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行業協會活力
智石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衛祥云
一、行業協會(包括商會,下同)的定位。
行業協會屬于社會組織,按照《中共中央關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精神,對社會組織改革提出三句話:推進社會組織改革,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克服社會組織行政化傾向。
由于社會組織的概念比較寬泛,研究內容很多。所以,本文從關注社會組織中行業協會的發展和改革為出發點,把行業協會如何落實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聚焦為三句話:推進行業協會改革,激發行業協會活力,克服行業協會行政化傾向。而且認為,三句話中的重點即是:激發行業協會活力。
二、如何激發行業協會活力?
激發行業協會活力是一個老問題,不是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后才有的新問題。與過去不同的是,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重申了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而行業協會屬于社會組織無疑。因此,今后行業協會工作中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將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工作。而加強行業協會黨的基礎建設工作與激發行業協會活力息息相關。
如何激發行業協會的活力呢?首先,要對行業協會的收入來源、人員定位和激勵機制有所分析和認識。如果沒有一定的收入來源,人員定位和激勵機制則無從談起,行業協會也不會有活力。
目前,行業協會的主要收入為會費、企業和個人的贊助費、咨詢服務收費三項,部分行業協會會有政府購買服務的費用。這是我國目前行業協會能夠正常維持和運行的前提和基礎。
目前,行業協會的人員定位和激勵機制是最大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人員有職級定位且有上升通道;企業組織有職業經理人定位和晉升通道;行業協會人員只有會長、秘書長和內部職能部門相關職務,卻沒有職業晉升通道。因此,行業協會只有靠制定內部管理制度并與本單位職工簽訂工作合同,按契約原則進行管理并制定相關激勵機制。
由于目前行業協會的收入來源、職級定位和激勵機制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發展預期很不明朗。所以說,激發行業協會活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易。尤其需要我們在行業協會工作的人員認真研究,正確對待。
三、正確處理好“推進行業協會改革,激發行業協會活力和克服行業協會行政化傾向”三句話之間的關系。
“推進行業協會改革”表明了中央對促進行業協會改革的意愿;“激發行業協會活力”指出了對行業協會發展與改革的要求;“克服行業協會行政化傾向”是把行業協會排斥在行政、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和群團組織之外。以上三句話,三層意思,各有所表,互為前提,相互之間的聯系并不密切。
2018年3月9日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