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升級等于什么? 餐飲老板應該怎么做?

    最近幾年人人都在喊的“消費升級”到底是什么?一個流行的答案是: 消費者正在買越來越貴的東西。而奇才君比較認可的是,消費升級一個關鍵的邏輯:生活方式改變,人們更愿意獎勵自己。

    01

    消費升級:從炫耀到犒勞自己

    青山資本副總裁李倩,在最近的分享會上介紹,她認為消費升級分為兩輪:改革開放以后和互聯網改革開放以后。

    第一輪消費升級以炫耀性消費、過量滿足自己的消費為主,比如當時流行的段子“如果我有了錢我就買兩輛寶馬,一輛在前面開道另一輛在后面防護,而我就在中間騎自行車。”

    第二輪消費升級是在近幾年互聯網改革開放之后,人們的想法變成了:“我想犒勞自己,我想吃點好的。”

    李叫獸在他的消費升級文章中寫到:“這次消費升級真正的機會,并不是奢侈品消費的增加,而是高檔品消費的增加。奢侈品與這次消費升級真正的機會‘高檔品’的區別是:奢侈品是劃分階級的需要,而高檔品是努力工作的饋贈。”
    比如同樣是iPhone7,在一些人眼里,購買iPhone是為了區分階級,讓別人覺得“我買得起你買不起”或者“我有品位你沒有”,以讓自己融入某個群體并且離開某個群體(顯得不屌絲),這個時候,iPhone就是奢侈品。

    而在另一些人眼里,攢幾個月的錢買iPhone7,是為了質量、性能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比如對蘋果文化的認同感),是對自己努力工作的獎勵。

    (圖:品牌花點時間的每周鮮花預定,也是消費升級)

    02

    消費升級的背后

    那么這個消費升級,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變了?答案是生活方式變了

    不管是做餐飲,還是其他行業,我們一定要了解整個社會生活方式發生了什么變化,不然永遠都在追,為什么他們給學生發券了、用了點餐機……我們十年前不這樣,甚至我們去年都不是這樣。”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的生活方式,餐飲不僅僅是吃喝,更代表著整個中國的生活方式。餐飲最后要做的是跟國人生活方式暗合的東西。

    03

    怎么應用到餐飲?

    最近工作很給力,吃頓好的獎勵下自己;

    要減肥?吃完這頓大餐再開始;

    最近學習或者工作很累,吃頓好的獎勵下自己;

    心情郁悶了,就獎勵自己去和家人、朋友們大吃一頓;

    戀愛紀念日?我們去吃大餐吧

    中國作為餐飲大國,國人不管紅白喜事首先想到的都是吃,不管什么都要獎勵自己,吃點好的。即便是對于快餐也是如此:過去對快餐的需求就是快和便宜,而現在的快餐:一個人在休閑快餐店,點幾個菜,休息一會兒,也是正常現象。

    那么怎么應用到品牌里呢?我們可以看看三元水餃的案例,他們打出了“吃點好的,很有必要”的廣告語,就很好地抓住了消費者“獎勵自己”的心理。查詢2016年六月份全國重點市場速凍水餃單品銷售排名,在全國大部分省市,三全水餃的銷量都牢牢占據第一、第二名位置。

    味全每日C則升級了產品包裝,在外盒上,味全印上了一些元氣滿滿鼓舞人心的標語,例如“加班辛苦了”、“素顏”、“你愛你自己”、“夜貓子”,借此吸引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注意。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深夜十一點,路上只剩飛奔的出租空車和暗黃路燈,在這陌生的城市里,只有街角那家便利店像座燈塔一樣指引著剛下班的你,當緩緩地挪到飲料貨架前,不經意的瞥了一眼,卻發現了這么一行字——加班辛苦了,什么感覺?”

    消費者不缺錢,缺的是一個心安理得花錢的理由。

    今年味全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有望超過20億元。

    04

    給餐飲品牌的建議

    1、內容升級

    第一,要精品化;

    在之前的人們的觀念里,認真工作、努力賺錢養家是應該做的,他們鮮少會有“獎勵自己”的動機和行為。可是作為新一代消費觀念,“獎勵自己”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消費動機。而且,這個動機并不會因為收入水平的不同而不同,無論每個月收入多少,他們都希望“獎勵自己”,都希望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品質高高的、感覺棒棒的。

    也就是在近期,出現了“花式秀早餐”、“美美的運動內衣”、“多肉植物”這些以前完全不會流行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恰恰承載了新一代后對于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第二,差異化;

    羅胖曾經用“鄙視鏈”來形容這種人性深處的東西。比如說,看英劇的看不起看美劇的,看美劇的看不起看日劇的,看日劇的看不起看韓劇的,看韓劇的看不起看港劇的,看港劇的又看不起看大陸劇的。

    我們已經度過了那個吃不飽肚子、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消費已不只是買一個東西那么簡單的了,除了實實在在拿到手的東西,還需要身份的認同、群體的歸屬感、無與倫比的體驗等等。

    就比如局氣創始人韓桐創建的另外一個品牌“8號苑”,進餐廳要憑借身份證,只有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人才能進餐廳用餐,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餐廳經常排隊,甚至還有非80生人的消費者抱著僥幸心理想去嘗鮮。

    十個模板告訴大家如何套出差異化,1)低價 2)便捷性(我能不能幫消費者省去它不必要的時間?) 3)可達性 4)理想自我 5)性能 6)高端 7)無風險 8)定制化 9)新穎性 10)過程體驗

    第三,新審美化;

    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獨特的審美觀,年輕人的審美已經和長輩們完全不同了。拿表情包比例,80/90后的表情包特點是“蠢萌賤”,而長輩們常用的表情包則完全是另一種畫風。那么,如果品牌的目標人群是年輕一代,那么內容就應當符合新審美;如果目標人群是廣場舞阿姨們,那就需要符合阿姨們的審美。

    2、渠道升級

    第一,處處皆渠道;用你的好奇心去發現新的渠道、不常見的渠道。以前,說到“渠道”,就會立刻想到電視、報紙、地鐵、飛機場、電梯等常見的渠道。可是,今天,所有你的目標用戶群會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摸到的地方,都是渠道。如果可以發現了一個新的渠道、不常見的渠道,那么相應的獲客成本會大大降低。

    滴滴在創業時期,曾經買不起公交站臺的廣告牌,雇來兩個工人在路邊抬著,這費用明顯比廣告牌的價格要低,又達到了同樣的效果。

    第二,性價比優先;

    選擇一個渠道,必須先從3個方面進行衡量:

    a.這個渠道覆蓋多少你的目標用戶?

    b. 這個渠道的獲客成本多高?

    c. 進入這個渠道的難易程度如何?優先選擇進入難度低、獲客成本低且覆蓋用戶量大的渠道。

    推薦閱讀:這么多免費的網絡營銷推廣工具可以吸客到店,為何您卻不用?

    第三,觀察其他品牌的渠道;

    思考這個渠道是否有效,是否可以被借鑒。比如說乘地鐵、乘飛機時,可以分析那些投放在不同位置、不同形式的廣告,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無效的,如果你做,會如何改進?這樣多思考多分析,有助于你自己品牌的渠道選擇。

    第四,記住一個規律:“高投入高回報、低投入零回報、零投入有回報”。

    如果你一年只有12萬元預算,你是每個月花1萬,還是一下子花10萬?

    小紅書是女孩子熟悉的跨境電商平臺,它的躥紅幾乎就在一周之內,它就是集中時間段高投入獲得了高回報。

    如果它每個月花一點點錢、投一點點,那么幾乎就看不到什么水花了。

    不過,極端一些,干脆零投入,想一些特別的方法和渠道,反而會有回報。最常見的故事,是小米當初沒有一分錢營銷費用,就潛伏在各個論壇發帖、拉人,最終找到了100個發燒友,從而做起來的。

    1/商家必懂的十大消費者心理!

    2/這么多免費引流工具,您為何不用?

    3/餐飲品牌應將互聯網作為常態化的推廣工具

    4/很久以前、東來順的翻臺率提升神器,竟然是它

    5/如何準確判斷客戶類型,抓住不同消費人群需求?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美團大學餐飲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4765.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0月31日 22:17
    下一篇 2016年10月31日 23:1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