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發展到如今,視覺風格的流行轉換堪比時裝。 不過兩年的時間,商場里風靡一時的黑色系餐廳已成為過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原木/金屬+淺色搭配的“白金”配色,而且照明增加,餐廳格局也變得更加通透。 從黑到白,“明亮+通透”成為2019餐廳新的設計潮流。 餐飲老板怎么做,才能完美擁抱這波變化? 餐飲老板內參王菁 笑凡 /文
“黑店”退散!明亮+通透已成為主流
兩年前內參君逛高顏值門店扎堆的上海萬象城,最大感受是“眼前一黑”:黑色系餐廳太多了!(相關閱讀:“黑”店盛行!麥當勞變黑了,海底撈變黑了,外婆家也變黑了……)
但今年逛購物中心,最大感受變成了“亮”:“黑勢力”大多已經退散,取而代之的是更明亮的原木/金屬+淺色搭配的“白金”配色,而且照明增加,餐廳格局也變得更加通透。
◎ 上海和深圳的餐廳,從外到內,設計都傾向于明亮通透
在“餐飲標本”頻出的上海人民廣場來福士廣場,內參君發現,新開或新裝修店鋪,幾乎都是一眼望到底的格局,色調明亮溫暖。上海合生匯、龍之夢、美羅城這些網紅店必爭之地,變化也較為明顯。
二線城市鄭州,新標桿商場正弘城內,九成以上的餐廳都是玻璃幕墻或全開放、半開放式設計,溫暖明亮也是大多數餐廳的主打色。
餐飲的設計風格,就如同時尚風格輪回,具有“邊際遞減效應”:放眼望去全是紅黃配色“番茄炒蛋”時,“工業風”成為最奪人眼球的設計;當商場里“黑店”密布時,就會有人開出明亮的新店。
2018年年底,“回歸基本·中國餐飲創新大會”現場,麥設計創始人盛張瀲預測,“接下來幾年的餐飲設計趨勢,匯聚在這四個字里,那就是‘明亮純凈’。”
想跟上這一波“白金風”
可以試著從以下3個方向入手
內參君采訪了多位餐飲設計大咖,發現這一波席卷餐飲屆的“明亮工程”,主要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1. 色調變淺,“白金”成為主打配色
內參君發現,商場內大量新裝修門店,不約而同采用了原木/金屬+淺色的“白金”配色風格,這種配色帶來的最大優勢是簡約、干凈、明快。
◎原木色/金屬色+淺色,是目前最流行的色彩搭配
在“設計之都”深圳,“白金”配色幾乎已經是商場餐飲的主流。
穎初餐飲品牌設計與策劃公司創始人孫較瘦介紹,甚至一些更跳脫、活潑的寶藍、杏色,以及全球色彩機構潘通(Pantone)發布的2019 年度顏色珊瑚橘,也被用到了深圳餐廳的設計里。
◎深圳的一些門店,色彩運用更加大膽、前衛
任何色彩流行都有一定的過渡期。
“最早是快餐開始改,從沿海到內陸。”麥設計創始人盛張瀲說,據他觀察,目前“白金”風還沒有下沉到西南或者一些內地三四線地市,還會有一定的過渡時間。
2. 整體變亮,但局部燈光使用更柔和
“早期的外婆家是典型的照明偏暗的餐廳,而西貝相對偏亮。目前主流的餐飲照明亮度大多回歸到這兩者之間。”石客照明CEO尹洪表示。
他說,最直觀的變化是燈泡的功率和數量,上一階段常用的5~7瓦的空間照明燈大多改成了9~12瓦,“燈的間距也在變近,從過去的間距3米縮短到了2米以內。”
◎如今流行的餐桌照明,比過去更加柔和
之前昏暗餐廳風靡時,很多餐廳利用小角度光線盡量把餐桌打亮,使菜品美觀,但常常“用力過猛”。去年下半年的某一天,內參君在上海美羅城的一家東南亞餐廳吃飯,店內是典型的昏暗背景加明亮桌面的風格。
用餐時,內參君感到非常難受,四周昏暗,頭頂的吊燈卻非常亮,如同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人壓力山大,吃到一半,忍不住用餐巾紙把吊燈蒙了起來。
前幾天再去美羅城,發現這家店已經關閉。
現在這一情況已經得到改善。尹洪說,餐桌照明不再像以前一樣強調“光線高度聚焦”,而是角度更大,光照更加平均和柔和。
3. 空間通透,許多商場店選擇開放式設計
現在一二線城市的商場,特別是新建商場,玻璃幕墻或開放設計的餐廳比比皆是,很多過去有墻體、隔斷的品牌店,也“打開家門”,拆掉墻體,變得更加通透。甚至有的商場翻新后,90%的餐廳都是開放式。
“其實‘開放’這個話題,已經是上一階段的話題了。前兩年開放式設計沒有大面積使用的原因,核心在于商場。”盛張瀲說,特別是通風、消防方面,很多商場里,門面墻承載了防火墻的作用,一旦打開消防就不通過了。
◎ 今年商場里開放式設計越來越多
但商場設計也在進化。“萬達是最早解決這個問題的。萬達的玻璃是防火玻璃,可以起到防火墻的作用。”盛張瀲介紹。
他認為,從品牌的角度來說,能做開放式是最好的。
開放式設計能直接、迅速解決“引流”問題。讓消費者“直接看到”,是比任何宣傳頁、海報都更直觀的產品、場景展示。“特別是看到餐廳里面人很多,聲音很好,自然就愿意進來吃飯。”
“‘打開’是必然的,品類賽道越來越寬,就越來越需要通透,來實現引流的目的。”盛張瀲說,特別是商場里很多客單價在100元~200元的餐廳,賽道會越來越寬,賽道越寬,就越需要展示,來凸顯自己的壁壘。
不過,很多客單價較高的高檔餐廳,也保持著“封閉式”設計。“因為場景需求不同,而且他們的客單足夠高。太敞開,儀式感就沒有了。”他說。
提醒: 不要“非黑即白”
餐廳空間文化的精髓在于層次
有業內人士觀察,從2017年開始,在餐飲行業流行的“黑店”風格,一度被盲目跟風和濫用,反而影響了用餐體驗。
比如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在上海虹口龍之夢的分店,貫徹從里到外的昏暗,要不是看到了門前的迎賓,內參君差點以為餐廳已經停業了。
在餐廳的“美白”潮流當中,也已經出現了一波失敗案例,重災區就是當下最流行的茶飲品類。
當內參君路過浦東一個商場內的新開茶飲店時,這種感覺特別明顯,原木色加白色的簡單裝修,燈光非常明亮,但不知道為什么,輕松時尚的茶飲空間變得像一個燈火通明的“教室”。
◎身在其中,感覺像一個“明亮的教室”
尹洪解答了內參君的疑問:這家店的軟裝過于簡單,同時燈光明亮均勻,整個空間沒有層次,顧客在這樣的地方待著會感覺有些不自在。
“茶飲店有這樣問題的不在少數,事實上,正確的做法是提亮點單區和商品陳列區,座位區的亮度適當降低。”
能讓餐廳呈現出應有氛圍與層次的,正是燈光。
尹洪舉例說,海底撈智慧餐廳和巴奴概念店,都由石客來協助完成照明裝修。
“火鍋店的照明也是有講究的,需要利用色溫和亮度消除吃火鍋的燥熱感。對于這兩個店,我們還根據餐廳挑高和吊頂,進行了更為復雜的設計,保證了門店的體驗感。”
面對這波潮流
建議老板積極擁抱,但要做好配套
采訪一圈下來,所有業內人士都建議餐飲老板,要積極擁抱這波明亮+通透開放的設計潮流,但同時一定要做好配套。
一個知名中餐品牌,商場店曾經是黑紅配色+全封閉的餐廳設計,近期打開幕墻,變成了白色+原木色配色的開放式餐廳。沒想到效果很不如意,甚至“還不如不改”。
業內人士分析,這家門店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一是變革得太徹底,卻沒做好宣傳解釋,導致一大批忠實的老顧客“以為換了老板”; 二是整體設計追求美感,但沒有突出品類,沒有和產品關聯起來,導致“新顧客不知道到底賣什么”。
第一個問題,就出在“配套不足”上。
每一次視覺設計改變,都必須做好配套的運營、營銷等一系列調整準備。
“特別是大的視覺風格變化,一定要主動地說,不斷地說,而且持續一段時間。否則你的消費者就會出現認知混亂。”當地餐飲人士分析。
“一家門店,其實就算完全換形象都沒有問題,但一定要做好配套營銷。比如營銷活動、聯合媒體平臺,或者在店里放一些老店的東西,用電視機展示等等。”盛張瀲說。
第二個問題,是設計本身脫離了品牌。
“以前一些設計公司都專注在建筑和藝術,忘記和商業結合,過于追求好看的空間,忘記了現在餐飲業的競爭很大。”盛張瀲說。
現在專業的餐飲設計,一定不僅僅是在做空間,而是通過空間把品牌呈現出來,比如太二,就在餐廳里弱化空間,盡最大可能地突出產品。
“特別建議做品牌的整體設計,而不是只改個Logo、換個門頭。現在主流的餐廳設計,至少要有自己的差異化。”
近些年,內參君一直在觀察餐廳設計的風潮變化。特別是近兩年,經歷了由黑到白,商場餐廳的變化并不僅僅是變個顏色、改換門頭這么簡單。
一個突出感受是,在一波波潮流的更替當中,餐飲老板們應該不斷深化的,是對于空間文化、品牌設計的理解。
想了解更多,可以跟本文的作者交流??
·end· 統籌|笑凡 編輯|于聰聰 視覺|劉凱
內參熱門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關鍵詞,直達歷史精選
海底撈首份年報|最能搞事火鍋|咖啡大戰一觸即發
趕走90后的餐廳細節|2019餐飲加盟榜| 餐企的人力坑
科學漲價|315危機應對手冊|上爆款菜后生意變差
商務合作:佳音吶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4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