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7-11能成為便利店翹楚?給餐飲老板的一些建議!

    節時,一張調侃7-11的朋友圈讓人看了若有所思:“應該給 7-11 發一張‘敬業福’。”

    仿佛全世界只有 7-11 仍在營業

    去年曾經一度興起廣大群眾熱議的“餐飲零售化”、“零售餐飲化”,讓很多餐飲老板開始重新審視便利店,便利店也逐漸開始成為快餐品牌的競爭對手。

    7-11 作為便利店行業翹楚,并霸占龍頭位子多年,必是成為很多餐飲老板學習的榜樣。

    7-11 其實起源于美國,1973 年,伊藤洋華堂與美國南方公司簽訂特許加盟協議,獲得日本經營權,后來日本 7-11 收購了美國 7-11 。

    當時大型商超風生水起,把小型便利店逼入絕境。伊藤洋華堂內部幾乎沒人看好這種加盟便利店的模式,只有一個人力排眾議,最終說服董事會引進 7-11 。

    這個人便是:鈴木敏文。

    鈴木敏文結合自身 40 多年的零售經驗,出版了兩本自述——《零售的哲學》和《零售心理戰》。這兩本書為“窺探” 7-11 經營哲學的廣大“學者打開了”一扇門。

    鈴木敏文:敢做和肯做

    說到 7-11 的“經營圣經”,不妨先來說說 7-11 帝國締造者鈴木敏文,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

    他的身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敢做和肯做。

    他過去對商品流通業沒什么興趣,也曾認為這項工作不適合自己。“誤打誤撞”進入這個行業后,他并沒有退縮,在他的價值觀里,無論發生什么都要認真對待,這就是他認為的工作真諦。

    執掌 7-11 時,鈴木敏文提出了很多大膽的想法并且不斷沖突阻礙,實現落地:成立戰后第一家新銀行,開創代收公共事業費服務,推出自有產品等等。

    追溯到很久以前,鈴木敏文小時候性格內向、膽小,老師課上提問,他即便知道答案,也瞻前顧后,看到別人都舉手后才怯生生跟著舉手。中學時,他為了克服怯場參加了學校辯論隊練習口才。

    他的職業生涯從 1956 年大學畢業加入東京出版販賣公司開始,30 歲左右加入伊藤洋華堂,后者是 7-11 事業的開始。

    在東京出版販賣公司,他曾任職的崗位中,有兩個對他的職業發展產生很大影響。

    7-11 創始人鈴木敏文

    一個是在科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任務是收集和分析各類出版物的數量,讀者需求等,既要做讀者訪談,又要整理數據,于是他掌握了統計學和心理學。

    他說,“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我錘煉出一雙不會盲目輕信數據的眼睛,能在第一時間捕捉數據出現的細微變化,并深層次地思考變化的原因。”

    從這里,我們可以窺探出日后 7-11 “單品管理”策略的影子,堅持重復“假設—執行—驗證”的路徑。

    一線員工也能參與訂貨

    簡單來說,就是把門店訂貨權下放至一線員工,由他們對第二天商品的銷售情況進行預判及訂貨。在進行單品管理時必須關注關聯產品,比如旅游旺季增加飯團時要注意增加飲料。

    統計學背景讓鈴木敏文對數據格外敏感,1982 年,7-11 成了日本第一家引進 POS 系統的公司。

    另一個對鈴木敏文產生巨大影響的工作,則是宣傳部擔任《新刊新聞》的編輯。《新刊新聞》以新書目錄為中心,工具屬性較重,鈴木敏文希望把它改編成充滿趣味性讀物,但上司不同意,反倒是隔壁企策部主任對他的這個想法感到有趣,并代他傳達給社長,最后鈴木敏文如愿獲得了董事會上介紹方案的機會。

    作為方案提出者,鈴木敏文一個人承擔了包括策劃、編輯、撰稿等多項職責,《新·新刊新聞》最終得以問世。改版后,雜志發行量從 5000 冊逐漸增至 13 萬冊。

    做內容的能力一直貫穿鈴木敏文的職業生涯。

    《四季報》是 7-11 控股集團的季度宣傳刊物,他每次都會為這本刊物,訪談各行各業的著名人士,這個習慣延續了 20 多年,訪談嘉賓達 80 多人。

    而《零售的哲學》《零售心理戰》等自述書籍,也是他內容能力的驗證

    7-11 經營哲學:

    站在顧客角度,而不是替顧客著想

    不論是《零售的哲學》還是《零售心理戰》,鈴木敏文一直都在反復強調的一個經營方針:

    靈活應對變化,貫徹基本原則。

    不要為顧客著想,而是要站在顧客角度思考。

    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類段子,“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我冷”,站在你的角度替對方著想和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來想,是不同的事。

    比如某基金會曾經為受虐兒童制作了一個公益廣告牌,這個廣告牌的秘密在于,不同角度看到的成像不同。

    成人看到的是這樣的:

    而身高 1.35m 以下的兒童看到的是這樣的:

    試想,如果只為對方著想,做個人人可見的廣告牌,那有暴力傾向的家長一定會變得警惕,不讓孩子接近。

    回到 7-11,同樣一件商品,返利 5% 和返利 10% ,哪個對消費者更有吸引力?如果理性經濟人來選擇,毫無疑問后者更有吸引力。

    然而事實,卻不一定如此。因為這個假設,忽略掉了人性,并沒有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

    1997 年,日本政府把消費稅稅率從 3% 調整至 5% 后,消費市場變得冷清。鈴木敏文提出開展“返還 5% 消費稅”的促銷活動,那時候即使為產品貼上 10% – 20% 的促銷標簽也無濟于事,但返稅活動卻得到消費者的熱烈支持,7-11當年營業額同比上年增長了 60% 。

    對消費者而言,生活籠罩在稅點增高的陰霾里,返稅活動正好為他們抵消了稅點增高帶來的支出,同時也照顧到了他們的情緒。

    ——如何才能做到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

    鈴木敏文給出的答案很簡單:任何人離開工作,都是一名普通的消費者。只要回歸平常的生活,就不難領會消費者的內心。

    后記

    《零售的哲學》《零售心理戰》的豆瓣評分分別是:8.1 和 7.6 。

    它們講了同一件事:7-11 創始人鈴木敏文對商業的思考,對“便利店”的底層理解和戰略決策。兩本書的內容互為補充,也難免有重合。

    7-11創始人的自述書籍

    從《零售的哲學》的序里開始,鈴木敏文就開始強調,”讀懂世間的變化“的重要性,在他看來,7-11 所處在一個專門應對變化的行業,讀懂變化并做出恰當的反應至關重要。

    背后所指是問題意識和思維力,前者指能經常主動研究現行的工作模式是不是處于最優的狀態,后者代表了深層次挖掘事物本質的能力。

    這兩本書提供了認識 7-11 的另一個角度——經營者角色

    7-11 的經營方針:靈活應對變化,貫徹基本原則。鈴木敏文用了很多案例詮釋他對這句話的理解,包括 7-11 為什么要成立銀行,為什么采取密集開店策略等等。

    我們可以從中窺探,他對7-11 的定位,對行業的理解。

    文章來源:掌柜攻略

    End

    延伸閱讀-商家大閱兵:

    休閑創意類|中式餐飲類|火鍋燒烤類

    延伸閱讀-會員營銷實戰:

    閨蜜鮮森|牛炙烤肉|湘廚飯店|皇牛壹號|南粵乳鴿|潮德阿水|蠔之味2|胖小廚|太康姐弟倆|小麥町2|過鍋癮|Amy越南餐廳|新悅茶餐廳|遇見烤魚4|大牛火鍋|蠔之味1|遇見烤魚3|小麥町|巴人火鍋|春潤四季|花椒遇見辣椒2|恩典榴蓮披薩|小雞部落2|遇見烤魚2|額爾敦傳統涮|海鄰家|潮小棧|銘咖咖啡|花椒遇見辣椒1|小雞部落1|遇見烤魚1|香家火鍋|牛人日誌|

    延伸閱讀-城市論壇:

    天津|廣州|深圳|北京|上海|趙子坤|哈楠|左飛林|許捷|鄭德安|李政羲|顧亮|呂強1|呂強2|金勇|許戰海|趙志強|周建祥|鶴九|遲煥濤|黃成鋒|何鑫

    延伸閱讀-百城合伙人:

    西安|沈陽|南昌|石家莊|成都|蘇州|杭州|長沙|鄭州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排隊網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576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4月2日 20:45
    下一篇 2018年4月2日 21:0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