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團點評餐飲學院
隨著疫情的好轉,全國多地餐飲已經復工,餐飲老板們也都在積極做準備。復工并不僅意味著“開門營業”,還附帶著一系列問題:門店安全保障、客流來源、成本控制、營業額提升……
如何做好餐廳的防護措施?如何展示店內的“安心服務”,打消顧客到店就餐的顧慮?今天,小編先從這兩個問題出發,整理了本文,希望給身為餐飲人的你提供些參考。
線下餐飲門店的防護措施
“門店是否消毒了?”
“食材是否干凈?”
“叫外賣的話安全嗎?”
從顧客的角度來看,外出就餐時選擇一家餐廳的顧慮主要有三點:食材原料、門店環境以及同在店的其他顧客情況。那么如何做好這些,讓顧客安心到店呢?
1.保障食材原料安全
a.物料采購要更加注重索證索票,確保食材來源可追溯;
b.采購量應根據門店經營情況適當調整,避免備貨過量;
c.儲存食材時干濕分離,同時做好食材消毒;
d.嚴禁采購野生動物食材。
2.做好門店衛生管理,包括廚房消毒和前廳環境等
a.廚房應做好清洗消毒,對于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刀具,分開清洗,避免交叉感染;
b.前廳服務應減少食物、器具裸露,避免人員的不必要接觸;
c.每2小時對客區場所及工器具消毒一次,包括地面、吧臺、門把手等,有條件的門店,可使用臺布和一次性臺布。
3.保障進店顧客的安全
a.做好測溫方案,保證顧客入店前有專門的人員進行測溫和記錄,以確保客源可追溯;
b.當顧客進店后,引導其使用“在線掃碼”點餐,避免排隊點餐或面對面點餐,降低人員接觸;
d.限定客席區域,減少店內人員流動范圍。
4.關注員工身心健康
a.合理安排輪休,保證員工身體健康的同時減少店內人員流動;
b.為員工配備充足的防護口罩、消毒洗手液、醫用酒精等防御物資;
c.加強門店員工培訓,提高食品安全意識。
5.開通“到店自提”服務,減少人員與產品的接觸
a.打包時按“最少接觸,最少交叉”的原則進行食品準備;
b.設立專用打包區并進行每天清潔與消毒,員工打包食物前應進行手部消毒或佩戴一次性手套;
做外賣注意這2件事,顧客才安心
在當前的特殊時期,有不少餐廳主營外賣。那么外賣又有哪些安全防護的注意事項呢? 1.關注騎手健康。商家要對騎手進行測溫并要求其佩戴口罩; 2.有條件的門店可設立騎手等待專區,在取餐區配備消毒用品,送餐過程中盡量做到“無接觸”服務; 3.使用外賣安心卡,填寫商家、打包員和騎手的基本信息,做到商家可追溯,過程可追溯。
1.修改線上門店信息
a.設置準確的營業時間,特殊時期可添加特殊營業時間。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及時更新準確的營業時間,避免顧客跑空后造成不良的用戶體驗;
b. 設置店鋪聯系電話,特殊時期可綁定多個號碼,提高接通率。避免因特殊原因導致無人接聽,影響顧客體驗;
c.設置精準的門店地址。地址要精確到樓、層、號牌;適當增加地標參照物引導(建筑、購物中心、地鐵站);別忘記核實地圖定位是否準確;
2.線上展示安全衛生防護信息
及時宣傳門店安全服務,有助于降低消費者的不安全感,贏得顧客對品牌的信任。
a.門店入口圖和頭圖及時更換為防疫有關內容。特殊時期,可從原材料、環境、安全防護措施和無接觸配送等不同維度來展示餐廳核心亮點,降低顧客的疑慮;
小貼士:
可在餐廳公眾號、微博、社群和老板朋友圈等公眾平臺,通過照片、視頻等方式展示門店防疫措施。
b.宣傳內容內容中強調食材合格,宣傳衛生防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等現在廣泛強調的方法。
結語:
疫情之下,“食品安全”尤為重要。
回顧十七年前的非典,餐飲行業損失慘重。但疫情之后,復蘇和反彈最快的也是餐飲。做好特殊時期餐廳的安全防護,不僅是挑戰,更是責任。
-END- 編輯丨程三月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服務員學會這100句,餐廳顧客鐵定成回頭客! 餐廳后廚衛生操作的28個標準,一定要謹記! 在菜單上動了5個手腳,這些餐廳在疫后迅速“回血”! 2020下半場怎么干?來看看海底撈、大龍燚、小龍坎等14個品牌的作戰計劃! 對不起,這6類人我勸你別做餐飲 恢復堂食第一天,我意識到重回繁榮還要熬到6月…… 外婆家吳國平:現在還不是餐飲最困難的時候 餐廳海報沒人看?按照5個原則寫文案,下單量提升30%!員工打不走,罵不跑!高情商的餐飲老板都會這一招:一句話暖人心
最新外賣評論回復模板!復制粘貼拿去用!
一餐飲老板做完直播后感嘆:顧客無法感受到的價值,投入再多心血也沒用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4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