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可 點 擊 文 末 閱 讀 原 文 訂 閱
第 1292 期
自建中央廚房,曾在國內餐企掀起一番風潮,但也很快被驗證在大多數企業不適用——成了“拖油瓶”。(相關閱讀:從日本回來,我為什么攔著你別跳中央廚房這個坑?)
但今天要講的這個案例,從第一家店開始就自建中央廚房,從40平方到4萬平方,不但沒變成拖累,反而逐漸發展成為服務小南國、慶豐等大牌餐企的主力業務,并由此進軍供應鏈和團餐市場。
自建中央廚房中90%人都會掉的坑,這家傳統餐企是怎么躲開并做成優勢的?
”
■餐飲老板內參|虎萌發自蘇州
1
????|第1大坑:成本坑|
成本必須實實在在省出來
▼
從第一家店開始,江蘇水天堂集團就自建了40平方的中央廚房。身為董事長,當時梅潤身和大多數人想的一樣,只是為了把廚房的準備工作在一個空間集中操作完成。
其實,在這個階段,很多經營者沒有搞清楚,中央廚房其實是不同于門店的獨立存在,從產品到管理都需要新建,其成本也不亞于新開一家門店,甚至更高。
建成后,與當初的單純想法對比就會發現,往往事與愿違。因為建造耗費的各項成本比實際使用價值高很多。如果把中央廚房的費用單列出來,完全是在虧本運營。不少企業就跌在了這第一個成本負擔的坑里。
但梅潤身及時想通了這個問題,較早明確了中央廚房存在的必需條件——中央廚房的成本必須從門店里實實在在省出來。
比如,需要熬制9個小時的濃縮雞湯,門店制作費時、費工、費燃氣,中央廚房統一熬制后裝袋,運送到門店后兌20%的水就能立刻使用。
再比如松鼠桂魚,中央廚房負責把桂魚殺好、改刀,制作好配料汁,然后凍起來。門店接到后只需經過油炸、澆上汁就行。“借助集中加工,能讓每個普通員工都做得出大廚水準的產品”。
通過集中加工,減少門店對技術力量的依賴,從而提高門店的人效、坪效。
2
????|第2個坑:利潤坑|
半數菜品“半成品化”,向門店要效率和利潤
▼
很多品牌自建央廚,但央廚的出品和門店的成品之間并沒有效銜接。央廚運營耗費的各項費用最后都還是由門店的利潤來支撐,這種情況下,央廚不僅沒有給門店帶來節省,反而成為企業花錢的一大窟窿。(相關閱讀:流水3000萬卻幾乎不賺錢,我這一年的利潤都去哪了?)
這一點,水天堂銜接得特別好,央廚為門店帶來的效率和利潤是實實在在能看到的。
2016年3月份,水天堂裁掉了170多個人,梅潤身說,品牌連鎖化發展后,為了滿足連鎖門店的需求,他相應地擴大了中央廚房的規模和產能。
這以后,中餐門店廚師從100多個人減少至不到40人,西餐門店廚師從40多人減少到最低9個人。而且西餐的傳統廚房改為了全用電的開放廚房,廚房面積也從100平方壓縮到了70平方。
中央廚房不只配送加工后的半成品,門店所有的調配料、物料也做統一配送。“我們70多家門店都沒有倉管、采購,這兩個崗位按每個人月工資3500元計算,每個月就節省了差不多50萬元”。
梅潤身表示,另一方面,統一采購也提高了議價能力,供應鏈方面的成本也有大幅節省。
現在,水天堂的菜單上有中西餐品共78道菜,而中央廚房加工的半成品數量有近200種,西餐產品有85%是半成品配送,中餐門店和團餐的半成品配送也均占45%。
3
????|第3大坑:產能過剩坑|
先有訂單再加產能
▼
出于研發、操作或品牌擴張等各種需求,中央廚房似乎要具備一定規模才成型。投入大、規模大,隨之而來的就是產能過剩。很多餐企都掌握不好央廚產能與門店發展規模、速度完全匹配的節奏。
由于做中央廚房起步較早,自建央廚的風潮刮起之時,水天堂就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參觀、交流的同行。不少同行在溝通經驗時看中了產品:你們央廚里做的蘇式熏魚和其他特色蘇幫菜能否給我們供一些?
但根據相關規定,中央廚房只能供給內部門店,不可對外銷售,于是梅潤身產生了建立食品廠的想法,把水天堂的一些爆款產品工業化量產,銷售給餐飲同行。
從一個訂單到幾十上百個長期合作的餐企,水天堂在訂單增量中逐步又增加了央廚和食品廠的面積。 “得先有訂單再擴產能”,梅潤身很看重擴張速度,看不到利潤絕不盲目擴張。
由幾百平方、幾千平方的中央廚房,做到如今4萬平方的食品廠,水天堂把業務延伸到了供應鏈。
如今,水天堂食品廠的熏魚等產品,已經銷售到小南國、東方餃子王、嘉禾一品等企業。小鮮肉酥餅銷售到慶豐包子鋪。
4
????|第4大坑:模式坑|
隔行發展不如跨界合作
▼
2012年餐飲市場出現變化時,傳統的中式大餐飲面臨轉型升級,水天堂的運營模式也面臨調整。但好在它的中央廚房起步較早,也很好地提升了門店的人效,從而在門店節省出來一支技術力量,單獨成立了一個團隊,當時選中了做團餐的方向。
2013年8月,團餐項目拿到了蘇州工業園區的第一份訂單。把酒店菜品帶進食堂,把美食廣場模式引入餐廳,在當時屬于領先模式的團餐項目逐漸發展成了水天堂主力項目。
雖然同在餐飲體系,門店、中央廚房、團餐、外賣卻各有各的跑道,玩法各有千秋。雖然有了技術、有經驗、有地域資源,但術業有專攻,隔行如隔山。
梅潤身介紹,不久前,水天堂團餐事業部剛剛和團餐知名品牌——北京千喜鶴合作成立了“千喜水天堂”合資公司,雙方集合各自優勢,進軍江浙滬皖團餐市場。因為,用自己的相對劣勢與專業團餐企業搶地盤,不如聯手合作。
就這樣,由中央廚房衍生出的團餐、食品廠業務,成為這家傳統中式大餐飲起家企業的重要業務和發展方向。
比起很多餐企中央廚房“拖油瓶”的尷尬現狀,這個案例,可以給我們啟發:1.不管做什么,都要回到商業的本質:賺錢;2.換一條新賽道,也許路更寬。
數據是經營的儀表盤
關注《2017中國餐飲報告》
小白少走彎路
大牌洞見趨勢
阿里、騰訊、華為都在看
長按識別上圖二維碼訂閱
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喜茶之后是誰|魯班張更名|品牌“大字報” 小龍蝦報告|開業營銷|放棄小而美 餐飲4機會|商圈考察記|甜鮮超越麻辣 烤串怎么做|賣啥啥火|降價的學問 日本菜晉級|58騙子集中營|火車餐市場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