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是一個餐飲品牌實現自我升華的必經之路

    07.11.2019



    導讀一個品牌,從流行走向經典,從小眾走向大眾,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它對這個社會是否創造了有意義的價值。

    導語

    本文2243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后細讀


    01

    “沉迷”公益的麥當勞
    1.麥當勞叔叔之家
    11月2日,由麥當勞中國主辦、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公益支持的第六屆“為愛麥跑”活動2019年最后一站在廣州塔下舉行。
    約三千名小朋友及其家長穿上親子裝、紅白襪,小手拉大手完成了這項親子跑步活動。
    ▲“為愛麥跑”廣州站現場(圖片來源:小食代)
    這已經不是麥當勞第一次舉辦“為愛麥跑”的活動了。
    2014年,麥當勞首次舉辦“為愛麥跑”,旨在通過健康親子跑活動,同時為“麥當勞叔叔之家”的日常運營和未來建設籌款。
    繼福州站首發后,北京、成都、沈陽、杭州、武漢、蘇州、大連、上海、哈爾濱、濟南、深圳、南京、南寧、天津、廣州陸續“發令起跑”。
    今年的參加城市總數、報名參跑總人數創下了歷年來的新高。報名參跑總人數從2014年的8000名攀升至今年的4.5萬名。
    麥當勞今天在一份通報中透露,六年來,累計有超過20萬名跑者參與,愛心跑里程將累計達到58萬公里,“相當于圍繞赤道14圈”。
    這也是麥當勞在中國打造品牌力和增強與家庭消費者情感連接的最新嘗試——不僅能讓孩子享受跑步運動,以及結束后參與嘉年華游戲的樂趣,還能教會小朋友助人為樂,同時增進親子感情,相信會讓不少“大小朋友”們心動。
    更重要的是,“為愛麥跑”活動也為“麥當勞叔叔之家”籌集了建設經費。
    每位參與愛心親子跑的跑者,需要交50元報名費,大部分會用于助力“麥當勞叔叔之家”的建設和運營。
    據麥當勞透露,今年“為愛麥跑”活動僅報名費募集的金額就近110萬元。
    “麥當勞叔叔之家”指的的麥當勞旗下的全球性公益項目,成立于1984年,一直以來都持續關注兒童福利與健康。

    ▲麥當勞叔叔之家logo(圖片來源:麥當勞官網)
    據介紹,麥當勞叔叔之家設有舒適的家庭客房以及功能完備的廚房、洗衣房、用餐區以及兒童活動室等公共空間和便利設施。
    當孩子在醫院接受治療時,家長可以入住“麥當勞叔叔之家”,方便為孩子提供照顧和陪伴。
    在中國,麥當勞2006年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合作創立“中國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過去8年來累計捐贈的現金及物資超過3,000多萬元,全額資助了超過200名來自偏遠地區的先心病患兒完成手術,為更多中國兒童與家庭提供關愛。
    2.快樂兒童餐日
    除了為愛麥跑,麥當勞叔叔之家在阿根廷還舉辦過一個“快樂兒童餐日”。
    從2017年起,每年的11月10日,消費者每買一個巨無霸,麥當勞就會捐出2美元用來幫助癌癥兒童的治療。
    而且這一活動還讓一直以來與麥當勞相愛相殺的老對頭,漢堡王蹭了熱點,他們推出了一個“一日無皇堡”。
    ▲“一日無皇堡”活動宣傳海報(海報上交握的雙手正象征著麥當勞叔叔之家的logo)
    在這一天,全阿根廷的107家漢堡王餐廳將在這天暫停售賣經典皇堡,還呼吁人們主動去麥當勞買巨無霸。
    甚至漢堡王的工作人員還會打扮成漢堡王的吉祥物,大搖大擺地走進麥當勞的門店,主動買一個巨無霸漢堡。
    ▲漢堡王吉祥物在麥當勞門店
    這一舉動成功讓麥當勞的“快樂兒童餐日”進一步得到了擴散,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到麥當勞的公益事業。
     02
    餐飲品牌的公益之路
    其實不止麥當勞熱衷于做公益做慈善,不少餐飲品牌都曾參與到公益事業的建設中去。而且大家對公益的貢獻也是多方位多手法的。
    比如西貝莜面村曾經分別買下在《舌尖1》、《舌尖2》中出現的黃饃饃以及張爺爺空心面。
    雖然這里面有借勢營銷的嫌疑,但我們也得承認,西貝此舉一來傳承了“瀕危”的食品制造技術;二來也成功幫助傳統手工藝者成功擺脫了貧困。
    在更早一些的2012年,“劉一手火鍋”的創始人劉松曾創建了一個全新的助殘品牌——“劉一手心火鍋”。
    該品牌旨在幫助殘疾人士擺脫困境,扶殘創業。店里專門聘請聾啞人士為服務員,為其提供技能培訓與就業安排。
    在“劉一手心火鍋”店里,每張桌子上都安裝了感應呼叫器,用餐顧客如有服務需求,按動感應器便可聯系到店里手帶感應表的“天使”服務員前來服務。
    此外,顧客還可以舉起桌子上的愛心牌,呼叫經過的服務員。在服務過程中,“天使”服務員們會使用隨身攜帶的筆和本子與顧客實現溝通。
    而就在前不久,成都牽腸掛肚市井火鍋與山一國際電影展進行了合作,該電影展為中國首個也是唯一官方國家級國際女性電影節。
    該影展倡導女性去獨立追求自我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和諧共生,鼓勵新時代獨立女性創新創業、自立自強。
    這與牽腸掛肚創始人藍幕晴的個人經歷不謀而合,她是打心底里認為推動山一國際電影展,能夠為女性創業者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牽腸掛肚市井火鍋創始人藍幕晴在山一國際電影展現場
     03
    公益,是曝光,更是升華
    一個品牌,從流行走向經典,從小眾走向大眾,最重要的一點,就在于它對這個社會是否創造了有意義的價值。
    人們常常以李嘉誠和馬云為典型,來分別代表商人和企業家。
    前者是哪里有錢,就往哪里去,靠壟斷別人的路,來鋪自己的路;
    后者是哪里需要服務,就到哪里去,靠幫別人鋪路,來成就自己的路。
    李嘉誠有一句名言:“不賺最后一個銅板。”
    馬云也有一句名言:“我要改變世界。”
    不賺最后一個銅板,是為了以后源源不斷的利益獲取,而改變世界,是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我們也的確親眼見證到,李嘉誠幾乎壟斷了香港大半的商業、地產、零售等行業;
    而阿里巴巴則在過去十年里改變了中國人的購物方式,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更改變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今天,依然有不計其數的中小微企業依靠阿里龐大的電商平臺運營和生存。
    對品牌而言,做公益、做慈善,就是在創造品牌之外的價值。
    這些價值外溢,既能為品牌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也能幫助品牌提升自我格局,完成品牌的自我升華。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講述了一位身在波蘭的的德國商人辛德勒,在二戰時雇傭了1100多名猶太人到他的工廠工作,并消耗自己的資產,幫助他們逃過被屠殺的劫數。
    在影片臨近結尾處,辛德勒向妻子哭訴自己本可以救更多人。
    但妻子只是摟著他,讓他看那些劫后余生的猶太人,對他說,因為你已經有一千一百人活了下來,看看他們,當你挽救了一條生命就等于挽救了全世界,世世代代都會記得你的所作所為。

    你覺得餐飲品牌有必要做公益嗎?

    在評論區嘮嘮唄~

    本文作者:小白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微信:bidu0001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點這里!點這里!點這里!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人必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6155.html

    (0)
    上一篇 2019年11月7日
    下一篇 2019年11月7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