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食經濟(ID:shijj21,轉載已獲得授權)
作者:Sunny
關于人造肉,這是一場全球性的“食物改革”,越來越多的餐飲巨頭加入了這個革命隊伍。據外媒報道,美國時間周二(8月27日),快餐巨頭肯德基將推出首款人造肉產品——“Beyond炸雞”,這是肯德基首次涉足人造肉食品。
據悉,肯德基“Beyond炸雞”包括兩種形式:無骨雞翅或雞塊。
相關報道稱,肯德基以套餐形式推出“Beyond炸雞”產品,共有兩種套餐可供選擇:
一種由6塊或12塊無骨植物雞塊組成,搭配經典的吮指蘸醬,售價分別為6.49美元、8.49美元;另一種6塊或12塊無骨植物雞翅,搭配納什維爾辣醬、布法羅風味醬或蜂蜜燒烤醬,售價分別為6美元、12美元。
據兩家公司聯合發布的新聞通報,“Beyond炸雞”還處于前期測試階段,此次參與“Beyond炸雞”測試的是美國當地的Cobb Parkway門店。當地時間每天早10:30到晚6:30,消費者都可以前往該店試吃肯德基“Beyond炸雞”。
此后,肯德基將根據客戶反饋情況,來決定是否擴大產品試驗范圍,或者在全美門店廣泛推出這一植物雞肉產品。
據外媒報道,beyond meat此前曾在美國日雜超市推出過人造雞肉類產品,但今年初,該公司以“改善配方”為由將此產品下架了。經過改良后,此次肯德基推出的“beyond 炸雞”具有更高的“仿真性”。
據肯德基美國分支的總裁兼首席概念官Kevin Hochman在聲明中的介紹,消費者很難發現,這是一款以植物為基礎制作的產品,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雞肉。肯德基是最近一家涉足人造肉產品的餐飲品牌,但它絕對不是唯一一家。在美國,人造肉產品已是遍地開花。
此前,Burger King、Dunkin’s、TGI Fridays、Del Taco、White Castle、Tim Hortons等眾多連鎖餐廳,也都推出了“人造肉”產品。
這些餐館有的是跟Impossible Foods合作,有的是跟Beyond Meat合作。目前已經形成較為明顯的競爭形勢。
同時,種種跡象表明,“人造肉產品”的推出,為餐飲品牌帶來了積極影響。前不久,作為美國十大快餐連鎖品牌之一的Dunkin’s,也在通過小范圍測試Beyond Meat早餐三明治后,將產品推廣至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163家餐廳。8月初,另一家快餐巨頭漢堡王與另一家人造肉公司Impossible Foods合作,在美國7200家門店全面推出“人造肉”漢堡。
本月初,麥當勞在被問到“是否會推人造肉漢堡”時表示正在密切關注該類產品,目前正在了解消費者的想法,尚未做出具體決定。前不久,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李健實驗室團隊與植物肉品牌Starfield合作研發的中國第一代“人造肉”產品——仿老上海鮮肉月餅的植物“人造肉”月餅預計9月面市。
據報道,該產品已邀請很多老上海市民進行對比測試,大多數品嘗者分辨不出二者區別。
“我們強調5D的仿真概念,從色香味、口感、聲音五個層面實現仿真動物肉。“李健表示,有關聲音,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其實,肉類食物在中餐烹飪時,煸肉片、炸魚會有哧啦哧啦的聲音,非常刺激人的食欲。這兩年來,李健及其團隊一直在專注于植物肉成分解析。在李健看來,中國第一代人造肉面臨最大的挑戰是研發出適合中國人口味的人造肉食品。
從消費需求來看,在中國,首先要實現的是餃子、肉丸等碎肉產品。隨后,還需要研發出牛排、排骨、紅燒肉等人造肉產品。即將推出的“植物人造肉月餅”是一款典型的“中國特色人造肉產品”,用“人造肉”替代老上海月餅中的鮮肉。其主要原材料來自于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除了口味與真肉接近,“零膽固醇”也成為另一賣點。
提示:
*本文經食經濟(ID:shijj21)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微信:fbifmedia1)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酒、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