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成都“二孃雞爪爪”餐廳的王牌產品之一,與一般魚香菜的區別有兩點:首先,輔料變為藕丁、泡蘿卜丁,前者爽脆、后者酸脆;其次,炒制時加入了大量的姜蓉,并做成半湯版,成菜姜香濃郁,蓋在飯上或拌入面條口味一絕。
制作流程:
1.鍋入色拉油5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泡辣椒段35克、泡蘿卜丁25克大火炒香。
2.待辣椒表皮變白,放郫縣豆瓣醬15克炒勻。
3.加蒜末30克炒出香味,再放姜蓉60克炒勻。
4.倒入蝦仁300克(提前沖水,瀝干后加料酒、鹽抓勻),倒進藕丁200克(提前汆水)翻勻。
5.添高湯300克,放醋20克、糖15克以及適量雞精、鹽調味,勾薄芡,撒香菜碎100克翻勻出鍋,點綴少許香菜即可上桌。

制作:耿建軍
海參皮中加入辣椒炒肉,充分吸收辣香、肉香、油香,滋味十足,同時又提升了辣椒炒肉的檔次,售價由28元提高到85元。
制作流程:
1.發好的海參皮250克改刀成片,入沸水中氽去腥味、澀味后撈出;杭椒段、美人椒段各60克氽水備用。
2.鍋入底油燒至四成熟,下海參皮煸干水汽后盛出備用。
3.鍋入底油燒至六成熱。下五花肉片100克煸出香氣,加杭椒段、美人椒段翻炒幾下,放入海參皮,調入蒸魚豉油15克、東古一品鮮醬油10克、白糖5克、雞精3克,中火翻勻后撒青蒜苗段30克炒至斷生,倒入墊有80克洋蔥絲的熱石鍋中,配10只芝麻餅即可走菜。
技術關鍵:
海參皮不易入味,提前將其煸干水分,才能更快地吸收調料和其他配料的味道。
制作:謝紅霞
此菜的創意源自于《隨園食單》中提到的“王太守八寶豆腐”——將嫩豆腐切碎,加蘑菇碎、松子仁碎、瓜子仁碎等八種食材,用雞湯燴煮而成。
此菜雖然味道鮮美、口感豐富,但賣相卻有些雜亂,于是謝紅霞在其基礎上進行改良:用5種豆子、3種堅果磨成豆漿,再添加蛋液蒸制定型,最后入鍋淋味汁煎香,賣相美觀,老少皆宜,讓食客“吃八寶卻不見八寶”,只覺口感滑嫩,味道鮮香。此菜的毛利高達85%,每月至少售出1500份。
制作流程:
1.黃豆、黑豆、花豇豆、青豆、白扁豆、瓜子仁、核桃仁、松子仁混合均勻,加清水浸泡6小時。
2.撈出放入豆漿機內,加清水磨成漿。
3.磨好的豆漿納盆,加全蛋液(豆漿與雞蛋液的比例為1:1)攪勻后倒入不銹鋼托盤。
4.入蒸箱蒸25分鐘,取出晾涼后切成長方塊。
5.平底鍋內倒入自制雞油(做法見下方“味汁制作”的第1步)燒熱,放入豆腐20塊。
6.煎至兩面金黃后舀入自制味汁200克,撒十香菜、蔥花再煎1分鐘,起鍋取8塊豆腐裝盤即成。
自制味汁:
1.鍋入雞油50斤燒至八成熱,下干蔥頭、香蔥、蒜子、香芹、姜塊共8斤炸至焦黃,打出料渣留用。
2.鍋入高湯40斤,下入步驟1中的料渣,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約1個小時,打凈料渣后加生抽2500克、萬字醬油1000克、冰糖、雞粉各500克、老抽150克燒開即成。
技術關鍵:
蒸豆腐的時間控制在25分鐘左右,如果時間太長,豆腐內部容易形成“蜂窩”。
制作:王原海
這是一道創新菜,將四川人最常吃的酥肉切片做成魚香味。為了區別于傳統的魚香菜,王師傅使用了一款特制番茄油:色拉油、菜籽油加番茄、香芹、洋蔥、香菜、番茄醬、香葉等小火熬出香味,顏色紅亮,且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非常迷人。
原料:
酥肉300克。
調料:
自制番茄油50克,泡椒碎25克,郫縣豆瓣碎、糖、醋各15克,料酒10克,濕淀粉8克,鹽、味精各3克,香油2克。
制作流程:
1.酥肉改刀成片;將除番茄油、泡椒、郫縣豆瓣之外的所有調料倒入小碗兌勻。
2.鍋入自制番茄油燒至五成熱,下入蒜末25克、姜末15克爆香,加泡椒碎、郫縣豆瓣碎炒出香味,倒入酥肉推散,淋步驟1中兌好的碗汁,撒蔥花5克翻勻即可出鍋。
自制番茄油:
色拉油1000克、菜籽油250克入鍋燒至四成熱,下入洋蔥塊、去皮紅番茄塊各300克,香芹100克,番茄醬、香菜各50克,香葉40克小火熬30分鐘,待油色變紅、香味逸出,濾去渣滓即可。

制作:謝國需
制作流程:
1.鮮鴨血200克納入盆中,打入雞蛋2個攪勻,補少許鹽、白胡椒粉,倒入盛器,覆保鮮膜旺火蒸9分鐘。
2.鍋下底油燒熱,放入五花肉末50克炒熟,淋少許料酒去腥,撒入韭菜末150克、鹽少許翻勻,起鍋蓋在蒸好的鴨血上即可。

制作:陳林
花甲和黃鴨叫搭配成菜,兩鮮合一鮮,湯汁格外香濃味美,每天能賣30多份!
制作流程:
1、大小均勻的黃鴨叫6只(重約750克)宰殺治凈,在背部均勻剞上一字花刀;新鮮蛤蜊170克放在淡鹽水中養3個小時,吐凈泥沙,然后下入微沸的水中,加蓋煮至蛤蜊剛開口,撈出控水沖涼。
2、鍋入菜籽油5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黃鴨叫煎至表皮發黃,倒入姜片、大蒜子翻炒出香,烹少許白酒,沖入豬骨湯至沒過原料頂端,大火燒開,待湯汁熬至濃稠泛白時下入蛤蜊,添入紫蘇碎10克、青椒碎、干紅椒碎各5克,快起鍋時調入鹽12克、味精10克,淋入少許豬油提亮增色即成。
制作關鍵:
湯汁熬至濃稠泛白時再下入蛤蜊,倘若下得太早肉質會發老。
制作:1979魚碼頭餐廳
臘八豆和瀏陽豆豉為成菜加入一抹酵香和豉香,解膩爽口;用魚湯來壓豬腳,濃郁中溜進一絲鮮美。吸足湯汁的酸菜格外下飯,令人食指大動。
制作流程:
1、豬腳洗凈,用噴槍噴5分鐘至表皮發黑發焦,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用刀刮凈毛茬,沖洗干凈,改刀成塊,入沸水焯一下,撈出瀝干,下入五成熱油炸至表皮冒出小細泡,撈出瀝油待用。
2、臘八豆過一下涼水,立即撈出瀝干,下入七成熱油炸香,瀝干待用。
3、自制干酸菜入清水泡發,撈出擠干水分、切碎;另起鍋炙透,下豬油滑一下鍋,放入酸菜碎,加鹽、小米辣碎炒香待用。
4、凈鍋炙透,下入二合油(豬油、菜籽油按7∶3的比例混合)500克燒至五成熱,下小米辣圈200克、蒜末100克爆香,下入臘八豆150克、瀏陽豆豉100克煸香,放入炸好的豬腳塊5000克翻炒均勻,下炒好的酸菜碎1000克,調入龍牌醬油100克、美極鮮味汁70克、蠔油、鹽、味精、李錦記蒸魚豉油各50克翻炒均勻,烹入白醋30克,沖入魚湯(高度以沒過原料為準),大火燒開后倒入高壓鍋中,上汽后壓25分鐘,走菜時取壓好的豬蹄(連湯帶料)1000克倒入盛器中,點綴蔥花5克即可上桌。
自制干酸菜:
芥菜洗凈,置于陽光下曬干,一層層放入蒸籠里蒸8分鐘,取出鋪在箅子上晾干,再放入蒸箱蒸軟,如此反復三次即可,晾好的干酸菜置于陰涼處密封保存。其在湖南當地又被稱為排菜,口味微酸,有一股獨特的干香味,與肉類搭配能起到去腥解膩的功效。
制作關鍵:
1、臘八豆過一下油能使口感更干香。
2、最好選用豬前蹄,肉瘦且骨頭小。
3、豬腳壓得越久,干酸菜的酵香越能融入豬腳中,口感也越好。
制作:文忠海
重慶的辣子雞是將干辣椒剪成小段,用來煸香雞塊,主要品嘗糊香味;而貴州的辣子雞則是將干辣椒水煮、絞碎,變成糍粑辣椒后,像制作川式火鍋底料那樣,加大量油翻炒出香,再入鍋壓熟,成菜賣相紅亮,雞肉香嫩,與米飯是絕配。
批量預制:
1、土雞5只宰殺治凈(每只凈重約3斤),剁成小塊,沖去血水,加蔥段、姜片、料酒、白胡椒粉抓勻腌制2小時。
2、鍋入菜籽油8斤燒至五成熱,放蒜瓣、姜片各200克炸香,下入雞塊翻炒至變色,放料酒200克、鹽100克翻勻,連油帶料倒入高壓鍋中,上汽后壓8分鐘,將雞塊揀出,原油濾凈備用。
走菜流程:
鍋入壓雞原油100克燒至五成熱,下入蒜瓣、姜片各20克炒香,加糍粑辣椒200克中火炒至油色紅亮,放入雞塊1000克大火翻勻,添高湯500克,調入少許鹽、味精補味,大火燒沸后轉小火收至湯汁將近,關火盛入小鐵鍋,帶卡式爐走菜,上桌點火保溫。
技術關鍵:
1、制作此菜所用的糍粑辣椒,選用貴陽花溪辣椒、遵義子彈頭辣椒,按照1∶1的比例混勻,前者辣度低,香味濃;后者辣度較重,二者混合,香辣味搭配得剛好。
2、煮制辣椒時水不能沸騰,燒至冒蝦眼泡時下入辣椒,小火保持這一溫度,待用手能將辣椒掐斷時撈出瀝干即可打成糍粑辣椒。千萬不能用沸水煮辣椒,否則極易皮肉分離,而辣椒皮爆炒后易焦糊,不但出品不美觀,而且香味盡失。
制作:李享快
螺螄先炒再燒,走菜時再加自制干鍋醬,與雞塊及各種蔬菜一同煸炒,上桌后雞塊香、螺螄鮮,極為下酒。
提前預制:
1、將農家土雞燉熟,調成咸鮮微辣口味。
2、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熟,下入姜片、蔥段、蒜瓣爆香,下入郫縣豆瓣、八角炒出紅油,放入處理干凈的螺螄炒15分鐘,添入高湯沒過,大火燒開轉小火燒30分鐘,倒出自然晾涼備用。
走菜流程:
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干紅燈籠椒30克、干紅花椒10克爆香,放入自制干鍋醬40克小火炒香,倒入花菜100克、洋蔥片80克、青筍塊60克不停煸炒2分鐘,放入雞塊350克、螺螄200克翻炒回熱,撒香菜40克,淋紅油10克,裝入干鍋,點綴少許香菜即可帶火走菜。
自制干鍋醬:
1、花椒600克、胡椒350克、香葉、白蔻各50克、小茴香、靈草各40克、八角、桂皮、甘草各30克、千里香25克、良姜、香果、排草、白芷各20克、砂仁15克、丁香8克下入凈鍋干炒出香,取出打成香料粉。
2、鍋入熟菜籽油40斤燒至五成熟,下入姜片750克炸香,再放入郫縣豆瓣碎25斤小火炒30分鐘,放入永川豆豉、白糖各650克、花椒600克、香料粉繼續炒10分鐘,加入白酒1500克拌勻出鍋裝桶,加蓋靜置1天,桶底沉淀的固狀物即為干鍋醬。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791.html