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后回復數字“1”,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作者:JenniferPrince編輯:Wilbur Zhu
圖為巴旦木奶,圖片來源:全景網
英諾華市場洞察(Innova Market Insights,荷蘭,阿納姆)的一份報告顯示,乳品替代飲料全球市值從2010年的74億美元一路飆升,按此趨勢,2018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160億美元,而引領此輪市場增長的公司產品大都用大豆,大麻籽和亞麻籽等作原料,并以此為特色,同時致力于創新研發和設計乳品替代食品和飲料。
據英諾華市場洞察創新總監陸安威廉姆斯(Lu Ann Williams)所述,該類產品市場份額增長的關鍵因素在于消費者對無乳糖、不含乳制品及植物基產品的消費需求——但并不僅僅是出于對過敏的考慮。另外,她還說:“對植物基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和推崇催生了這種有別于傳統乳制品的產品類別。這在飲料品類顯得極為明顯,但在諸如酸奶、冰凍甜點、冰激淋、奶精和奶酪等人造食品中也能看得出來。”
圖為白波食品,圖片來源:webpackaging
根據英諾華報告,2016年乳品替代飲料銷售額占全球乳制品銷售額的7%。此外,全球乳品替代飲料的銷售額較過去5年增長超過兩倍。超過半數的產品是無乳糖產品,還有近40%為植物基產品。達能(巴黎)于2016年收購白波食品(WhiteWave),還有旺旺(上海)將大豆和其它植物基飲料引入其產品類別。中國的乳品替代飲料市場尤其給人希望:預計2010年到2018年間每年復合增長率將達18.7%,市值可以達到67億美元,該復合增長率遠高于美國的10%。
雖然豆類食品和飲料產品依舊風靡,可市場已然擴大到其他植物基食品。“在提供新產品的過程中,我們開始關注到品種愈發增多的非豆類植物基替代食品,包括諸如大米,燕麥,大麥在內的谷物和諸如杏仁、榛子、夏威夷果在內的堅果,以及大麻籽、亞麻籽等稀有產品種類。”威廉姆斯在一次媒體采訪中說到,“一系列復合性口味的產品和不同成分的乳品替代飲料正源源不斷的涌現。與牛奶市場一樣,這種勢頭在時尚風靡的奶咖領域也十分明顯。”
英諾華將在本月于拉斯維加斯召開的美國食品科技展(IFT Food Expo)上發布新的消費者趨勢數據。
“植物驅動增長”(Plant Powered Growth)是英諾華提出的2017年最新潮流之一,這尤其符合部分希望將素食和純素食融入日常飲食習慣的消費者的需求。
提示:*來源:NutritionalOutlook,原文:AlternativeDairyMarkettoReach$16BillionGloballyNextYear,SaysInnovaMarketInsights*編輯:Wilbur(微信:aotokuer)*聯系Mote(微信:motechenfbif)推薦好文。
/ 更多文章 /
最新研究 | 新潮乳品替代飲料或有礙兒童成長
巴旦木奶為代表,乳品替代飲料市場年增長率將超過13%
歐盟宣布純植物基產品禁用乳制品名稱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1”申請加入CEO、營銷、研發、啤酒、包裝、功能性食品、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