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來源:界面新聞
作者:劉雨靜
大品牌面臨挑戰:紙質用具體驗感較差,而塑料用品卻不環保。找到兩全的解決方案還需要時間。過去的幾個月,你或許已經從不少餐飲連鎖停止供應塑料吸管和減少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中感受到——環保減碳已經成為不少品牌的業務重點,諸如星巴克、麥當勞等品牌都已經宣布了近五年減少碳排放方面的目標。上周五,食品飲料巨頭百事也發聲了:品牌宣布,到2025年旗下飲品不可回收的塑料包裝將減少35%,這是品牌在今年6月宣布減少25%不可回收塑料包裝后的再次目標更新。目前百事已經開始更新旗下一些產品的包裝:比如明年起,在美國市場銷售的Aquafina礦泉水和Bubly氣泡水將以鋁罐取代塑料瓶包裝;高端水Lifewtr也將改成可回收的塑料瓶。而目前在美國市場銷售的Naked果汁已經全部由可回收塑料瓶包裝了。
百事也指出,企業推出可回收包裝的做法也受到不同市場環保材料回收再利用能力的限制。由于不同地區的環保回收能力不同,百事無法在不同市場實行同樣的環保包裝策略。“目前在歐洲,可回收材料的回收系統比較成熟,”百事全球食品部門主席Simon Lowden說,“在亞洲則面臨不少挑戰;美國市場介于二者之間。”早前歐盟曾提出一項“限塑”草案,禁止包括棉花棒、吸管、餐具在內的10種等一次性塑料制品,這項草案于今年通過歐盟理事會歐洲委員會的審批,歐盟成員國有兩年時間將其轉變為國家法律,也就是說2021年歐洲將實現全面限塑。因此對于不少餐飲和食品飲料巨頭而言,在歐洲盡快推行可回收包裝便成了當務之急。今年夏天,可口可樂的歐洲裝瓶公司Coca-Cola European Partners(CCEP)便宣布將從2020年起將可口可樂旗下的Honest Tea、Smart water等產品全部換成100%可回收的rPET塑料瓶,據稱這么做能減少西歐地區9920噸的原始塑料需求。星巴克的可回收包裝更新,早前就從部分門店推行的鴨嘴杯蓋和紙吸管開始了。
此外,今年3月起星巴克還在紐約、舊金山、西雅圖、溫哥華和倫敦測試了新的可回收飲料杯——外觀看起來還是普通的星巴克紙杯,但內部有一層可回收塑料薄膜,保證飲料不會接觸到紙杯。消費者將這種新的紙杯丟入可回收垃圾箱,便可以由專業的商用回收公司來回收。這背后的原因是,星巴克當下使用的紙杯其實很少回收——技術上可以達到,但由于現有紙杯內的薄膜很難與紙杯本體分離,如果花費時間將二者分離、再單獨回收紙杯,成本遠高于直接制造新的。而今年6月,麥當勞也在德國小范圍測試了一些食物的無塑料包裝:將麥旋風冰淇淋的紙杯換成華夫餅杯,塑料勺換成木勺,塑料吸管換成紙吸管等等。這項測試也引發了一部分消費者的不滿:麥當勞的紙吸管同樣有當下不少紙吸管的問題——很容易變軟,也有人表示不喜歡木勺的味道。這也是當下不少餐飲公司面臨的環保困境之一——紙質用具有的體驗感較差,而塑料用品卻不環保,在目前技術限制下,找到兩全的解決方案還需要時間。
界面,只服務于獨立思考的人群
長按掃描二維碼,關注界面(wowjiemian)
提示:
*本文經界面(jiemian.com,微信ID:wowjiemian)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Refix推出海水原料功能飲料,哈根達斯推雙層環保包裝,雀巢建嬰兒營養品研發中心丨創新周報
食品行業環保指南:可再生、可替代、可回收,全球食品巨頭如何拯救地球?
20+產品洞察亞洲創新食品趨勢,可持續包裝備受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配料、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