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安利一個好東西:小牛電動車。
前段時間剛買了一臺,開了200公里了,性能確實好,值得推薦。
說說買這臺車的經歷,以及車子為什么好。好東西看多了,也就知道自己賣的產品如何變得更好了。
如果說我什么東西丟得最多,一定是電動車。在上海開店的時候,送外賣和采購都是靠電動車。那個店開了一年,我一共丟了4臺車,損失應該有上萬吧,后來在現在這個城市還買過3臺電動車,兩臺三輪被警察沒收,另一臺兩輪的被盜。想起來傷心,有將近半年多的時間再無電動車相伴。但是前段實在受不了交通擁堵,還是決定再買一臺。
我原先并不知道小牛電車這個牌子,先是去了一家叫綠源的品牌店,雖然是一個比較大的牌子,但是車子實在是普普通通,也看了其他的幾個牌子,樣子都長得差不多,續航里程還有性能都不分上下,最后買了一臺2300多塊小型車。然后店員帶我去開票,來到了隔壁不遠處一家店,就是小牛專賣店。里面擺了好幾臺小牛,進去沒有1分鐘吧,我就問店員,你們兩家店是不是同一個老板?我要換車,換車這個小牛的車子,店員驚訝的看著我,這個車價格貴一倍哦。我豁出去了,一定要換。
因為樣子太好看了,其他普普通通的車子外觀如果60分的話,小牛的外觀可以打90分。再問了一下續航性能里程,回答是100公里,我很激動,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電動車啊。
說說當時的消費心理。開始準備買2300塊車,是沒有辦法,逛了一圈,看了四五個牌子,基本是清一色的普通,外觀長一樣,性能也基本沒有差別;準備買,是沒有辦法,沒得選擇,因為大家都一樣的平庸。
看到小牛的時候,我就覺得:終于有一個做得更好的牌子了,在更方面都遠超于其他牌子,雖然價格翻倍,但值啊。
我來說說這個牌子解決了一般電動車的哪些問題,滿足了顧客的哪些痛點:
1,首先是外形,精心設計過,美觀。這個不多說,一看就明白。
2,續航里程,這是最大的賣點。最高能夠達到130公里,是最打動我的。因為其他車子頂多就70公里。店員介紹了3個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用的是鋰電池,而不是鉛電池;電機的轉化率高;剎車還可以保留一部分能量。
3,防盜。每臺車和電池都是裝有封閉集成的GPS,手機里可以實時定位車子在哪里。這個真的很酷,我真是被偷怕了。
4,比較智能。有app綁定每臺車,車子的所有性能在app上都顯示,還可以隨時體檢,車子的狀況,附近哪里有修理店,電池的信息。。。都有顯示。
5,最關鍵是騎起來真是很快,聲音很輕,續航可以超過100公里。
說了他的那么多好,但是不一定適合每個人,這個車適合城市里上班的年輕人,用來代步,用來上下班。我如果放在今年4月份前,也一定不會買,因為不適用啊,這個車子騎車代步耍酷沒問題,但是店里有個什么都要運送,就不方便了。我是因為今年買了臺五菱宏光,電動車就不用為店里服務了,而只是單純的代步工具。
開店拉貨什么的,還是三輪車最好,不好看但是中用。
舉這個例子,我是希望各位老板對于“怎么樣做產品才能讓別人記住,才能讓人過目不忘”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如果你的產品普普通通,跟別人差不多,對于顧客來說,購買理由就不強了。
昨天,社群里有位開火鍋店的老板的案例就是說明了這個問題,他說自己的位置不是很好,在一條街道的中間,一頭一尾都有競爭對手,但是自己的產品跟他們差不多。這種情況下,顧客當然去更加便利的店鋪。老板要吸引顧客,就需要把產品做得超出競爭對手,甚至是遠遠超出競爭對手才有希望。
今天寫這篇文章前,特意查了一下小牛電動車的老板,原來就是當年華為的技術副總裁李一男,就是跟任正非還有一段恩怨的那位天才。厲害厲害。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開店筆記社群成立已經兩年多了,一次付費,終身享用。里面有將近9000位各行各業的老板,歡迎加入,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