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活按下重啟鍵,一切歸零,一切繼續。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化改變的不止是人們兩個月的生活軌跡 ,對食品行業的今后的發展亦有深遠影響。
當生活按下重啟鍵,你準備好了嗎?
為堅定食品行業抱團發展信心,展示行業攻堅克難的精神面貌,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成都市綠色食品產業生態圈聯盟聯合封面新聞,共同發起“生活重啟 行業蝶變”BOSS面對面食品行業線上沙龍交流活動,邀請四川食品行業知名企業家參與,與行業觀察者們共同探討食品行業前景、企業發展之道。
6月11日下午,“生活重啟 行業蝶變” BOSS面對面食品行業線上沙龍交流活動,在四川日報大廈6樓演播廳舉行,活動邀請到了四川省丹丹郫縣豆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楊帆、成都市食品商會秘書長何瑤、露露的下午茶創始人徐露,就川菜調味品領域發展進行了面對面交流。
丹丹豆瓣創立于1984年,至今已有36年歷史,創始人岳平先生是郫縣豆瓣行業協會會長。作為郫縣豆瓣的龍頭企業,2019年,丹丹的銷售收入是6.34億元。但讓人尷尬的是,作為川菜的核心調味品,隨著川菜的對外擴張,郫縣豆瓣并沒有特別突出的發展,還沒有成長出一個銷售上10億元的企業。
對此,楊帆坦言,郫縣豆瓣本身作為一種非即食性的輔助型調味料,其使用須與相應的菜式烹飪結合,受菜系及飲食習慣的影響較大。雖然川菜的影響力近年來不斷提升,但是主要集中于餐飲渠道,而且餐飲的業態越來越多元化,對調味品的選擇上也出現了分流。川菜的外埠區域,家庭渠道的消費習慣培育需要較長的時間。
另外一方面,郫縣豆瓣的價值還沒有充分挖掘出來,導致行業溢價不強,產品價格低,產能不小但產值不大。
雖然近些年郫縣豆瓣發展并不快,但楊帆認為,未來市場還是有很大空間。
她表示,未來,郫縣豆瓣在穩定傳統消費的基礎上,會以不同的產品形態出現,適應各類細分需求。如以郫縣豆瓣為基礎的川式復合調味料、即食性佐餐醬等,產品的使用場景,將由單一的廚房擴大為“廚房、餐桌、旅行”等多種場景。“因此有理由相信,未來的郫縣豆瓣產業發展一定會更立體、更飽滿、更多樣。”
據她介紹,為了滿足市場需求,2018年10月,丹丹啟動了新廠建設。一期工程總投資1.8億元,建筑面積4.08萬平方米,本月一期工程就可以驗收。該工程驗收投產后,可新增產能6萬噸,新增產值1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20個。“目前,目前公司正積極謀劃二期建設。”
今年的疫情,讓郫縣豆瓣上游的原料漲價不少。另外,下游餐飲市場受沖擊,對郫縣豆瓣的銷售也帶來一定沖擊。楊帆介紹,從2月份到3月份,紙箱原料瓦楞紙價格從3500元/噸漲到了4500元/噸,漲幅達30%。另外,塑料桶的原材料聚丙烯漲價也很多,4月5號聚丙烯是6400元/噸,到4月16日已經漲價到8700元/噸。
“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一方面積極與供應商交流,及時了解上游原料的價格趨勢,靈活調整庫存量,盡量減少價格上漲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我們也頂住了成本上漲的壓力,堅持不漲價。”楊帆說,“同時也要感謝國家的‘六穩六保’政策,國家通過一系列的規范措施,上游各原材料逐步開始回歸到理性狀態,“這也將我們從困境中解脫出來,給我們吃了定心丸。”
對于今年大熱的直播,楊帆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她表示,因為疫情,直播迎來了風口,直播的娛樂性、互動性都很強,同時給人集體歸屬感,滿足了人們當下的需求。但她認為,因為郫縣豆瓣及川味復合調料的產品屬性,并不適合通過“過度組合包”“全網最低價”去吸引粉絲,造成消費者一時興起、深度浪費。“我們主要通過直播進行產品應用交流和品牌露出。無論是直播還是其他的銷售方式,最終都要落地到產品品質。”
成都市食品商會秘書長何瑤表示,自己對丹丹豆瓣很熟悉,剛剛聽了楊總的介紹,覺得丹丹豆瓣是一家有實力,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而川菜調味料也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她同時建議,丹丹豆瓣可以從消費場景的視角,去思考產品開發,讓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
成都露露的下午茶創始人徐露則建議,隨著川菜越來越多出川及出海,作為川菜之魂的豆瓣,可以思考,如何借此將川菜文化更好帶出去。
楊帆認為,兩位嘉賓的建議都很好,丹丹豆瓣早在2006年就取得了自營出口經營權,到現在,“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丹丹豆瓣的身影,我們未來也會更多地思考,如何從消費場景角度開發產品,以及如何將川菜文化融入到世界各地。”
???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