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案例,開餐廳的時候,因為不懂廚房,讓我最痛苦的就是廚房和廚師的管理。所以,跟廚房發生矛盾是經常有的事。
最嚴重一次,是跟主廚差點打起來了(沒打起來是因為被人拉住了,要不他就殘廢了,我很兇的,哈哈)。說說這個有趣的過程。
那會剛過了飯點,不忙,但是陸陸續續還會有顧客點餐,下午2點之后,陸陸續續有4個客人點餐了。但是2點40,沒有一個客人吃上東西。按平時的出單速度早完了。我進去廚房,看到一堆人在后廚通道休息區抽煙。但主廚不在,我有點氣憤,店里規定是不能抽煙的,反復說過好多遍了。
“這里有單子,你們怎么在抽煙呢?”我聲音有點高。
“沒聽到叫聲啊?”
“站那么遠抽煙能聽得到叫聲嗎?一人罰50。廚師長在哪,他罰100”
這個時候主廚剛好進來了,他去接了個電話,聽到我聲音進來了。
“你的人你怎么管的,你罰100”我覺得他應該承擔主要責任。
他才反應過來,說,“那個叫喊機的聲音有點小,能不能叫師傅來修一修,調大聲點。”
我感覺他是在逃避責任,聲音又提高了幾個分貝。
“不服是吧,罰兩百”
好家伙,戰火立馬點燃了,一分鐘后,雙方都有意干一架。還在一個服務員力大無窮,把廚師給推走了。
上面的溝通當然是一次很失敗的溝通,因為我進廚房跟廚師溝通的目的是要顧客及時吃上東西,但是結果卻背道而馳。
那么這次溝通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可以說是因為廚師懶散,也可以說是廚師發現問題后推卸責任,也還可以說是因為機器故障,甚至可以說因為自己不懂廚房,廚師欺負我。但是反思之后,我覺得這些都不是原因,主要是我的問題,是我在主動溝通過程中,沒有給對話營造一個安全的氛圍。就跟刺猬收到攻擊的時候,滿身的刺就會豎起來,廚師的刺因為我豎起來了。
安全的氛圍,是對話能夠進行下去的基礎。也許是廚師看到我憤怒的表情,本能地開始自我保護;也許是他們感覺我沒有尊重他們勞動,因為飯點剛過,他們也很累,他們只是想休息一下,以保證下午工作的效率;也許是他們覺得我自大,從來不考慮他們的感受,因為機器的聲音太小,確實也是應該修理了。也許是他們覺得我罰得太重,有些小題大做。。。等等,總之,我讓他們覺得不爽了,我們雙方的焦點都不是要趕快做東西去滿足顧客,而是糾纏于顧客根本不關心的問題。
美國人寫的有本書叫“關鍵對話”寫得很好,主題就是講在對話的過程中,其實要有持續關注兩個方面“一個是內容本身”,“一個是對話的氛圍”,而且營造安全的氛圍是第一位的。當對方感覺不安全的時候,接下里要做的就是暫停對話,然后重建安全氛圍。
“吃飯了嗎?”,你媽問你和警察叔叔問你,你會有一樣的反應嗎?
“你應該休息一下了” 你愛人問你和領導問你,感覺也不一樣吧?
這就是對話的安全氛圍不一樣。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