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創業10條軍規:老板和老板的最大差距在于……|八日小灶

    點 標 題 下 藍 字 關 注 餐 飲 第 一 新 媒 體

    第 1423 期

    八日小灶

    ①營銷秘訣旺店案例 ③老板認知 ④管理心法

    ⑤場景設計 ⑥趨勢研判 ⑦選址清單 ⑧外賣心機

    “做餐飲4年,每天腦子里想著、手上做著與餐飲有關的事,看行業一幕幕劇烈變化在眼前發生,接觸這個行業最有溫度和最有決策力的一群人,也目睹過太多成功和失敗。”

    “八日小灶”之三,送上餐飲老板內參CEO秦朝對餐飲的10條思考。

    內參君

    老板的精力和時間

    要花在最重要的事上

    餐飲啊,真的是百業之王,看起來渾身是寶,做起來才發現滿身漏洞。你以為是個低門檻的行業,進來才知道有可能讓你凈身出戶。入行后你會發現,耗費你精力和時間,絆倒你的恰恰是那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和廚師吵架,親自上手搗辣椒,以及更多……

    創業者比交學費更重要的事,是精力和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上,要習慣計算投入產出比,一點一滴創造價值,而不是一點一滴內耗創業的精力和時間。

    做決策時,常識通常最靠譜

    當問到對進入一個新的市場如何做判斷時,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杜中兵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

    他說:當你要進軍一個新的市場時,一定有人會從風險層面有N多考慮,其實所有的擔心都指向一個結果,就是:這事別干。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好意的勸告”?

    最終你還要問自己,這是不是你戰略上升和品牌勢能累積的需要?然后你再問幾個基本的問題,比如:

    那里的消費者吃不吃火鍋?

    想不想吃更好吃的火鍋?

    巴奴的火鍋好不好吃?

    如果這三個基本問題沒有問題,那就是做的快慢問題,不是生死問題。除非天要滅你,否則你還有什么理由不做。

    ——這種做決策的考慮邏輯,是不是特別普通,特別常識,但又特別基礎?

    其實,定戰略,做決策也往往不需要高大上的理由,而恰恰是回歸初心的常識。常識就是客觀存在,就是自然規律。

    千萬不要死于“熱鬧”

    80%的創業者都是熱鬧死的,創業團隊做的80%的事很有可能是無用功……

    一個人的成功一定不是來自于心血來潮,也不是某一刻的靈感迸發,而是必須要維持對一份工作的熱情,以及對它的好奇心,對自我的更新和管理。

    要打透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要穩定、持續的沉淀、投入和輸出,拒絕戲劇化。在正確的方向和事上投入精力和時間,往往比全面開花,所有事都淺嘗輒止好一百倍。

    警惕掉入“中層陷阱”

    在一個快速奔跑的創業公司,先強調單兵作戰能力,或許比一味強調團隊協作高效的多。

    特種兵模型下,并非不需要協作,但對協作的前提條件、資格有了更高要求,比如,自己首先能獨當一面,才能贏得同樣能獨當一面的隊友給你支持。

    中層如果不能做個隨時挽起褲腳的泥腿子,就有可能把公司變成自身難保的泥菩薩。

    學會賺溢價而不是賺差價

    定價一個產品的方法至少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成本定價,賺差價;另一種是根據需求定價,賺溢價。

    比如說,你做一個燒餅,原材料成本五毛錢,你賣一塊,賺五毛,這是成本定價法;再比如,一個城市里只有你家賣燒餅,原則上你就掌握了定價權,想賣幾塊賣幾塊,跟五毛錢成本無關,這就是需求定價法。

    為什么餐飲大佬都是跨界而來

    餐飲業做得大的頭部品牌老板,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外行”。海底撈的張勇、巴奴毛肚火鍋杜中兵、西貝莜面賈國龍、王品集團戴勝益……

    為什么邊緣和跨界能獲得更大成功?原因至少有兩個:

    不盲目遵從于某種傳統“核心價值觀”;不局限本行業,善于連接其他行業的思維和資源。他們往往沒有傳統包袱,并沒有被傳統的行規所框死,敢于嘗試新玩法去突破。

    不要進入即將淘汰的賽道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餐飲,怕進錯了賽道。

    大量低水平、同質化、適應不了當下消費升級趨勢的餐飲業態飽和,就像很多街邊小店,每年都會走馬燈似的改頭換面。

    殘酷點說,這些行業落后產能,很難不被淘汰。且不說自身與成本、同行的競爭,還有更多新物種在虎視眈眈試圖取代他們,比如便利店、外賣、輕食店。

    競爭歸根到底在拼認知

    網紅餐飲常常“活不過三年”,他們的競爭壁壘在哪里?推之于整個餐飲市場呢?

    網紅餐飲在產品、環境層面的壁壘不太大,這個時代拼的是認知壁壘

    認知壁壘,即如何打造顧客對品牌的認知程度。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拼的就是這種認知壁壘。

    靠丑吸引人的不是好廣告

    今年夏天,絕味鴨脖的一則廣告刷了屏,但效果褒貶不一。靠丑成功吸引注意力的廣告是成功嗎?

    我不認為,我甚至認為這是對審美能力弱的一種掩蓋。丑就是丑,品牌多一個丑的標簽就少一個美譽度標簽。

    你以為那些看了丑廣告的消費者就會成為你的顧客?NO,看客和用戶中間還差好幾條街呢。

    我打個比方,鳳姐也能吸引眼球,可大家還是愿意為林志玲買單是不是?

    成為第一勝過做得更好

    一位餐飲老板今年的重要戰略,叫“大樹底下不長草”,具體方法是精準“逼死”區域內緊跟他的小品牌,讓自己成為品類老大。

    在沒有老大的時候,大家還能你分一塊肉,我喝幾口湯,可一旦老大出現并且很強勢,小弟們連個骨頭恐怕都啃不上

    這讓我想到定位大師,杰克·特勞特的《22條經典商規》,其中有一條領先定律:成為第一勝過做得更好。意思是,在潛在顧客心智中先入為主,要比讓顧客相信你的產品優于該領域的首創品牌容易的多。

    每一個品類猶如一個賽道,每一個跨界者都想成為賽道的頭部選手。抓住品類品牌化機會的方法分兩種:1、發現一個好品類;2、創造一個新品類。

    整編:茜妮

    文中觀點來自《秦朝餐見》,這里可以看到更多——

    《餐飲老司機告訴你:在做決策時,常識才最靠譜!》

    《餐飲業大洗牌:這4個機會抓不住,三年后可能就沒了……》

    《這個秘訣,可能會讓你的客單價翻幾倍!》

    《抓眼球的“丑廣告”是好廣告嗎?絕味鴨脖給我們上了一課》《對話吳曉波:網紅餐飲能紅多久?排隊就好嗎?競爭拼什么?》

    《秦朝餐見》

    (戳上方藍字了解)

    內參CEO秦朝的音頻專欄

    100期親手打磨音頻節目

    參加秦朝飯局、沙龍活動

    一起學習互動、獲得VIP專屬禮品獎品

    馬上訂閱

    也可點擊閱讀原文”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茜妮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餐飲人不易“黑”店當道

    多胞胎方法論餐廳排班深圳餐飲

    廣州餐飲|外賣污染論彩泥獲投資

    星巴克選址大法|火鍋神器餐廳品控手冊

    “失重餐廳”黑科技|餐企賣月餅巴奴玩快閃

    5年從0到10億|外賣菜單探訪海底撈后廚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969.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0月3日 08:00
    下一篇 2017年10月3日 14:2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