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白,微信:amy_minmin80
聆聽,是一種美德!
哈哈,這是在說我嘛!
很多時候,
當我們不了解、不理解的時候,
不要冒然評判,
或許你會收獲人生的另一種驚喜!
我想一個懂得先聆聽的人,更多的是別人會對他有個好印象,至少不會太差,哈哈。
寫這一篇文章,是小白爭取了跟黃太吉創始人赫老板一次十幾分鐘的單聊,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我聽他說!
赫老板愿意花一點點時間跟我聊天,真誠的指引我,小白覺得很幸運了。但我更覺得這個十幾分鐘,是因為我在二年前就認識了赫老大,是余校長帶著我來北京才認識并聆聽了他們的對話,不過每次就聽赫老大一直講,很過癮!
沒有過多的交集,但我也聆聽了好幾次余校長與赫老大的對話了,然后也去上海聽過赫老板的外星人專場,當然在一些會場也聽過幾次他的演講。不管外面如何評價赫老大,但每次我見著的都是一個很有親和力的人,所以我才敢講說”赫老大,我們聊幾句吧”!
前奏說了一堆,我們聊了什么呢?
先講講我自己——從現象到本質的維度提升。
現象:
我發現因為歷史和時代原因,有一小部分人對菜單的理解還停留在以往的技術排版設計上,所以對于小白來說也算是一個挑戰,因為我從一開始給自己的定位就是菜單品牌定位設計,這個意義在于,到目前為止是不接單純的設計層面的菜單的。
本質:
我的這個定位就是從菜單的現象到本質的維度提升,菜單不是排版、不是產品羅列,菜單設計稿是現象、是呈現,菜單的本質是一家餐廳的戰略與品牌策劃,這里總結三點:
①菜單是一家餐廳的盈利模式
② 菜單是一家餐廳的品牌表達
③ 菜單是一家餐廳的無聲推銷
下面的書本里也驗證了,菜單是餐飲經營的起點,也是核心內容!
餐飲的出發門檻看似不高,入了才知道水有多深,如何更好的建立起餐廳的贏利模型,你知道從何處有效出發了,我想你對餐飲的認知、對品牌的建設也會提高更多。
赫老板的黃太吉已經是美食平臺了,那么平臺APP顯然他是一家集合店,是一個超級美食大賣場。
如何檢索?
如何讓消費者便利的找到自己思考路徑里的美食?
如何在設計功能和設計美感上提升用戶體驗?
如何讓用戶能夠鏈接、互動、樂于分享?
一個個問題迎面而來!當一個個類似平臺都開始競爭,我們的差異化定位又如何突顯,從消費客群、發展目標到定位、定性,到視覺的一致化調性呈現。這是我在聊完天后思考的問題!
顯然外賣APP他就是一個內容超繁雜的大菜單!而這個大菜單里面的每一個商家又是一個小菜單。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即要考慮橫向寬度 ,又有縱向深度。
大菜單就是我們的外賣APP,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去考量呢?
首先是兩端客戶:
B端商家
如果把外賣APP當作是一個超級大shoppingmall,那么商家就是我們這個mall的租戶。因為賣場是需要靠租金和廣告位等等產生一定收益的,那么其實在設置上只要有位置,版式有固定和適當調整,商家根據品類和一些其它設置檢索就可以。
C端消費者
這個應該是APP更注重的一端,因為我們是買單的人!
買單的消費者除了考慮在商品上的價格因素,更多的是我們的體驗!APP也一樣需要思考自身定位和目標客群,不過目前這類外賣APP都是面對大眾,解決三頓之憂!
不管是美團、百度還是餓了么,在頁面設置上相對大同小意,換個名字也不一定能看出來到底是誰家APP。
這個時候,我們就特別需要思考定位的差異化及設計感,視覺即體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后思考用戶在吃飯前的搜索習慣和想法,比如:
① 想吃什么具體的產品、品牌
② 不知道想吃什么
③ 我是一個人吃還是跟小伙伴一起吃
④ 看看有哪些活動、優惠
⑤ 還有沒有一些新鮮推薦和特殊場景來滿足不同的卻有合并大概率需求
。。。
當然現在大體上都能知道哪家離我多少距離、多少時間能送達,甚至送到哪兒了都有顯示,都是貼心的告知。
APP如果說負責讓消費者能有更好的體驗,如節約時間流暢搜索到自己想要的,視覺感觀的舒服,那么每一個被搜索到的商家如何能夠吸引消費者停留、買產品,這就要看商家的產品和各項指標設置能力了。
前兩天我在外賣平臺上連續訂了幾次餐,發現拿我自己的選擇來講,
一是看這家品牌名我是否認識,不認識的完全心里沒底,挺擔心訂的不好吃后悔的;
二是看這家品牌是否能一眼識別是做什么產品的,或者說是擅長什么產品,這樣讓我覺得聚焦做一個產品相對會做的好一些,產品越多越不聚焦的,再次不太敢訂;
三是看這家品牌的分類是否異于分辨;
四是看這家產品的視覺形象;
五是看這家產品的評價如何!
哈哈,發現吃個飯有時候還是得搜一段時間的,找到一家還比較滿意的,似乎有一種小小的欣喜。
讓我們來看看他家的小菜單吧。
菜品分類:較少,一頁一目了然,主要根據招牌、場景和口味做的分類,每個類別里的產品也不是特別多,一般在6-7個。
產品結構:主品很聚焦,主打牛肉、牛腩飯,搭配鹵味和涼菜,三個點心和酒水飲料(稍多了點),整體上還是比較明了。
視覺形象:除了LOGO品牌名特別小之外,其它的對比很多商家已經做的非常好了。照片拍攝的精度比較高,雖不能說拍的構圖等等有多好,但在這么小的范圍內把照片完整呈現同時清晰度比較高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每個產品都打上自家的LOGO,品牌傳播在于點滴匯聚!
最后吃到的體驗也是可以的,點的牛腩飯,兩個塑料盒,飯菜分離,還用一個標準的帶自家形象的盒子裝好在里面。
吃的口感也不錯,是這種我吃過一次愿意或者是敢推薦給身邊朋友吃的這種,的確推薦成功,余校長也點了一份品嘗了下!同時當天吃完我在朋友圈也發了,好多朋友就問我哪家!
目前好像在商品簡介這一塊,就是文字寫上是什么產品,并沒有食品圖片展示,不知道是APP的設置沒開通還是商家沒放呢!總之這是一個缺失,尤其對產品價格高的,這一點上好好表現一下會更好!
哈哈,至于赫老板跟我聊了什么,不外乎外賣平臺的菜單設置,希望能夠幫助黃太吉或是更多的商家能夠把菜單做好。當然更讓我佩服的是赫老板的發散思維,知識結構的豐富性與高維度,讓我覺得菜單完全可以整成一個學問,一個高深的學問!謝謝!
再次謝謝給我鼓勵、幫助和引導的朋友!
–尊重原創,轉發請帶王小白公眾號–
原創文章,作者:門頭戰略余奕宏,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7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