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百度外賣正式更名為“餓了么星選”。正所謂風水流輪轉,誰能想到曾經的“外賣一哥”就這樣徹底從外賣江湖上消失。而取而代之的“餓了么星選”,則是先不正式啟動包括創建高端餐飲外賣平臺在內的戰略升級。 2018年10月15日,百度外賣正式更名“餓了么星選”。 現在,在蘋果應用商店中輸入“百度外賣”,搜索結果直接顯示“餓了么星選”,APP也換上新標識。此外,百度外賣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百度百科均已完成更名。這也就意味著百度外賣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不過針對這次“改名”,不少商家都表示來得太意外,還以為是流氓軟件呢? 馬云干了一件大事:整合百度外賣 10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正式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由餓了么和口碑合并組成。 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王磊將擔任公司總裁,向張勇匯報,并兼任餓了么CEO;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范馳將繼續帶領口碑業務,向王磊匯報。 阿里巴巴表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的成立是阿里巴巴集團完成對大消費領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 就在阿里宣布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后的第三天,其戰略升級就邁出具體第一步,即整合百度外賣,將百度外賣更名為餓了么星選。 “餓了么星選”到底是什么?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餓了么星選是餐飲外賣服務的全面升級,此前百度外賣在高端外賣市場積累了豐富、優質的用戶和商戶資源,餓了么星選會由百度外賣核心團隊和餓了么共同運營,并在阿里生態力量的協同效應下,投入流量、資金、配送人力等資源,打造高端本地生活平臺和千億級即時配送平臺。 餓了么首席執行官王磊介紹,餓了么星選將選用大數據和嚴苛的標準甄選品質餐廳。基于此目標,餓了么星選從平臺上200多萬活躍商家中依據6個維度、5輪篩選、25項考量,甄選“安心”又“好味”的美食。 首先是“安心”,星選商家的食材原料和商戶環境將要經過8層審核。 同時更是“好味”,也將從品牌價值及規模效應、權威認證、人氣指數、服務與口碑等5個維度進行考核,遠到原料采購品牌溯源,近到商戶評價反饋,甚至是其在新聞報道中的內容,都會影響其評選分數。 最終綜合得分前50%的餓了么商家可入圍星選候選,綜合得分前10%的商戶將有機會成為印有星標的星選商戶。 曾經的白領外賣一哥“揮別”外賣江湖 距離餓了么全資收購百度外賣,已過去一年的時間。 百度外賣誕生于2014年5月,定位于中高端白領市場。當時與美團外賣、餓了么形成外賣市場三足鼎立之勢。 由于百度外賣一開始定位白領高端品質外賣,與餓了么、美團等專注校園市場的外賣打出品牌差異,因此迅速搶占市場份額。艾瑞、易觀等第三方機構的數據顯示,白領市場份額占整個外賣市場的六成,遠高于校園的三成。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2015年中國白領人群網絡外賣服務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百度外賣在白領市場的占有率排名第一。 據36氪報道,某外賣平臺高管曾表示,百度外賣在白領市場最高時市場份額達到33%,略超另外兩家。美團外賣副總裁王慧文一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將百度外賣當做美團的最大競爭對手。 期間,百度外賣傳出成功融資的消息: 2015年7月,百度外賣完成2.5億美元A輪融資; 2016年7月,在百度一季度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李彥宏表示百度外賣完成B輪3億美元融資,當時估值達到24億美元。 但與此同時,美團和餓了么也在奮起直追: 美團不僅與大眾點評合并,且從2015年起獲得多輪大額融資,2016年初融資33億美元,由騰訊領投; 餓了么2015年之后也開啟大額融資模式,2016年和2017年分別獲得阿里巴巴兩輪超10億美元融資。 但是面對美團和餓了么的奮起直追,百度外賣卻回避了與他們的正面競爭,沒有費心去搶占市場份額。錯誤的戰略指導,加上團隊混亂、在集團內部地位邊緣化,最終百度外賣市場份額遭遇斷崖式下跌。 2017年8月,百度外賣在此前賣身美團、順豐均告失敗后,最終成功被餓了么收購。不過收購價格僅8億美元,與一年前的24億美元估值相去甚遠。14個月后,百度外賣連名字也失去了,徹底從外賣江湖上消失。 (本文整編自: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經濟網)
·end·
編輯 |小餐
統籌 |夏雨
大家都在看↓↓
(點擊下方圖片/標題即可閱讀)
|差評回復|抖音營銷|外賣滿減
外賣選址|餐廳slogan|外賣包裝
餐飲加盟的坑? |餐廳海報設計
好評回復|菜品定價策略|點餐技巧
【商務/合作咨詢】
微信號:17738144207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5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