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會遇到各種“伸手黨”,有時間的時候我可能會回復找到答案的辦法,更多的時候可能不會回復,因為伸手黨不尊重別人的時間。
什么叫伸手黨?比如:
問:老陳,剛剛社群里分享的文章能發給我嗎?
答:剛發的,你爬樓找找吧。
問:信息太多了,好難找,能單獨發給我嗎?
答:無語(表示拒絕)
這就是典型的伸手黨。也是比較重度的類型,把別人當文秘。
還有一種中度的癥狀,比如問:老陳,開一個餐廳需要辦理什么營業執照?
先不說這種問題的答案已經分享過,只是沒用心學習。這種百度可以解決的問題,為什么要浪費別人時間呢?
還有一種比較隱形的伸手黨,看似正常,實則對自己的傷害更大,就是對于任何問題,希望別人給出解決具體方案。比如:
問:老陳,我租了一個店,20平米,是用來做美甲,還是開一家小吃店?
答:選擇什么項目要看店門口經過的顧客群體,不同的顧客群體,有不同的需求。再一個,還要考慮你的興趣,愛好,資源,能力,做一個你自己擅長的生意。同時,還要考慮周邊的競爭情況做出最優選擇。
我以為問題結束了,因為我以為以上三點原則可以幫他理清思路,不過讓人崩潰的是,他又問:能推薦一個項目嗎?
這樣類似的問題非常多,提問題的人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某些問題沒有人可以提供具體的建議,只能自己得出答案,因為答案是需要考慮市場的具體情況和老板本身的資源和能力。
別人能提供的是方向性的指導和原則性的建議,而這也是價值所在:結合別人驗證過的原則和理念,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和改進措施,才是有實際意義的,甚至有創造性的。
今天說這個問題,是因為我覺得不提出來很多人可能意識不到問題的存在,進而可能失去成長的機會。
伸手黨最大的傷害是阻礙自身的成長。一個人的能力怎么成長起來的?是通過解決一個個麻煩,攻克一個個障礙,克服一個個問題得來的,如果每次遇到困難就寄希望于別人給答案,就失去了一次次寶貴的成長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伸手黨和求助是不一樣的。我們不是超人,求助別人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那么如何在求助的時候讓別人覺得自己不是伸手黨呢?
有三點需要注意:
第一,對于面臨的問題自己有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在上面?花了時間和精力依然無法解決問題,這是求助別人的必要性。
第二,解釋現狀。告知你在這個問題上的思考,遇到的具體困難,采取的措施和得到的反饋。
第三,明確問題是什么?你想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要求,就是你要問什么問題。
開店是一件很考驗老板的事情,老板每天會遇到很多問題,很多問題可能都沒遇到過,這時候沒有目標,沒有原則,沒有答案,老板只能硬著頭皮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顯然,老板不能做伸手黨。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