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廳升級“陷阱”:從蒼蠅館到精品店,為什么生意反而不如以前?

    也 可 點 擊 文 末閱 讀 原 文報 名入 營

    第 1369 期

    商業世界有頗多“怪象”。比如,你看到很多生意火爆的餐廳,店面全新升級后,生意反而不如以前了。

    北京一位網紅餐館的老板,眼下就正在經歷這樣的煩惱。

    “升級死”到底是為什么?老店升級應該警惕哪些“陷阱”?這位老板的復盤,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餐飲老板內參張伯禹 發自北京

    01

    一位網紅餐館老板的煩惱:

    新店開到三里屯,可生意沒老店好了

    在北京,提起張媽媽川味館,喜歡川菜的人大都知道。從安定門一家小小的門店開始,7張桌子,百十平米,以純正川菜口味和性價比吸引了諸多食客,最火的時候日均翻臺20多次。之后的交道口店和金臺路店高峰期來就餐的隊伍能排5-6米。這幾家胡同里的“蒼蠅館”,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店。

    半年前,老板肖蕭做出了一個決定,不再甘心于做胡同里的“蒼蠅館”,要將張媽媽這個品牌深耕,裂變出精品店。

    因此,她將張媽媽川味館的第一家精品店開在了北京最潮最繁華的商圈——三里屯。

    面積變大了,裝修精良了,食客的就餐體驗也提升了。可是,肖蕭卻發現,精品店的生意沒有老店那么好了。

    來看看,升級前的蒼蠅館和升級后的精品店的基本情況直觀對比:

    這到底是為什么?

    02

    復盤:這些“升級坑”你踩了嗎?

    精品店的生意不如預期,讓下大力氣做“品牌升級”的肖蕭一度很挫敗。為此,她靜下心來復盤反思,剖析了其中的原因。

    1

    選址:一流商圈三流位置,慎進

    精品店選址在三里屯路甲7號,位于比利時大使館對面,雖說在三里屯,但遠離三里屯核心商圈。周遭沒有其他餐飲業態的襯托,人流相對較少,平時經過很難發現,而且停車不方便。

    “當初我們只是想找一個安靜的環境提升逼格,沒想到連老顧客找到這個地方都要費很大工夫,只能說在一流商圈選了一個三流位置。”

    2

    引流:老顧客離得遠,新顧客沒跟上

    張媽媽特色川味館之所以能火,靠的是老顧客的口碑營銷,老顧客占客流很大比例。很多老朋友告訴肖蕭,新店離住的地方太遠,只能趁周末過來,平時消費還是集中在胡同里的老店。而三里屯商圈的年輕人還沒被吸引到店里,短時間內出現客流“斷檔”的情況。

    3

    設計:裝修“不習慣”,動線有問題

    “大眾點評上,很多顧客說,喜歡以前木桌木椅的中式用餐環境,吃著川菜比較有感覺。現在改成偏西式的裝修風格,坐在沙發上吃川菜感覺不太搭調。”肖蕭說,升級初衷是提升消費者的用餐體驗,但有老顧客不習慣。當然,也有人對“聽著爵士樂吃川菜”表示喜歡。

    如果說裝修風格因個人喜好而異,在動線設計上則存在“硬傷”。從一樓到二樓的螺旋式樓梯被顧客吐槽太陡,孩子上下比較危險。二樓顧客需要自己下樓挑選缽缽雞的食材,盛放食材的冷柜偏偏放在廚房的出餐口和樓梯拐角交叉的地方。

    這一點,無疑影響了顧客體驗,也影響了服務員的上菜效率。

    4

    客單價:客單提高40%,二次篩選客人

    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看法。之前老店的客單價為45元—55元,精品店的客單價提高為70~80元。因為精品店的成本走高,客單價水漲船高,但性價比較之同區域同類型的餐館還是很高的。

    肖蕭認為,雖然擋住了一部分價格敏感型的熟客,但這一塊可以通過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來改善。

    5

    產品:SKU增加了,但顧客并不買賬

    精品店保留了之前的核心菜品,同時加入了老店沒有的特色川菜,但顧客來了以后還是盯著傳統的幾道特色菜。其實新增加的藿香魚、芙蓉雞片都是老四川特有的菜品,市場上很難吃到,但這部分菜品宣傳不到位,沒有攻克顧客的“心智”。

    6

    服務:用蒼蠅館的水準做精品店

    因為是精品店,相應的服務就要進一步提升檔次。不過因為開店時間較短,培訓力度上不去,有消費者提出服務還是沒有到位。比如有顧客在抽煙,服務員沒有提出勸阻建議。

    7

    管理:食材更考究了,但浪費多了、效率低了

    精品店對食材進行了升級,但也造成了原材料浪費。缽缽雞用料比較講究,取材都是菜的核心部分,大部分菜葉都會被摘除;臘肉和其他肉品的邊角料有時被廚師剔除……原材料的浪費,也導致了精品店利潤的下降。同時,對食材的考究制作也降低了出餐速度。

    肖蕭對內參君表示,雖然有些硬傷無法避免,但她會針對上述問題逐一做優化,同時把原產地的油、臘肉等“好食材、正宗味”告訴年輕消費者,吸引更多的新顧客到店來。

    03

    結語:比升級硬件更重要的,是升級系統思維

    其實,張媽媽特色川味館面臨的“煩惱”并不是個案——

    南京的順心拉面館,優點是量大實惠,但升級后的店面逼格比較高,以至于原有的食客表示“不敢進”了;

    中部某知名粥品牌,新開副牌店面形象堪比桃園眷村,產品更是沒得說,然而門可羅雀;

    鄭州知名土豆粉品牌“姐弟倆”店面升級后,風格偏向了“極簡工業風”,還把店開進商場,但以前的一些顧客似乎也不買賬了;

    ……

    這些餐飲品牌的共性是:門店升級后,生意反而不好了。

    難道升級是個錯?當然不是。店面升級是品牌成長必經之路,如果遭遇“升級劫”,一定是升級過程中,運營系統的某個環節出了問題。

    深究上面幾個案例:

    順心拉面館升級后遭遇的問題,在方大同胡辣湯創始人康長喜看來,是店面風格和拉面品類及品牌一貫平民化的調性不搭;新創粥品牌遭遇的尷尬,一位餐飲老炮一針見血指出,是選址存在硬傷,高逼格的店和周圍的低端消費不匹配;土豆粉品牌,有顧客反映,產品過于“工業化”,失了老味道……

    總而言之,“升級劫”可能是選址有硬傷,可能是調性有偏差,可能是產品有變化……歸根結底,問題不是出在升級本身,而是出在新店運營。

    對于老板而言,能夠主動升級店面固然是件好事,但比升級位置、升級門頭、升級裝修、升級菜單等“硬件”更重要的,是先升級自己的系統思維。畢竟,如今餐飲業的比拼,早已不是口味好就能一招鮮吃遍天,而是綜合系統實力。

    145年歷史,全球最著名商學院之一

    法國里昂商學院&餐飲老板內參聯手打造

    新餐飲、新零售、產業定制課程

    中日法美四個國家三十位導師

    立即掃碼入營

    也可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報名入營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李新洲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開店基因論|餐飲業出不了BAT|超級爆品

    單品經營風險|向快招學什么|漢堡定價術

    商場餐飲陣亡報告|創業者死法|重新認識外賣

    外賣小火鍋|草根小吃店|餐飲報告解讀版

    小確幸上海閉店|餐廳安全清單|老板曬田間地頭照

    洗碗定成敗|西貝麥香村|商學院心得

    永輝人才戰略|樂凱撒人才超配|小龍蝦斷供追蹤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0504.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10日 07:26
    下一篇 2017年8月10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