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成功的餐飲品類就那么一些,而開辟新的品類是一個極其勞心勞力的過程,需要讓消費者接受,并且適應新的產品品類等。所以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餐企都會選擇已經獲得大眾認可的餐食來做為自己的發展主業。
但是這就造成了大多數餐飲都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漩渦之中,可能你可以獲得一些收益,但如果沒有拿出什么新的東西出來,很容易就陷入增長匱乏的困境之中。
例如,同樣是火鍋,想要得到好的服務,你就會想起海底撈;想要吃毛肚,就會選擇巴奴毛肚火鍋;一個人吃火鍋時,就會想起呷哺呷哺小火鍋。
在同一類別下,通過市場細分,這幾個品牌都有明確的產品定位,同其他品牌產生了差異化,因此才獲得成功。
中國是個大市場,在巨大的人口基數下,即使小眾的餐飲品類也可以獲得很好的收益,并且競爭壓力也小。但是也是因為小眾餐飲的原因,所以雖然能成功開起來,但是成長的空間卻有限。
如何解決這個進退兩難的問題呢?學會給品牌、產品貼上差異化的標簽就顯的非常重要了。
現如今的消費型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消費模式。最終消費會走向個性化消費,想贏得顧客的心,必須打造自身餐飲品牌的獨特“個性”。
為什么現在各大流量明星們都在追求人設這個東西,這是因為現在的消費者就喜歡這一套,當人們消費一個明星的時候,不只是在消費這個明星本身,更是在消費這個明星所打造的人設。套用在餐廳身上就是打造自身獨特的標簽,以此來吸引、滿足對應顧客的需求。
為什么流量明星們明明沒什么演技,但卻可以獲得觀眾們的青睞,是因為這些明星們打造的人設滿足了粉絲的幻想,比如暖男的人設吸引了那些想要獲得男性照顧的小女生,又比如學霸、高知人設,滿足了那些對富有能量、學識高深的人的想象。又比如霸道總裁人設,滿足了涉世未深的小女生對強者的崇拜和推崇。好比有個性的餐飲品牌,總是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消費者。
人設就是在貼標簽,每個人都是復雜多面的,不會有人是只表現出一種特質的。但特質太多就會容易找不到重點,找不到重點,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尤其是對一家餐飲企業來講。對于這點可以參考一下目前貼標簽貼的十分成功的幾個餐企。
比如海底撈火鍋,一提到他就是服務第一,有多么多么好。而海底撈本身也在不斷的加深服務這個標簽的影響力。從最長用到的美甲、擦鞋服務,到換拖鞋、換絲襪服務,還有等餐區精致的小零食、免費照片打印,海底撈的服務正在變得越來越多。而人們對海底撈的認知也在不斷強化買就是服務。
星巴克,現在依然是中國最能打的咖啡品牌,沒有之一,特別是國產咖啡暴雷之后。
星巴克的標簽就是第三空間、小資情調,這在當年是一個很火的概念,尤其受到廣大女性朋友的青睞。即使現在,朋友兩人出去,最長去的地方之一也依然有星巴克的一席之地,從各種各樣的宣傳標語,到環境整體的風格都一直在保持著這樣一份小資的情調。
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革,標簽的特色一直都在改變,光憑著一個標簽是無法長久的一直站在頂峰的。這點從哈根達斯的遭遇就可以發現。
“品牌老化是不論大品牌或連鎖品牌在成長發展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哈根達斯如此回應,“我們希望建立一個與這些年輕消費者有共鳴的品牌價值,從而贏得他們的認同和喜愛,達到品牌年輕化的目的。我們正在嘗試從金字塔頂端走下來,奢侈品品牌如今的定義發生了改變。”
哈根達斯的變化從廣告語開始。“愛她,就帶她去哈根達斯”不復存在,它被“讓每天都不凡(Everyday Made Extraordinary)”取代——后者突出消費者的自我能動性,在女權意識覺醒的時代,也避免了矮化、物化女性的嫌疑。
哈根達斯作為一款冰淇淋產品,曾經備受青睞,愛她就帶她吃哈根達斯,是曾經哈根達斯成功的秘訣,但是經過了這么多年,產品不曾改變、標簽改變不算成功的哈根達斯,已經失去了自己的顧客。
對于餐廳來說,餐品的口味是基礎,是一家餐廳留住客人的最有效方法,但是,餐廳的爆款是最容易被抄襲、被模仿的。
所以,餐飲人在確定餐廳主打菜的時候,可以將菜品研發工作交給專業人士,在細分領域獨樹一幟,促使消費者重復消費。
隨著人們生活的改善,消費者對于餐品的顏值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餐廳的菜品不僅要有好味道,同時也要兼備顏值。
其實,貼標簽就是形成差異化的一個方法,讓顧客記住你的與眾不同。
貼標簽不是只給品牌、產品貼,還是給顧客貼,因為貼標簽的目的就是與顧客對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你不能讓一個素食主義者,被你的“肉食”標簽所吸引不是嗎?
我們把給顧客貼標簽換個說法,用給顧客戴帽子作為區分。有時候標簽貼的好,卻戴錯了帽子,是否引起負面效果的。
可口可樂的一款產品叫做“零度可樂”,這款可樂是無糖可樂。因為大家認為和普通可樂會發胖,所以可口可樂公司用“無糖和減肥”來宣傳這款可樂,但是收效甚微。
經過調查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喝可樂的消費者不愿意被戴上“胖子”的帽子,哪怕知道喝可樂可能會變胖,哪怕是有點胖,也沒有人愿意被貼上胖子的標簽。如果可口可樂把減肥改成健康,效果會不會更出色呢?
如果只把餐飲店當作解決溫飽的地方,那是無法做出更好的創新。吃飯的目的,或是為了談生意,或是為了聚會,或是為了談戀愛,不同的人物,身處同一個場景,對于空間就有不同的需求。
若把吃飯當成拍一部話劇,這些就是劇本,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構建出符合劇本要求的場景,設計出人物所需要的道具,讓演員,也就是我們的消費者充分融入其中,至少能有一個標簽可以讓消費者記住,你就比競爭對手領先了一步。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本文來源:老劉聊餐飲、網絡
作者:佚名;圖:網絡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多云轉晴;侵刪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6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