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平凡的人可以過不平凡的日子嗎?”
“以前我不信”他說,“現在我信。”
他叫劉光濤,來木屋近4年了。
2016年3月,經老鄉介紹,他成了木屋一份子。
進木屋前,他幾乎對木屋一無所知。“跟著木屋走,老婆、孩子全都有”、“百城千店,有我一份”,這些話很雞血,可是,和他又有啥關系?打份工,吃頓飽飯而已。
當然,他也是有追求的。
畢竟,沒人想一輩子只當個服務員。他計劃在木屋學好燒烤技術,回老家開個燒烤店,閑時和朋友喝酒、擼個串,生活瀟灑自在。
他想得美滋滋,做夢仿佛都是甜的。
可惜,大多時候,夢境都是和現實相反的。
他進了大潤發店的后廚,才深刻體會到什么叫累。
高峰期時,單子一瀉而下,豎起來比他還高,還要分蔬菜、肉類、生的、熟的,配單員要練成“無影手”才忙得過來。上爐的烤師們雙手則像裝了小馬達,上下翻飛不停。至于清洗爐子、淘地溝,想想都酸爽。
每天下班,他都像打了一場仗,身心俱疲。
好吧,反正出來打工都不容易,跑那么遠來深圳,難道來當大爺的嗎?大杯可樂進肚,他說服了自己。
不過,做得越久,他就越覺得憋屈。
天天晚班,工作時間長,他熬了過來,畢竟自己選擇的路,總要承受。
可是,說好的凌晨3點下班呢?很多時候,店里都是凌晨2點半以后才搞衛生、清洗爐子,他往往凌晨4點多才能走。何況,本就奔著學技術回家創業來的,現在似乎差不多了。加上臨近過年,春運擠成狗,車票又貴。于是,2016年底,他提出離職,準備早點歸家。
大潤發的伙伴很舍不得,廚師長鐘添興苦口婆心:“你這一走,那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就算再回來,一切也要從頭來過。”
這話說得好有道理,他留了下來。
打消了離職念頭,他依然找不到激情。
2017年中旬,他考了老A,成了大潤發店后廚的技能擔當。
接下來,他更是覺得沒了動力,過起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日子,成了佛系的“老油條”。
其實,對一家店來說,“老油條”是很可怕的。
從技術上說,“老油條”比很多新人好,如果負責帶訓,沒有起帶頭作用,容易降低團隊活力。
從運營上說,“老油條”對一些事務比較熟悉,但交給他負責,想要突破是沒指望,新人又沒能獨當一面,管理者也是左右為難。
當然,對于這些,他都不是很關心。反正拿多少錢,干多少活嘛,正常工作,按時上、下班,不求有功、只要沒過就行。
直到一次年會,改變了他的想法。
2018年年會,一如既往的熱鬧。
不同的是,站在臺上領獎、拿大紅包、享受眾人羨慕眼光的那些人,他很熟悉。
曾經,他們同期進入木屋,一起挨苦。
現在,別人享受榮譽,他卻只能在臺下默默拍爛手掌。
想到一起來的賀安邦、梁德威、梁耀榮等兄弟都已當上管理組,而自己還是個普通員工,他百感交集,很不是滋味。
都是90后,憑啥我就只能仰望呢?
他決定逆襲!
從那以后,他的心態發生了改變。
以前工作,他為了錢,現在則是為了夢想。
他把店里的每件事都放在心上。盤點、收檔,他會仔細的核對每一項;遇到高峰期,他經常加班,支援后廚;店里不忙時,他會主動學習樓面技能;下班后,他也會留下來學做表、值班、排班等管理知識。
奇怪的是,以前做這些,他總覺得很累,日子枯燥無味;如今,每天忙得飛起,他卻覺到很快樂。
人是有磁場的,你正能量爆棚,別人能感受到。雖然他沒整容,店里的伙伴都覺得他彷如變了一個人。
或許,這就是青春本該有的樣子!
2019年,他拿了6個A,成了店里的拿A專業戶,也成了深圳分公司年度優秀員工。
2019年年會上,他終于如愿以償,走上了領獎臺。
2020年,他寫下夢想清單,向著廚師長的目標邁進。
結束語
“你覺得你最大的改變是什么?”
“學會了相信吧,相信自己,相信大潤發店的伙伴,相信木屋。木屋從我進來的70多家發展到140多家,身邊的伙伴一個個晉升,這不都是夢想實現了嘛?以前我不信,所以沒做好,現在我信了。”
往期好文:
2020年已過了264小時,你的夢想走了幾步?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