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場景創新就是在火鍋店各種復古還原嗎?
其實還可以有稻田鍋、水中鍋、星空火鍋,甚至螢火蟲主題的火鍋場景。
你以為投資一家火鍋店,回本時間是越短越好嗎?
其實不然,計劃18個月回本比10個月回本更賺錢,結果更理想。
今天(21日),成都品牌游第一天,香天下和皇三爺給學員們分享了滿滿干貨,餐見君跟你同步一些精華,也是我的“學習筆記”。
游學第一天行程?輕松愜意中學習精進?
場景為什么為王?究竟能為品牌帶來什么?
學員們在香天下K160列車餐廳前合影
香天下的分享給餐見君最深刻的感受是:啊?場景營銷還能這么玩?
誰能想到火爆成都的列車餐廳,月租低到可忽略不計?在場景創新上除了還原過去式,還可以和生態相結合,做稻田鍋、水中鍋、螢火蟲為題的“火鍋山”?
場景營銷已經成為產品同質化的當下,品牌脫穎而出的“核武器”。
一家餐廳是否能開業即火,觀察第一波嘗鮮者的反應就可以做出判斷,他/她是否會主動拍照,形成裂變傳播。
學員們體驗香天下K160列車餐廳
香天下營銷總祖宛玲說,場景創新要脫穎而出,就得創新出與別家不同的創意特點,迎合年輕人的味覺、視覺,讓門店自帶網紅屬性。
緊抓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和特點,比如年輕人喜歡分享,熱衷打卡,其實無形中也替商家進行了宣傳。
就像香天下K160,位于成都二仙橋公園內,車廂是真實的火鍋車廂改造,完全按照ins風打造,隨手一拍都是大片,吸引年輕人排隊打卡,知名度很快破圈。
而且這家店房租低到想不到,因為走的“社區合伙模式”,是香天下和成華區聯合打造的,香天下全權運營管理,屬于在公園里做餐飲,得到有一定的扶持。
天天爆滿,房租還基本上忽略不計,這樣的店給我們什么啟發呢?可以說,品類和定位不再是商業競爭的決定性要素,場景才是。
學員們聽品牌分享
香天下還在籌備“天府炊煙”的生態火鍋項目,可以在稻田中吃火鍋,欣賞四季不同風景;在河邊吃火鍋,河里的黃辣丁現捕、現殺、直接入鍋;有農場可以玩采摘,現摘現吃;還有公園、民宿……
幾乎消費者可以吃喝玩樂一條龍。這個項目的設計理念就是生態人文、創意農業相結合。
甚至未來還會有螢火蟲主題的“火鍋山”。
還有一個觀點,餐見君印象挺深的,“所有行業都是娛樂行業,用游戲化的思維做玩具化的產品開發。”
很多時候人們喜歡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所處的場景,以及場景中自己浸潤的情感。
未來消費進入“買櫝還珠”的全新體驗模式,場景體驗超越商品本身,成為付費依據。
雖然香天下做的這些場景創新看起來是有資本實力才能玩得起的,但這種做場景創新的思路還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新視角,非常值得同行借鑒。
什么才是極致性價比?如何讓顧客感知價值感?
疫情后,什么樣的門店生意恢復得更好?今天,皇三爺火鍋給了我們答案。
主攻社區門店,做極致性價比,開店6年,排隊5年半,雙流10個人中,有7個人都吃過皇三爺 …..這些標簽加起來就是皇三爺。
為什么持續這么多年排隊?今天在現場,創始人黃飛揭開了謎底:“極致性價比”。
但其實極致性價比是一個系統工程,成本、營銷、員工管理等環環相扣。這里只提餐見君感觸最深的3個點。
一、抵用券全單通用,打折幅度逐步提高,但增加的利潤一定還要回饋給消費者
“抵用券全單通用,包括菜品、鍋底和酒水小吃等,而且可以多張累計使用。”
在黃飛看來,設置“有條件”的抵扣券,很影響顧客的就餐體驗,“會讓顧客厭煩”。既然要做營銷,就少些套路、多些真誠,做消費者喜歡的。
在營銷上,黃飛采取階梯式上漲打折力度。
比如剛上美團和大眾點評時,皇三爺門店的優惠是“58元抵扣100元”,半年后調整為68元抵100元,后來逐漸調整為71元、73元、79元。到今年皇三爺成立的第六年,疫情原因,物價上漲,門檻才上漲至83元。
黃飛坦言,什么時候漲價,漲多少都是有技巧的,既要找到一個適合的機會點,又能讓消費者享受物超所值。
“漲價后,如果門店沒什么變化,那客人為什么還要來?”,也就是說,必須給顧客一個必須來店消費的理由。
為此,黃飛把賺到的錢,拿出一部分回饋給顧客,在客人最多的地點做投資,營造價值感。
比如在排隊區域,增加一個負責引導的員工,同時免費提供點心小吃等;比如在衛生間,招聘一個保潔阿姨,負責衛生間的打掃和清理,同時在顧客洗手的時候遞上一張餐巾紙。
所謂有舍才有得,做生意就是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二、消費者對服務最大的感知點是“熱情”,動作是否標準不重要,態度最重要
海底撈式服務,你學不會。
黃飛認為,對于社區門店來說,沒必要對服務標準做嚴格細化,動作標準不標準,慢不慢沒那么要緊,關鍵是服務態度很重要。
比如他要求服務員,無論誰看到客人的時候都必須主動點頭、問好,讓顧客感受到熱情。
員工管理上,每月的15號,是皇三爺門店發工資的日子,為了讓大家更有凝聚力,每月舉行一次員工生日party,增強歸屬感。
還比如,讓員工住的更加舒適,讓員工有更多的獎金去拿,從方方面面去滿足員工的需求。
三、開社區店基本原則:房租高了不做,面積小了不做,三環以內不做
“不進成都三環以內,只在三環外,做下沉,做性價比。”
品牌成立的這6年來,黃飛一直在做聚焦,精準定位:門店面積在500—700平;月房租不能超過4萬;總投資不超過200萬;18個月左右收回成本;客單價不過百。
為了匹配性價比這一核心,黃飛從成本、房租、面積等多個維度進行了門店模型打造。他認為,守住這個基本原則才能復制總店模型,才能排隊,管控過程,最后反而能縮短回本周期。
比如計劃18個月收回成本,一個月就只用賺10萬,經營壓力不那么大的前提下,用自己的節奏去做產品,做服務,在因上努力,自然有好結果。
黃飛舉例說,之前他們曾把門店開到成都的寬窄巷子,核心區,打出“儀式感火鍋開創者”,重裝修,在菜品的名稱和擺盤上凸顯價值感。可一年多的時間就面臨閉店,虧損300多萬。
復盤失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用社區開大店的打法(做性價比),去運營商圈小店,選址、房租成本、經營面積、客單價等跟模型店都不符合。
一個多小時的分享,黃飛對性價比做了更多維度的探討,讓現場所有學員都直呼太干貨。
白天參訪,晚上復盤。
作為此次游學的一大特色—晚課,學員們就白天所見所想進行分享交流。
現場,火鍋餐見特邀導師、中國飯店協會特聘講師馬紅梅,從她的專業視角拆分、剖解品牌邏輯,幫助學員更深刻理解。
一天的燒腦學習已經結束,明天,研學團隊還將繼續餐訪蜀大俠火鍋、食材企業張兵兵牛油 。
每天游學的精華,我們會通過推文及時跟大家同步,敬請期待哦!
往期精選
同質化嚴重的牛油火鍋,下一個增長曲線在哪?
盤點 | 最流行的30種火鍋菜品擺盤,這顏值無敵了!
史上最“土”的6家火鍋店,生意卻爆火!
90后“餐二代”用新招開老店:營收漲20%,會員漲4萬!
火鍋店做好這8個細節,顧客下次還要來
每天流水超4萬,這家火鍋店靠抖音爆紅!
時下全國最火的30家火鍋店,都長什么樣?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0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