兩家店各自能獲得這條路1/2的客流量。
劃重點
(1)吸引更多的“品類目標客群”,比單獨開店更能有效引流
《教父》里有句臺詞:“離你的朋友近些,但離你的敵人要更近,這樣你才能更了解他。”
大眾往往對“哪里有XX品牌”不敏感,而對同品類扎堆的“小商圈”印象更深。
過去購物中心招商,一般同樓層商戶會盡量錯開品類排布。但近幾年這一慣例已被打破。某商業地產華東市場招商經理卷卷曾告訴內參君:一是因為大批品牌集中入駐購物中心,產品同質化嚴重;二來,如今餐飲老板思維越來越開放,不再避諱與同品類品牌相鄰。
(2)“小商圈”同品類越多,定位人群就越精準
望湘園開發總監認為,中餐一定要找同品類聚集地,相鄰品牌的同品類越多,在區域內的定位人群就越精準。
同類聚集,相當于降低了宣傳成本、產生磁鐵效應和規模效應,消費者需要這個品類時會第一時間想到這個“小商圈”。
此外,云食傳媒創始人白墨認為,初創品牌可以通過集群效應,增加品類在商圈內與其他品類的競爭力,近距離向其他品牌學習、交流。
03
從品牌角度來看:
什么時候適合門當戶對
什么時候適合傍大牌?
▼
【案例A】 豆撈坊有三家店都與同品類品牌相鄰:熙地港店與香天下門挨門,錦藝城店與海底撈相鄰,大衛城店旁邊則是巴奴。 豆撈坊(鄭州)潮汕牛肉火鍋創始人苑嘉益說:“雖然是同品類,但我們完全不排斥與同品類餐廳做鄰居,而且覺得這種情況利大于弊。”比如錦藝城店因為與海底撈相鄰,消費者有時會到兩家店各取一個號排隊,哪家先叫號就吃哪家。 【案例B】 一位從事餐飲業十多年的老板老馬,兩年前創辦了一個做西北菜新品牌,很快獲得了當地市場的認可,生意火爆。 穩扎穩打了近一年,老馬決定進商場試試,甚至特意選了與西北菜第一品牌西貝莜面村做鄰居。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老馬認為的自己家“食材更地道、環境更時尚、菜品更豐富”的優勢竟沒能發揮作用。旁邊西貝的門前排起了長隊,自己家店里卻還沒滿座。 同樣選擇和同品類大牌開在一起,為何故事的結局不同?
劃重點
(1)“扎堆”最好具備明顯差異化,不然很容易被“淹沒”
什么樣的同品類鄰居才能“旺”你?
井格的開發總監觀點是,相鄰品牌,越是個性明顯、基因不同,越是容易以品牌勢能的互補來聚集人氣。
云食傳媒創始人白墨建議,選址的考察和品牌的差異化特色是生存關鍵。進入同品類共存的商圈時,要詳細了解各家競爭對手的優勢和特色,并對自己的品牌做差異化強調,防止惡性的無序競爭。
(2)實力不穩定,不要與同品類“大佬”相鄰
初創品牌與品類中的優秀品牌并肩,也能提升品牌知名度與勢能。但白墨同時提醒:實力不穩定、且沒有明顯差異化的小品牌餐飲要謹慎選擇與知名品牌相鄰。
同品類“近身搏殺”更考驗品牌實力和勢能,實力不足或差異化特征不明顯的小品牌進入,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所以,“再窮也要站到富人堆”里的理念,對于不同階段品牌開店選址來說,有時是蜜糖,有時是砒霜。
你的餐廳選鄰居時是怎么考慮的?鄰居如何影響到你的生意?來評論區留言互動一下~
“開店100問”往期回顧 ①開一家店需要多少錢? ②怎么選合伙人? ③如何給菜品定價?④員工怎么排班? ⑤如何選擇加盟品牌?⑥怎么選供應商? ⑦怎么做股權激勵?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一份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大數據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解讀版
訂閱方式
·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茜妮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喜家德跨界|點單量翻倍 最牛火鍋一條街|快時尚餐飲|外賣利潤 地方小吃機會|15條創業秘訣|對話西貝賈國龍 上海餐飲|爆品打造術|外賣村 樂凱撒概念店|黑龍江“店王”|餐飲人不易 定價邏輯|多胞胎方法論|餐廳排班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