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個鋪用盡半輩子關系!聽餐飲老板泣血吐露這6條商場“潛規則”


     


    進商場、開大店、開形象店,成為新一波奶茶品牌的選擇。


    但在轟轟烈烈的進商場開店大趨勢中,你首先需要知道一些內幕。


    這篇文章調查了一些餐飲老板進商場時存在的真實問題,里面還暗含不少“潛規則”……



      1  


    進商場開店,說多了都是淚


    故事1:
    位置更好,租金卻更便宜?

    地點:北京

    講述人:準備開商場店的小魚


    前短時間,我的朋友A剛在北京某商場五樓拿到一個“黃金鋪位”,據他介紹,他的店租金在這個商場里算是“比較低的水平”。


    到底有多低呢?在這家商場的五樓,分布著9個餐飲門店,我特意去走訪了另外幾家。其中一家店面積在120平米左右,位置明顯不如A的店,但這家租金比A的店貴了3元/㎡每日。


    這么一算,面積差不多的情況下,這家店每月要比A多交1萬多元的房租。


    背后的原因我心知肚明:這棟商場的老板是A的叔叔。不僅房租低,每年1.7萬元的物業費也給省了……


    ▲進商場,比實力,也拼關系


    故事2:
    自己創業,進商場卻得“拼爹”

    地點:某二線城市

    講述人:茶飲品牌老板豆豆


    講真,創業靠自己,但開商場店就得“拼爹”了。


    我們第一家店開在一個新商場。為了這家店的鋪位,托了七大姑八大姨,全家人前半輩子的人情都用上了,最后還是只找到了差不多面積、位置很不好的鋪位。商場方面說如果以后有好位置騰出來了,第一個讓我調位置。


    讓我傷心的是,沒過多久,商場中心一片原定只做臨時展位的區域開了一家茶飲店。那個位置沒有進水、下水,也沒有電路,商場硬是為了那家店給改了水路、電路,這家關系一定很硬,我是沒那么好的命啊。



    故事3:
    關系不硬,白扔了幾萬房租

    地點:某二線城市

    講述人:初創品牌老板小新


    我托關系、交了入場公關費之后,終于得到準備入駐的通知。但鋪位沒得選,“安排哪就是哪”,而且這還只是個開始——


    前一家商戶拖了兩個月才搬走,我找商場投訴無果,白白多交了幾萬塊房租才開始裝修。招商的人說了,這房租估計退不了。


    我知道,其實就是我沒有關系,錢也沒花到位……


    ▲區別對待,有時只能黯然神傷


    故事4:
    光紅包不行,找了美女陪酒

    地點:北京

    講述人:資深餐飲人柳方


    我一個朋友要在商場里開店,光約招商經理出來就約了一星期,之后連喝了兩頓酒,但依舊沒有回音。而且,中間還向招商經理遞上了兩個金額不等的紅包。 后來,我這位朋友直接找了一個美女來陪酒……


    在小餐飲品牌的眼里,招商經理有時候就像上帝,比甲方老板的權力都大。



      2  


    開商場店,你必須知道的6條“潛規則”


    講述這些故事,并不是要控訴商場招商有多“黑暗”,上面的案例只是個案。與栽在房東手上的店比,商場的一大好處就是在合約、管理等各方面都相對規范,而且隨著商場競爭白熱化,趨勢整體向好。


    但我們想告訴你,在一個整體規范化水平都不高的人情社會里,你需要知道的現實狀況,以及一些“潛規則”。


    1.房租不透明,多方打聽少“挨宰”


    商場店鋪招商,“大品牌倒貼,小品牌狠宰”是常事。“你不愿意挨宰可以不進,反正還有很多品牌等著進,生意好的商場才敢狠要錢。”


    ▲商場高客流實在誘人


    餐飲老司機光哥的店開在二線城市核心商圈。他的感受是,商場店的房租,可以說是“一鋪一價”,非常不透明。


    2.能不能拿到好鋪位,靠“品牌+關系+找對人”


    能不能進駐商場、能不能拿到好位置、租金價格能不能壓到最低,主要看三方面:一是品牌勢能,二是人情關系,三是花“入場公關費”找中間人。


    光哥說,如果品牌不夠強勢,就得拼關系了。商場有一些店是關系戶是常事兒。


    3.找對“中間人”能少花點錢


    沒品牌、沒關系,就得花“入場公關費”找中間人了,這是各地商場招商方面的“潛規則”。


    就這,也得看你找的中間人是不是靠譜,找到關系比較硬的中間人能少花點錢,關系不夠就得花大價錢。看你有沒有找對人,找不對人花錢也辦不了事,錢拿著都送不出去。


    “在我們這樣的二線城市,進駐中檔商場一般三五萬就夠,標桿式的牛X商場就得三四十萬了,這還不包括請客吃飯、送些珠寶小禮物的錢。不過現在這樣的潛規則也比較有規矩,一般如果辦不成的話,現金都會退還。”光哥說。


    另一位餐飲老板表示:公關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收錢(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另一種是利潤分成(一般是20%左右)。


    4.初創品牌,要做好資金和心理雙重準備


    開了幾十家店的餐飲老炮兒龍叔,旗下各品牌在當地都生意火爆、頗有名氣,現在也會有新開的商場主動邀請他們旗下品牌入駐。可即使是他,如今還踩著一個商場房租的坑。


    小餐飲進商場是趨勢,大家都想進,可沒品牌沒關系的初創品牌,開商場店必然得付出高房租的慘重代價。


    當年他開第一家店就在商場里,房租很高,簽約時就定了每年10%漲幅,漲幅正常但基數大,房租成本每年“滾雪球”。現在他們有幾十家店了,但這第一家店的房租仍然是最高的。


    ▲剛起來的初創品牌,難度更大


    5.有時被“清場”,可能并不是你的錯


    跨界餐飲人路哥為了給新品牌造勢,決定把第二家店開到知名商場里。


    一個業內知情人士告訴他,客流好的商場每年輕餐區要調整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鋪位,一是為了篩選知名品牌進駐,二是為了掙一些公關費。


    這種情況商場高層是知情的,但如果招商部門做得太過分,高層也會有顧慮,“現在也有商場的高層在逐漸回收招商方面的權力了”。


    6.提前弄清收租方式,“雙政策”相對人性


    通常來說,商場的收租方式有固定房租和扣點房租。


    餐飲老板大米說,有些商場會采用“雙政策彈性房租”:固定租金和銷售額抽成(也就是扣點),兩者相較取其高。


    假設固定租金是2萬元,銷售額抽成是18%。月銷售額10萬元時,按抽成金額是1.8萬元,這時就按較高的固定租金2萬元收取房租。月銷售額20萬元時,按抽成金額是3.6萬元,這時就按較高的抽成金額收取房租。


    這種雙政策算是比較人性化了,就像房東看你生意好了,要求漲租金一樣。大米表示理解,而且這樣“也比有些無論生意好壞都收高租金的商場強啊”。


    你在進商場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潛規則”呢?歡迎留言聊聊。


    注:這篇本應在昨天發的文章,因為被其他公眾號惡意標注原創,導致沒有正常發出。不少讀者在后臺留言表示十分期待,今天重新發出來,歡迎踴躍留言哦~


    :文中皆為真實案例,為了保護吐真言的老板,采用的都是化名。圖文無關。


    — End —


    統籌:咖sir  | 編輯:忽而 

    文章經授權源于餐飲老板內參

    商務合作 | 微信:mengmeng478469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咖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49676.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23日 23:41
    下一篇 2017年10月24日 07: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