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同質化?
對中餐來說,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是發展趨勢,而這些的前提則是標準化。標準化的成效尚未顯現,卻被貼上同質化的標簽。于是,餐飲企業面對同質化日趨嚴重的當下,再加上,對于很難于從菜品特色中建立自己的品牌競爭力的擔憂,讓不少餐飲人對標準化的道路望而卻步。餐飲業尋求標準化的目標真的舉步維艱了嗎?
信息化不能標準化?
“互聯網+”如今發展得如火如荼,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改造可以說一刻都不停息。餐飲人無不蓄勢待發,想要分得市場的一杯甜羹。這時,突然提起“標準化”,似乎在告訴大家,還沒跑起來的還是減慢腳步為好?
帶著以上兩點疑問,天財商龍2016餐飲信息化論壇,特邀望湘園(上海)餐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副總監葉明,聽葉總是如何為您破局的!
Q:作為國內餐飲的知名品牌,請談談望湘園管理中的獨到之處,以及采用這些管理的措施單和出發點,讓我們更明白我們的客戶想要什么?
A:望湘園15年成為餐飲百強企業,布局分布12個城市,共涉及85家分店,公司旗下經營著中餐廳、休閑快餐共五個品牌,分別為:望湘園、旺池川菜、百春原、鮮時速、漫湘小館,今年還會有2個新品牌的誕生。
講到望湘園的特色,我認為是標準化管理。達到標準化需要很多因素來支撐,食材標準化、配方標準化、流程規范化、運營數據化,等等。對于制作管理中的“鹽少許”、“油少許”,這樣的說辭是無法實現標準化的。因為無法實現復制,跑冒滴漏的現象便隨之產生,望湘園在這方面花費了很多精力。
舉個例子,100斤的魚,具體包含多少條、每一條魚頭和魚身的比例是怎樣的,都要有詳細的標準和界定。此外,如果想要實現流程標準化,依照以往用火燒飯的方式,外加每位廚師烹調技藝的區別影響,這樣,要實現標準化也是非常難的。那我們通過自己的研發團隊,用電替代用火,打造“無火廚房”的模式,通過對烹調時間的把控,實現標準化就成為很容易的事情了。
通過十幾年的經營,我們總結出標準化管理是企業縱深發展的必然選擇。
Q:望湘園作為天財商龍自主平板點餐使用客戶,經過一年的時間,從一家店到所有店面的系統上線,是什么因素讓您決定全面上線我們的系統的?
A: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相比過去,到一家餐廳就餐時,對點餐員的稱呼逐漸在發生變化,從 “服務員,我要點餐”,到“服務員,麻煩點餐”,這一過程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點餐員越來越繁忙,與此同時,響應服務的時間也在隨之加長。忙不過來成為餐廳經營的一大痛點。與此同時,還要面對餐飲企業人工成本越來越高,招工越來越難的問題,管理似乎也遇到了難以挑戰的瓶頸。
就目前情況來看,望湘園擁有4000多名員工,每年的招工量以千為單位逐年增長。面對管理難題,面對難以承受的用工成本開支,這讓管理層不得不在思考,到底什么方法既能實現降低成本的同時,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呢?于是,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實現減人工的目的,平板點餐的上線讓餐廳真正獲益。
簡單從數據上來看,使用平板點餐的成單率高達92%,大大降低餐廳用餐高峰期人員不足的壓力。成本上,目前能夠實現每家店省去2名點菜員,全國以80家門店計算,即共減少160名,每位每月薪酬開支2500元,全年可為餐廳剩下的費用便清晰可見了!
當然,望湘園管理的成功之處除了標準化與信息化,要說的點還有很多!大家總是想要把成功的要點一一擺在面前,解剖、分析、學習,然后尋找相似點,像積分公式一樣,嵌套在自己的運營管理中。一句話,學得會的每一點都很珍貴!
原創文章,作者:天商財龍,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1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