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商業科技質量中心主任王福清為一等獎獲獎單位頒獎
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為二等獎獲獎單位頒獎
北京工商大學鄭福平院長、江南大學王維副院長為三等獎獲獎單位頒獎
中國調味品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學鋒為優秀組織獎獲獎單位頒獎
全國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論文大賽自2012年起已成功舉辦兩屆,前兩屆共收到來自調味品企業、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企業和單位的科技論文兩百余篇,大賽呈現出參與范圍廣、論文水平高、評審委員權威性強等亮點,在調味品科技界引起很大反響。
2014年全國調味品行業“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學技術論文大賽于11月3日在科學技術交流大會上舉行了頒獎儀式,圓滿落下了帷幕。大賽對調動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調味品生產企業的科技力量,選拔優秀人才,尋找優秀的科研課題與科研成果以及促進產學研結合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尋找科研課題 發現科研成果
調味品行業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帶動了行業產業化和工業化的進程,如何實現傳統行業向現代產業轉化,是目前很多調味品企業面臨的瓶頸,其中科技進步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為幫助調味品企業解決技術難題,開展技術攻關,進行工藝、關鍵領域技術及相關設備設施等的革新,本次大賽調動專業工作委員會的力量,在行業內征集并匯總整理了調味品技術熱點及難點問題,其中包括利用現代科學的基因工程選育釀造微生物,改進現在調味品釀造菌種退化、酶系單一、酶活力低和調味品生產企業的工業信息化、自動化和標準化設備的融合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9個行業共性問題,以及調味醬等半固態調味品表面層抗氧化、防變色等問題研究和液態醋快速發酵及降底酸度改善口感問題研究等7個分支產業技術難題,向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定向征集論文和科研課題,以解決部分科研成果不能與產業實際相結合,只停留在理論和實驗室階段的情況,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使科學技術真正成為生產力,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評審專家權威 評審過程嚴謹
2014年大賽延續了上兩屆專家評委的權威性,既有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和原江南大學校長孫寶國等頂級專家學者,同時為保證論文內容與產業緊密結合,也涵蓋了行業內實踐經驗豐富的技術專家。論文評選經過初評和終評兩個階段,初評結果根據評審標準分優良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合格以上論文入選優秀論文,并對每一篇合格以上論文進行評價,撰寫評語。終評評分包括選題、資料選用、設計與實施、數據處理與結果分析、寫作能力和論文水平6個方面,經過專家評分、綜合評價和評審團最終確認三個環節,最后評審出獲獎名單: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6名和優秀組織獎2名(名單見附件)。
論文水平持續提升 指導產業創新發展
評審專家以及業界科技人士一致認為,2014年科技大賽論文整體水平較高,論文內容涵蓋醬油、食醋、香辛調味料、復合調味料、醬類、豆豉等生產工藝和技術創新內容,以及與調味品生產相關的調味品風味調配、酶工程技術、菌種培養與篩選、發酵工程等關鍵技術領域研究成果,對調味品產業的技術創新具有指導作用。特別是一二三等獎獲獎論文,普遍具有新見解,創新性和新突破,資料運用分析能力強,設計科學合理,實施方法先進,數據處理方法規范科學,條理清晰,觀點明確,具有較高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開拓科技交流之旅 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
通過前兩屆的科技論文大賽宣講活動,協會陸續走訪了在食品行業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工商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江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并與各食品類院所行業專家進行了技術探討與科研成果分享。2014年4月下旬,以中國調味品協會走進大專院校系列活動暨2014年全國調味品行業“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學技術論文大賽的宣講為契機,由中國調味品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帶隊,協會科技部、培訓部同行,開展了歷時半月的促進科技進步之旅。這項活動得到了四川大學、西南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發酵研究院、四川天味、重慶周君記和涪陵榨菜等囊括企業、研究所、大專院校的各機構的支持與踴躍參與。各院校領導、教授、學生充分肯定了調味品技術交流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顯示了川渝地區學術界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此外,川渝地區還有很多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也從事調味品行業相關科學技術研究工作,比如成都大學的肉食類,西華大學的泡菜、調味品,四川輕工學院的發酵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研究-,中國調味品協會寄望通過舉辦產學研對接活動,調動調味品產業發達地區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到產、學、研結合的事業中。
中國調味品協會近三年來愈加重視與專注促進“產、學、研”結合、提升調味品行業科技水平,并在摸索中形成了適合行業協會平臺搭建、切實有效的成熟模式。全國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論文大賽作為協會專家工作委員會的一項重要科技活動,會長期堅持下去,并將不斷改進,越辦越好。
附件
2014年全國調味品行業“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學技術論文大賽獲獎名單
獎項 | 論文題目 | 論文作者 | 單位 | |
一等獎 | 《全大豆和脫脂大豆釀造醬油的差異化研究》 | 李學偉 朱新貴 梁姚順 曾小波 | 李錦記(新會)食品有限公司 | |
二等獎
| 《商品化酵母抽提物中風味活性化合物的綜合定量分析及其應用特性研究》 | 劉建彬 宋煥祿 李沛 熊建 | 北京工商大學分子感官科學實驗室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 |
《山西老陳醋發酵過程中細菌群落組成與有機酸變化的關系研究》
| 杜宏福 聶志強 劉賢 王敏 鄭宇 | 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 | ||
三等獎 | 《豆醬發酵階段菌群微生物多樣性分析》 | 趙國忠 |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 | |
《醬油釀造風味菌株T酵母耐鹽機理的初步研究》 | 侯麗華 王春玲 王聰 | 天津科技大學教育部食品營養與安全重點實驗室 | ||
《鹽漬發酵青菜細菌群結構DGGE分析及產酸細菌分離鑒定》 | 尹禮國 馬雙燕 李華蘭 張其圣 陳功等 | 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 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 | ||
《基于儀器分析與調香技術的香精解析及創新研究》 | 劉娜 郝學財 鄧莉 呂麗 郭聰 | 天津春發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中心 | ||
《高產GABA乳酸菌的篩選及其GAD酶學特性研究》 | 劉希 | 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
《純品型酵母抽提物在火鍋底料中的應用研究》 | 孫合群 李沛 郭輝 李棟鋼 杜宏坤 | 四川天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 ||
優秀組織獎 | 四川大學輕工與紡織學院 天津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生物技術學院 |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