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日繼續為大家帶來丁一老師的餐飲真知。
即使沒有“國八條”的約束,大型傳統酒樓也會逐漸走向式微。主要有三個原因:
1
餐廳的消費半徑逐年縮短。
以餐廳為圓心,如果以某個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面或扇面,能夠覆蓋餐廳80%的客源,那么,這個距離就是這家餐廳的消費半徑。由于全國城鎮化,人口越來越涌堵,隨著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時間越來越緊張,而飯口時往往也是交流高峰時刻,因此,每家餐廳的消費半徑也越來越短,導致大中型傳統餐廳的客源越來越少。
2
競爭加劇。
新餐廳越來越多,導致客源被分流越來越明顯。
3
成本費用上升。
導致大中型餐廳的人力成本的返銷成本因客流減少而無法有效轉嫁。
傳統大中型餐廳與時代趨勢背道而馳,本來就很艱難,“國八條”的出臺,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這些餐廳就沒有出路了嗎?
有。共有五條。
第一條出路
第一條出路是向人情消費集中。
餐飲市場一共有七種消費類型:商情消費(商務宴請)、戀情消費、人情消費(紅白喜宴)、親情消費(家庭聚餐)、友情消費(同學同事朋友聚餐)、閑情消費(休閑旅游農家樂)、生理消費(快餐外賣食堂)。
傳統大中型餐廳只有搶占人情消費這個市場,才有可能活下來,否則,只會越活越艱難。如果要向人情消費市場轉移,與賓館酒店餐飲相比,社會餐飲先天居于劣勢。除非是當地老字號,已經成功擠占了這個市場,否則,成功的難度極大。
第二條出路
第二條出路是特色化。
所謂特色化,就是圍繞某個核心菜品(比如招牌菜),重組少部分菜品,從傳統大中型酒樓變身為特色小微餐廳,走上連鎖發展之路。這樣,既能保留傳統中餐的精髓,又能有效避免成本費用高的缺點。近幾年市場上大熱的所謂單品餐廳,其實質就是特色餐飲。
第三條出路
第三條出路是快餐化。
所謂快餐化,其實質是把中餐中的傳統小吃單獨進行改造升級,發展成為獨立的餐廳,走上連鎖發展之路。大中型傳統餐廳,如果聚焦于某個核心菜品,就是特色化,如果聚集于小吃,就是快餐化。
第四條出路
第四條出路就是開辟第二餐飲市場。
第二餐飲市場是指以互聯網外賣為主的虛擬餐廳,把現有餐廳當成生產加工基地,有沒有增加推銷成本的前提下,無形當中將餐廳的消費半徑擴大,突破餐廳物理空間的限制,相當于在擴大餐廳面積的同時,還降低了餐廳的成本費用。同時,近幾年,餐廳門店的營收全面下降,但是,互聯網外賣卻高速增長速度,這個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
第五條出路
第五條出路就是食品工業化。
將食材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進入流通市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餐飲老字號的競爭力全線下滑,大部分被民營餐廳擠到了墻角,一些早已被市場淘汰。剩下的基本上都走上了食品工業化之路,以圖自救,有些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總之,傳統餐飲已經走到一個十字路口,如不早尋生路,那么,最終會自嘗苦果。
版權說明:丁一原創文章,歡迎收藏和轉發。轉載須征得本文作者(微信號:qq408811859)同意,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本文已由丁一授權天財商龍發布,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注明出處和作者。
上一篇:餐謀天下(連載52):單品戰略的致命缺陷
-往期精彩內容 點擊圖片查看-
-往期專欄回顧 點擊文字查看- 2017餐飲第一關鍵詞|菜品結構功能|餐廳核心問題 菜品結構設計1|菜品結構設計2|菜品結構設計3 開源首問“吃什么?”|餐飲營銷天條|連鎖餐飲評判標準 品牌架構概述|顧客購買模式|顧客思維模式
原創文章,作者:天財商龍智慧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