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近日,北京部分吉野家門店在早晨期間推出自助早餐,價格定位上與去年就曾高調推出自助早餐的嘉和一品相似,非會員每位18元,會員價每位15元。
從位置來看,推出自助早餐的門店大多位于交通樞紐、寫字樓附近。另外,在吉野家外送小程序“吉食”送上也上線了早餐品類,并且供應時段僅限早餐時段。
早餐市場規模已達8000億
中國有句俗語,早上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上吃的好,由此可見早餐在中國的飲食結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近些年,我國早餐食品行業發展迅速,市場持續擴張,還有國家產業相關政策鼓勵早餐食品產業的發展,預計到2021年,在外食用早餐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人民幣,2016—2021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7.4%。
長久以來,中國的早餐市場由包子、油條、煎餅等霸占天下,路邊攤、街邊小店是最主流的早餐店。直到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企業進入早餐市場,早餐架構終于發生改變。
規模如此巨大的早餐市場,卻從未出現一個標志性企業帶領早餐市場的發展,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千億級的早餐市場
為何無人撬動
01
利潤微薄
早餐與正餐相比,價格略低,毛利少。以豆漿為例,每斤豆可以制作18杯豆漿,每杯豆漿的成本為0.2元,每杯豆漿的售價一般為2.0元。一杯豆漿的利潤僅為1.8元。
但是這其中的成本還并未算機器桌椅成本及租金成本。早高峰時間很少有人為買一份早餐繞一段路,而人群較多的路段租金也會隨之增加。
02
競爭對手增多
除了越來越多的洋快餐進軍早餐行業,不少中式快餐也開啟早餐市場,并且種類更為豐富營養。例如老鄉雞,不斷進行早餐產品的升級,除了普通的包子油條,光粥類就七八種,還有餛飩米餃等。
03
質量參差不齊
早餐市場有規模化的連鎖企業,也有普通的小檔口,而小檔口對產品的安全質量是無法保證的。
他們沒有相對完整的供應鏈,也沒有標準化的質量保證。甚至有些推車式的早餐檔口,為了節省成本選擇劣質的原材料,也影響了消費者身體健康。
餐飲人該如何搶占早餐市場
01
豐富品類,調整產品結構
早餐的精髓就是一個“快”字。對于顧客來說,早餐等待3分鐘已經算很長時間了,豆漿包子類產品之所以成為早餐食品的大勢,也是因為它可以即買即取的特性。
而增加食品的種類,也是早餐市場未來發展的大勢。單一的食品結構早已滿足不了消費者對食品口味與健康的需求,而早餐食品口味的多元化是可以達成的,比如粥類,可以做出白粥、南瓜粥、皮蛋瘦肉粥等等,甚至在人群較為高端的商業區的餐飲店,可以做高端產品例如魚片粥等等,滿足不同人對于產品質量的需求。
02
企業品牌化,完善供應鏈
資料顯示,全國連鎖早餐企業有2000家左右,將企業品牌化、連鎖化則是早餐企業發展的趨勢。
2018年,餐飲連鎖門店的增長率是23%,大餐飲企業發展的越來越快,而小餐飲品牌每年卻以80%的速度在消失,只能說不成為巨頭就得被巨頭吞滅。
早餐是薄利的業態,而品牌化的優勢就是可以規模化發展從而降低成本。早餐品牌化是需要連鎖發展的,但供應鏈是制約中國連鎖餐飲企業發展的最大因素。但只有完整的供應鏈,才可以使早餐標準化,從而提高早餐的出品質量和速度。
03
外賣
受懶人經濟的影響,外賣已成為人們日常需求,所以早餐也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外賣市場的新目標。但是目前,我們登陸外賣平臺可以看到,在“營養早餐”頁面中的200家餐廳,能外賣的僅有20家。
早餐外賣市場現在還是一片待開發的藍海。現在做早餐外賣的商家更多是做全時段、全品類商家,對于早餐來說只做外賣不做堂食是很難盈利的。而現在早餐普遍做外賣都是即時配送,如果我們稍加改變,設置預定配送,也可以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總結
早餐市場潛力是巨大的,雖然已有不少大型餐飲企業下海早餐市場,但真正的龍頭企業還未出現。早餐市場產業鏈已在逐步完善,還需要餐飲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構建更完善的市場生態。
-今日互動-
你心目中的早餐巨頭企業是哪個品牌呢?
歡迎大家進群討論
掃 描 二 維 碼 進 群 學 習 更 多 餐 飲 干 貨 如果您在餐飲店經營中遇到問題 歡迎在群里留言,我們將會為您解答~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智掌柜攜手益劃聯合出品 Powered BY
原創文章,作者:米粒餐學院,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8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