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早已白熱化的飲料行業,已經很久沒有看到讓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出現。
但在今年,“咖啡+”似乎讓各大飲料品牌“虎軀一震”,紛紛涉足該領域。但眼看飲品行業旺季就要過去了,從市場的反饋情況看,所有廠家的“咖啡+”產品并沒有展現出當年小茗同學、茶π那樣的井噴態勢,難免有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作為“咖啡+”大戰中的重要力量,飲品巨頭農夫山泉在今年5月搶先推出炭仌碳酸咖啡風味飲料。會玩兒的農夫山泉并沒有向以往那樣按常規操作發布上述新品,而是打出“最高瓜分100萬大獎”的口號,號召消費者來猜測這款氣泡咖啡“炭bing”的名字到底是啥字。顯然,自帶流量的品牌加上足夠新潮概念的產品,炭仌一開始就被世人所期待,僅猜對名字的就有2萬多人。當然,善于“生孩子”的農夫山泉也給大家帶來了新的認知。炭仌摒棄了市場上原有咖啡產品采用的“咖啡+牛奶/奶油+白糖/糖漿”的模式,選用阿拉比卡咖啡豆,經烘培之后低溫萃取咖啡原液,整個過程自烘自萃,在保證了碳酸飲料產品形態的基礎上,又增添了香醇濃郁的咖啡風味。最主要的是,在飲用起來,炭仌沒有咖啡的苦澀感和可樂等普通碳酸飲料的刺激感。憑借“咖啡+氣泡”的新套路,360ml/瓶的終端售價在6.5元/左右,目前,在農夫山泉的京東自營店上,炭仌15瓶裝的價格為79.9元,而在上市之初,炭仌在天貓官方旗艦店的促銷價為15瓶91.7元,即便如此,炭仌的價位依舊遠高于普通的碳酸飲品,當然,這也符合農夫山泉的品牌調性。渠道方面,炭仌除了在線上渠道布局,從5月15日起陸續在北上廣深等6個城市上市,線下鋪貨終端也從高校、便利店向更多終端類型推進。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當然,這也并非農夫山泉首次推出碳酸產品。此前,農夫山泉還推出過農夫汽茶、TOT紅茶和泡泡茶,但最終都未在市場中掀起太大水花。提到碳酸,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兩樂”。作為老牌勁旅,尤其在碳酸飲料持續下滑的頹廢態勢之下,自然不甘農夫山泉在自己的碳酸主場“耀武揚威”。可口可樂CEO在4月下旬的投資者大會上宣布,將在年底于全球25個市場推出可樂咖啡(CokeCoffee),這款新飲料將結合咖啡與碳酸飲料,咖啡因低于咖啡又高于普通可樂。而搶在可樂咖啡之前推出炭仌,不排除是農夫山泉搶占市場先機的主動策略。
即飲豆奶“一哥”,維他奶也在今年五月推出維他奶咖啡大師專享版豆奶,主打零膽固醇、富含植物營養,且低脂無負擔,為咖啡圈帶來煥然一新的健康選擇。
除此之外,乳業巨頭伊利也在今年7月推出圣瑞思咖啡,選用阿拉比卡咖啡豆與新西蘭進口奶源的搭配,包含醇香拿鐵和太妃焦糖風味拿鐵兩種口味。產品規格為270ml/瓶,保質期9個月。并牽手當紅偶像陳立農代言,力圖開辟即飲咖啡的年輕消費群。
而作為核桃乳領軍品牌的養元飲品,也即將推出核桃咖啡乳,該產品名為“腦洞大開”,廣告詞為“腦洞大開,靈感自來”,養元飲品依舊在益智健腦的定位上進行深挖。
其實,“咖啡+”產品也并非什么新概念,娃哈哈早在2006年就推出過非常咖啡可樂。但就目前形勢看,除了雀巢等老牌咖啡勁旅和以星巴克、瑞幸等為代表的線下門店外,幾乎每個月就有一款“咖啡+”產品問世,整個品類市場可謂是“生機勃勃”。很顯然,大家競相涉足咖啡領域,這與咖啡市場的整體增長態勢密不可分。根據國際咖啡組織數據,2017年至2018年度全球咖啡生產總量為1008萬噸,消費總量為990萬噸,全球咖啡市場穩步增長。2018年中國咖啡生豆的消耗量達到22.95萬噸,7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74%,遠超全球2.53%的一般水平,國人年平均咖啡消費杯數為6.2杯,五年時間翻了一番。然而,在快消品領域,品類增長不代表相關的單品也能表現優異。至少,目前的“咖啡+”的單品里,還沒有哪款產品有非常驚艷的表現。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像炭仌這種具有碳酸和咖啡“雙IP”加持的產品,品類紅利肯定是有的,關鍵在于怎么落地。截至目前,農夫山泉炭仌上市三個月以來,其京東自營店的累計評價為1600+,好評率為98%。當然,除了價格因素之外,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產品口感。而對“碳酸+咖啡”的組合帶來的味蕾刺激,大家也是褒貶不一。在知乎論壇上,以“炭仌”為關鍵詞,搜索結果大多也是對炭仌口感的吐槽。
而對于炭仌的鋪貨情況和銷量情況,小編也向農夫相關人士進行了求證,但截止發稿時,并未收到對方的回復。朱丹蓬表示,炭仌的“雙IP”屬性,再加上具有農夫山泉的品牌,應該還是可以的。同類型產品的關鍵在于產品定價,如果定價高端要有資源,如果定價中低端也不好使。而炭仌5-6元的定價偏中高端,最終考究的還是企業的渠道能力,渠道布局能力好,還是很有機會的,如果渠道布局能力差,機會就不大了。目前炭仌的鋪貨工作尚未完全結束,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在廣州當地目前還未看到炭仌的產品。而在小編走訪市場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夫妻小店暫時還未有炭仌出售。當然,我們不能僅依靠兩三個月的市場表現來判斷這些“咖啡+”產品的銷量情況的好壞,畢竟對于一款面向全國市場的產品,這點時間僅產品鋪市都顯得非常緊張。正如西南某經銷商表示,炭仌在當地前期一直處于缺貨狀態,最近剛到貨,尚看不出來其市場表現究竟如何。同時,該經銷商還表示,目前廠家并未對該產品向經銷商提出具體要求,這在農夫山泉強大的渠道掌控力面前還是較為罕見的。而當被問及其個人對炭仌是否看好時,該經銷商并未做出正面回答。不過,眼看著飲料旺季即將結束,“炭仌們”可能還需要更長的時間來證明自己。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宗馥莉談初心:為什么選擇回國,為什么走父親的老路
娃哈哈今夏新勢力來襲,“再創萬有飲力”!
方便面市場“三國殺”
有友食品營收、凈利雙降,休閑肉制品市場不好“泡”了
百家爭鳴的蘇打水市場,誰將成為執牛耳者?
無糖即飲茶“回春”
一年賣出三千萬,經銷商卻悔稱:“把太多資源投在了海底撈!”
凡注明“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