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圖片或閱讀原文,立即報名
這幾日,內參君發了一條朋友圈:
“12月27日,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可口可樂在線揭秘打造’全民爆款’的思路”
一位餐友評論道:
“聽了也學不會。”
于是,內參君今天就要來聊一下:餐飲企業應該向可口可樂學習啥。
如今的消費者好像人人都是“川劇的變臉表演藝術家”,千人千面,一人千面。如何抓住消費者是每個品牌都“鬧心”的問題。“我覺得‘大眾’不是一個偽命題。從骨子里來講,普羅大眾的根本需求是一致的,改變的是在普世價值上一層的個性化需求表達。”可口可樂大中華及韓國區市場營銷副總裁魯秀瓊認為。做市場營銷的人還是需要去反思,什么是變,什么是不變。“what其實是不變的,包括深入人心的洞察、品牌獨一無二的優勢、走心的故事,但是how在今天這個時間節點當中,其實是有非常大改變的。”可口可樂如今是“倒過來思考”——到底有哪些消費者,他們的心路歷程分別是怎么樣的,品牌跟他們溝通要產生的情感共鳴是什么,在不同階段要做什么不一樣的事情。打造“全民爆款”產品取決于三大因素:第一,是不是能夠找到普世價值,第二,是不是有能力以點帶面,從個性化需求開始以滾雪球的方式給帶動起來,最后,需要有一點運氣。可口可樂層出不窮的“瓶身營銷”可以算得上是頗為經典的案例。比如,最早推出的“Share a Coke”的昵稱瓶,背后是可口可樂對于獨生子女一代的“獨而不孤”的洞察。“對于當時(2013年)中國的消費者來講,他們其實有兩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一個是社交媒體的虛擬人格化,另一個就是獨而不孤的社交需求。”因此,可口可樂通過“昵稱瓶”的虛擬名字,展現年輕人社交標簽的個性,同時鼓勵互動。之后還持續推出了“音樂手環瓶”、“密語瓶”、“城市罐”、“歌詞罐”等。面對消費者口味的轉變,可口可樂在中華區找到了全新的增長方程式:向全品類轉型,要構建起覆蓋消費者生活的龐大飲料組合。可口可樂做的第一件事,是將旗下產品清楚地劃分為三類:探險者品牌、挑戰者品牌和領導者品牌。它們將相對應地采取不一樣的商業模式。經營領導者品牌的方式是高舉高打,正確地鋪貨到該鋪的地方,然后需要找到圈層中的“共性洞察”,去做“個性化表達”。比如我們熟知的經典產品:可口可樂、雪碧等。經營探索者品牌的核心是“找準痛點”:針對不同的特定的消費群體的真正“痛點”,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包裝、溝通、渠道布置和營銷方式。比如解決“(佛系)養生痛點”的純悅神纖水。挑戰者品牌則更多的是通過創新都是能找到市場空白點,相對于你的競爭對手的領導品牌是一個突破。比如他們對“茶飲”發起了挑戰:淳茶舍等。一方面在不斷拓展旗下的產品組合,但另一方面也在不停地淘汰“僵尸品牌”,將資源重新分配給那些能夠帶來最高回報的品牌。在中國,可口可樂對于新品的考核和淘汰沒有一個嚴格的時間表,但會有非常清晰的業績目標,包括單店銷售等。“如果沒有到達的話,就要去看產生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需要改善。”全球最大軟飲料公司可口可樂到底一年在中國賣出多少飲料?2018年的數字是373億元人民幣。這個數字背后,是這家巨頭公司對消費者的深刻洞察、對產品運營的精準布局和管理。也正是餐飲企業應該向可口可樂學習的點。可能你即使到創業的終點也無法賺到373億元,但你會因此比去年賺得更多些,比別人賺得更快些,增長的路走得更長些,穿越周期的姿態比別人更從容些。12月27日,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可口可樂在線揭秘打造‘全民爆款’的思路,期待你的到來。
海底撈|星巴克|西貝|喜家德
王品|巴奴|香天下|57度湘
撈王鍋物料理|喜茶|奈雪的茶
茶顏悅色|吉祥餛飩|大龍燚
小龍坎|集漁|蜀大俠|哥老官
Costco|格朗合|曼玲粥|食之秘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2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