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店這個擁有6年店齡的店面里有這樣一位80后A級金牌烤師,他個子不高,長相普通,卻擁有一雙神奇的雙手。經他手烤制出來的烤串,溫度,口感,成熟度都把握的剛剛好,爐面滿爐統籌的能力與協調處理,遠在A級烤師之上,我們門店的小伙伴都熱情稱呼為龍哥。
他就是張昌龍,廣州圣地店5年零6個月專注燒烤匠人金牌A級師傅。
入職木屋燒烤6年來,張昌龍不斷錘煉燒烤技藝,從學徒工一路成長為木屋技能全明星大師,參與木屋燒烤多項大賽,多半獲獎者,同時也多次擔任AB級烤師監考官,為我們木屋燒烤廣州市場基層門店人才輸送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他又有什么平凡而傳奇的事跡呢?
2015年下半年,因為木屋燒烤一張招聘宣傳海報,各項待遇都不錯,看能力與付出得到自己想創造的價值,對于當時在廠里流水線機械上班的他來說,這似乎更有像挑戰性,他想過這樣的生活,抱著這種心態,坦然的來到了木屋燒烤,成為眾多學徒中的平凡其中一名。
想要成長為技藝大師,并不容易。每一個新員工都要從學徒做起,做到對出樓門與出品間整個運行流程了然于胸,才能統籌于心,各項工作才能做到無縫連接,大部分人需要3個月時間時間才能基本掌握,而張昌龍只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已經基礎達標,縮減時間而不減標準,相對同一時期伙伴來說,起步就贏在了起跑線上!!!
走得比別人快,意味著在相同的時間里,要付出更多甚至成倍的努力。張昌龍剛進出品間是從熟悉菜品配單打雜做起,這也為自己理想邁出的第一步。
在將近一百平方的出品間里。張昌龍每次一到手里的工作閑下來了,第一時間想的不是休息,而是爭分奪秒的學習,都會緊緊盯著烤爐上師傅們的標準烤串手法,看到他們在操作菜品滿爐情況下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就覺得眼饞,“我要是能在烤爐上烤串該多好啊”,對于當時的他來說,這就是一個埋在心底的小小夢想。
但他知道想要成為烤串技術能手,不能急于求成,穩扎穩打是必經之路。學習過程無法縮短,但時間可以重新分配。
每天下班后張昌龍會主動跟廚師長申請留下來多干一些活。到了晚上回到員工宿舍的張昌龍,也沒有閑下來,他拿起從門店帶回來的技能學習課件與記錄表,繼續學習。就這樣,一路過關斬將,花了一年半的時間,一路晉升到了廚師長,進入了門店核心管理組,印證了恒古不變的定律,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歷經三店磨練,張昌龍在木屋燒烤一恍就是5年半。廣州首家木屋燒烤圣地店,見證了陳亮茂密頭發逐漸長出了依稀的白發,也見證了張昌龍從青蔥少年成長為木屋燒烤全明星技能大師。
干一行就要愛一行。認識張昌龍的木屋伙伴們評價張昌龍對烤串比對老婆都好。每次在門店上完班,張昌龍都會把手上的工作交待的清清楚楚,還有各項機會點與注意事項,力求每一班班次的工作,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在木屋燒烤工作5年半,張昌龍更多時間是和烤爐,AB級考試監烤官,辦公電腦,公司菜品工藝技能讀本相伴,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著和常人不一樣的理解與執著的感情。
“烤爐和人一樣,如果用心相處,你和烤爐的感情會越來越深。它今天表現怎么樣,和菜品標準、出品效率都有關系。只有熟悉、了解烤爐的‘脾氣’,才能和它相處好,它才能幫你。”
對像對家人一樣的張昌龍,也收獲了烤串技能對他的“愛”與“獎勵”。
菜品制作工藝流程的熟稔給張昌龍打下堅實的技藝基礎,也給了他追求和錘煉更高超技藝的十足底氣。
精益求精,是張昌龍對烤串技藝的基本要求,也是對每位信賴我們木屋燒烤的顧客的責任與尊重,對待其他站在烤爐上的伙伴也一樣嚴格,不雙標對待,從未有過動搖。張昌龍給自己制定了一條工作準則:“再仔細一點點,我們就能做得更好!”
一個人只能稱為“工”,只有傳承下去才能稱為“匠”,這是張昌龍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張昌龍今年33歲了,從2015年開始,這位來自木屋燒烤年輕的鉆石型“全明星師傅”已經培養了17名木屋優秀前廳與出品間技能通崗人才和多名專攻烤串的后備人才。現在,張昌龍把大部分心思和精力花在“傳幫帶”上,不斷把工匠精神傳承下去。
從學徒工成長為木屋燒烤全明星技能大師,拿獎拿到手軟,張昌龍坦言,木屋燒烤塑造和改變了我,讓我變得更優秀,實現了我美滿幸福的家庭和事業上的理想追求!!!
“行行有能手,行行出狀元。在木屋燒烤這個大家庭,普通平凡的伙伴們也應有大作為!”,夢想就在那里,想要的美好生活都必須經歷孤單與工作強度的忍耐,但請伙伴們相信,歷經風雨,必定能見到最美的彩虹,只要你想追,一切都為時不晚,這是張昌龍留給90后木屋燒烤努力可愛的小伙伴們最真摯贈語。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